皇帝眼中闪过一抹诧异,转眸却明白了什么,沉下声音,“宣。” 随着孙公公悠长的声音响起,柳安予款款步入殿中,肩膀被细雨沾湿,一身白玉对襟百褶裙,领口处两个金如意盘扣,腰间还坠着暖褐色的穗子。 青荷收了伞和门口侍卫站在一处,孙公公识趣地指了指,侍卫立即带上了门。 自皇帝上次见她,已有几年光景,当时还面色稚嫩的小女孩,如今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 “臣女,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柳安予上前行礼,规规矩矩,挑不出错处。 皇上搁下笔,沉眸看着她,忽然注意到什么,抬手一指,“你鬓边的绒花,叫朕好生熟悉。” 柳安予抬手摸了摸,鬓边珍珠蕊的绯粉绒花轻颤,她敛眸朱唇微启,“皇上忘了吗?永昌十一年秋猎时,您误入深林受伤落阱,是安乐率先发现了您。回京宴上,您说要赏赐安乐,封地、财宝安乐什么都没要,偏偏,瞧上了先皇后鬓边的绒花。” 她语调轻微,明明是跪在那,却脊背笔直,像是未出鞘的剑。 柳安予抬眸缓言,“只可惜后来才知道,上面有一瓣,是您亲手为先皇后缠的。”皇帝脸色阴沉,看着跪在那坦荡荡的柳安予一字一顿。 “安乐不忍夺您念想,如今,想拿来跟您换换——” “旁的赏赐。” * “顾明忱!你认不认罪!” 一盆冷水哗地浇在他身上,顾明忱的意识有些模糊。凡庭审,没有这么问的,实在是顾明忱被折磨得已经恍惚起来,只得靠这些手段维系他的意识。 顾明忱睁不开眼,死尸一般垂下头去。 “这上面白纸黑字写着你的名,‘通匪’之罪板上钉钉,就是你不认,也是要重判你的。如今审来,不过是想让你从实交代,究竟有无同伙,又和谁勾结?” “你打实说,弃市斩首时,本官还能叫刽子手下手轻些,省了你人世末的痛苦。” “臣——绝不——认罪——”如同困兽般嘶哑的低吼,顾明忱艰难发出一句断断续续的话,“臣——此生——坦、坦——荡荡!既未做过——凭何——认错咳咳咳......” 他剧烈地猛咳起来,像是要把骨头咳散架了,哇的一口鲜血混着乌黑的痰吐到地上,他窘迫地用手拢遮,试图拾起所剩不多的体面。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顾明忱虽只为议郎给事中,却也是光风霁月、坦坦荡荡,朝中为数不多的清流。 如今遭落成这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看得堂上那官也心一颤颤,别开眼不忍再问。 “臣——无罪!”顾明忱强撑着,意识昏昏沉沉,却还在尽心执行着柳安予的话,“二皇子,滥用、私刑......意欲,灭臣。”他拖动铁链,跪地磕头,“臣满身伤痕——皆是罪证!臣,无罪!” 他说这话时,沈忠大步流星正踏进门,眸光一沉扫向顾明忱,步子一顿。 “怎么了。”沈忠步子放缓,解了披风递到侍卫手中,闲庭信步一般走进来,“刑部侍郎沈忠,奉二皇子之命,前来听审。” 他转眸居高临下地看着地上狼狈的人,轻蔑一笑,又重复一遍第一句,“怎么,大人翻案不成,怎得还开始胡乱攀咬了?” 他笑得阴恻恻,看得顾明忱下意识瑟缩。 二皇子来访严刑拷打时,就是他割的舌。 * 珍珠蕊的绯粉缠花没什么好的,即便是,沾到了先皇后的光。 自古帝王真无情。 从前是太子时,他或许真的爱过她,她就是回暖飞来的第一只燕;初冬落在掌心的第一片雪;春日园子中盛开的第一朵花。 是旁人远不及的,心尖尖上的粉珍珠。 可他成了皇帝时,后宫佳丽三千,各花入眼,她似乎就没那么好了。 燕飞了,雪化了,花败了。 而她的存在,仿佛是在提醒他。 曾痴心一人时有多么傻。 他为了得到皇位,每一个夜里的黑暗挣扎,背地里的阴狠狡诈,她都目睹。 所以先皇后薨逝的时候,他先是释然,随后才是连绵的钝痛。 但柳安予不只是在提缠花,她想说的,是永昌十一年秋猎时,她于皇上的救命之恩。 她要拿这个做筹码。 柳安予跪在堂下,静静垂眸看着地面,似等听训。 皇帝却只觉心中压着滔天怒火,他在位这么多年来,柳安予是第一个敢公然要挟他的人,就连一旁的孙公公听了都直吓得擦汗。 “好好好。”皇帝咬牙连说了三个好,皮笑肉不笑地看向她,“你想换什么赏赐?” 柳安予抬了头,“左相。” 可算是找到一处发泄,皇帝凝视着她,目光锐利如剑,“旁的朕都能依你,可干政,朕如何能纵你?” 案上烛光明晃晃地映照在他的龙袍上,漫不经心,却暗暗透露出一股不容置喙的威严。 柳安予却不怕,她不是贸然来的,从袖中掏出一本奏折,恭恭敬敬地回应,“皇上您先别急着拒绝臣女。左相一案,着实是误判,所有依据全呈在此。求皇上,亲阅。”她俯身缓缓将奏折高举过头顶,孙公公悄悄瞧了一眼皇帝的神情,亦步亦趋地过去取了呈上。 皇帝的手指轻轻拂过龙椅,落在奏折上,小姑娘虽是第一次写,可句句落笔都规规矩矩,没有一处错。 言辞恳切,条理分明,将这些时日搜罗到的证据,一一列明,先驳后立,末了,还附上了顾明忱的证词。 字里行间,像极了左相。 “古训有言:‘天地和谐,万物共生;君臣和谐,国家安宁’。”柳安予不卑不亢,拱手解释,“皇帝圣明,定当会还左相一个公道。” 她静静跪立,纤细的肩膀却让皇帝看出了与左相一般的风骨,他敛了敛眸,心里却驳了朝臣们常说的一句话。 顾淮不是左相最好的学生,柳安予才是。 第23章 23 鹤归巢 “你倒是厉害。”皇帝冷笑一声,将奏折随意扔在书案上,“廷尉都拿不到的口供,你拿来作证词。” 廷尉要他的口供,是为了让他伏罪;柳安予要他的口供,是为了助他脱罪。 孰好孰坏,顾明忱心里自有一杆秤。 “臣女没有廷尉的雷霆手段,惟有真心换真心,才能换来一纸证词。”柳安予言语诚恳,反倒有股符合年纪的“纯真”感,倒让皇帝放下些戒心。 她是来换人的,本就触了皇帝霉头,便也不好表现得太过“聪明”。 真心换真心?皇帝咂摸着这半句,倏然想起前些日子传得沸沸扬扬的长公主责女,柳安予为了这一纸证词,私自审讯顾明忱,生生受了一百笞杖。 柳安予自出生,便是含着金汤匙长大,父亲位至燕王,战功赫赫;当朝长公主代养,视如己出;师从左相,号由皇帝亲赐。 一百笞杖,即便是侍卫收了力,一百个打下来人也得个半死,更何况柳安予这细皮嫩肉的高门贵女? 皇帝威严的眸子缓缓扫过柳安予,见小姑娘消瘦得风吹就倒一般,下颌如削,不自觉缓了语气。 “左相有你做他的学生,是他的福气。”他虽感叹,却未完全松口,手指轻轻叩在书案上。 无罪又如何?皇帝远比左相自己,更知他的委屈。 想让皇帝放过左相,就要拿出更有价值的东西打动他,柳安予深谙此道,另起了一个话头。 “韩守谦韩国师,月初占出一句话,皇上可有耳闻?”柳安予道。 皇帝虽也对他颇有微词,却也知他的能耐,对他的话,还是信着几分。 韩守谦窥国运,卜出剥挂,地下山上,不利有攸往。 这不是好卦。 皇帝不知道这劫什么时候起,又什么时候完。韩守谦只言至于此,弄得举国上下人心惶惶,皇帝也对此颇为在意。 此时,柳安予提起,皇帝倒也沉下心来听听,想知道柳安予能说出什么消息。 “自是听闻了,怎么,你对卜卦也感兴趣?”皇帝悠悠问着。 “略有了解罢了。”柳安予垂眸,出乎意料地说了一句。 皇帝立即提起了兴趣,“嗯?” “此卦,其实有解。”柳安予故作玄虚,她对卜卦其实也只是一知半解,临时补了一些知识,再加上已听过韩守谦解卦,骗过皇帝,自然也是有几分把握。 皇帝果然将信将疑。 “剥卦出世,须谨慎防危,恐有侵蚀。”依着记忆中的话,柳安予如实复述,缓缓道:“五月中,恐有一劫起。” 韩守谦说的是五月尾,柳安予垂眸,面色如常地换了时间,实是她有私心。 “劫?”皇帝沉眸思忖,思索的目光落在柳安予身上,仿佛能洞察她的心。 “臣女,斗胆猜测。”柳安予神态自若,缓缓吐出一个地点,“秫香馆,神仙醉。” “这是?”皇帝挑眉,不动声色地给孙公公递了个眼神。 在一旁极力降低自己存在感的孙公公连忙躬身,悄声提醒道:“皇上,是近来兴起的烟花之地,每月有两次花魁献舞,卖酒卖烟,价格骇人却生意极好。” 皇帝微微颔首,眸子一转表示了然。 “你一个姑娘家家的,提这个作甚?”皇帝蹙眉。 “实在是,意外所知。”柳安予眸光潋滟,“臣女有两位侍婢,其中一人,名为樱桃。她家在京中城北,家中有一哥哥,本是忠厚之辈。染了这神仙醉后,将家底都花了个干净,还上门管樱桃要过不少银子。” “年前臣女见他时,还是精壮高大。他来管樱桃要银子时,臣女偶然得见,却发现此人形销骨立,眼下发黑,似是油尽灯枯之兆,这才注意到秫香馆。” “据臣女所知,朝中大臣已有不少,已经染上这种东西了,刑部侍郎沈忠,便是其一。长此以往......臣女不敢想象。”柳安予顿了顿,局促地捏了捏膝上裙褶,“正巧国师此卦出,臣女,斗胆猜测。” 皇帝的眸子顿时暗了下去,若真如柳安予所言,拿这秫香馆便如树中白蚁,终有一日,会蚀空树干。 “你所言当真?!”皇帝厉声质问。 “臣女,绝无半句虚言。”柳安予坦坦荡荡回应,“若皇上不信,大可寻个旁的由头暗中查查,若有错处,臣女甘愿领罚。” 她知道,她的话只是个导火索,只有让皇帝自己查出来,他才会真的信。 所以柳安予并不贪多,提了沈忠,便已然够了。 皇帝向后靠了靠,眸底暗流涌动,藏着滔天怒火。转眸再看向柳安予,果然松了口,放缓声音。 “朕就这么轻易地放过他了,朕颜面何存?”皇帝目光如炬,稳声问着。 他不再继续方才的话,转而朝柳安予想要的方向张了口。
言情书网:www.bgnovel.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59 首页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