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知意吓白了小脸,下意识连退好几步,可发软无力的双腿踢到红线,身子颤颤巍巍直栽到雪地里,心跳都漏了一拍。 这时侍卫们从四面八方涌出来,迅速擒住那男子,将手里比竹竿还要粗厚的麻绳一层层往那男子身上套。 男子剧烈地挣扎,嘴里不断发出如同受伤困兽的嘶哑低吼,最终不敌众人,刀无声落在积了层薄雪的地上。 一口鲜血喷涌而出。 宋知意心尖跟着狠狠一颤,幸而身后一双有力手臂扶住了她。 “太子妃当心。”庆嬷嬷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 宋知意惊魂未定地望一眼庆嬷嬷,再看看前方只剩下一团刺目红色的雪地,那男子吐血后已被抬进屋里。 不知是冷的,还是被吓的,她声音跟着微微发颤:“庆嬷嬷,这该不会就是太子殿下吧?” 庆嬷嬷沉默良久,才无奈说:“是。” 宋知意顿时僵在了原地,手脚冰凉,如坠寒窟。尽管早有猜想,可真到确认这一刻,还是震惊得半响说不出话来。 爹爹果然预料得没错,塞北三年战无不胜大败戎狄的太子殿下出变故了,还是这样天大的变故。 而那位据说缠绵病榻的前未婚妻,恐怕也是被吓病的,或者压根就是不想嫁来东宫,却不敢明着抗旨,只得称病拖延时间。 进门时那两个内侍的话又不由自主地回响在脑海。 “药石无灵,撑不久了……” 难怪赐婚圣旨下得突然,成婚的时日又这么短。 宋知意全明白过来了。 这,这压根不是喜事!是天大的祸事!她根本是个临时被拉来的倒霉蛋! 可太子也千万别在她嫁来这晚出个好歹呀! 宋知意醒过神来,急匆匆扶着庆嬷嬷起身,跑去主屋,屋里几个内侍和太医忙得团团转,她胆战心惊地站在一边,不敢打扰,直到其中一位太医出来,才拦住人问道:“殿下如何?可有性命之危?” 太医摇摇头,“殿下昏过去了,如今施针吊着神气,若是今夜能醒,才算熬过。” 宋知意霎时惨白了一张脸。 到底才是十五岁的姑娘,自幼娇养深闺,凡事有爹娘兄长庇佑,此前别说生死,便是刀枪也不曾见过的。 不过她又很快迫使自己冷静下来,跟着太医出去,边问道:八一四八一流9流三“还能开什么药方救一救吗?” 太医万般无奈地摇头:“药方是有,可对殿下无用啊。” “那,那也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吧……” 最终这太医还是写方熬药去了。 宋知意无措地守着那罐子药,待熬好便同庆嬷嬷一起端去主屋。 屋内苦药汤味更盛,残着还未散清的血腥气,几盏昏暗烛火互相依偎,静静映照出病榻上昏迷沉睡的太子。 那是一张因久病而苍白孱弱的深邃面庞,没有一点血气,可尽管如此,朗目疏眉,鼻梁高挺,神仪明秀,病态的脆弱是为他平添几分出尘的清冷,亦是俊美得不似凡人模样。 宋知意当下只想起书上说的:恂恂公子,举世无双。 可惜…… 一碗药勉强灌进去大半,屋子里外守着人,个个提心吊胆,屋檐下寒风卷着雪粒拍打灯笼,其间隐隐有哀伤悲戚的啜泣声传来。 宋知意听得毛骨悚然,打起冷战,不由得出门,只见几个小内侍抱成一团哭。 庆嬷嬷随后半步,见状撸起袖子便要打耳光,宋知意心中不忍,拦住她和声道:“嬷嬷,天寒地冻的,不如生两盆炭火来给大家暖暖吧。” 说完再看看噤若寒蝉的几个内侍,其实她心里也七上八下地发慌,但还是清清嗓子,镇定说:“殿下还没怎么呢,你们就哭,小心把福气都哭光!举头三尺有神明,不如多虔心拜拜,求神仙保佑殿下快快醒来。” “是是…”众人赶紧拜起来。 宋知意叹了声回到寂静无声的里屋,坐立难安,时不时看两眼太子,动作很小心翼翼地伸出食指探探他的鼻息,感受那抹虽轻却温热的气流时才略略放松下来。 一时又想起家中爹娘,是否也在操心她到东宫后是什么境况。 倘若今夜太子真……圣上怪罪起来,不光是她,家里也会无辜受牵连的。 真是飞来横祸啊! 宋知意双手合十,也赶紧虔诚祈祷道:“各路菩萨真人佛祖神仙在上,信女是京都永清坊万福巷宋家知意,今日大婚却遭此变故,请您发发善心,保佑太子快快醒来吧!来日信女定当多行善事,摆上多多的瓜果贡品厚谢……” 无人察觉,床榻里,太子无声而缓慢地睁开了眼。 发病后初醒,他意识尚有些不清,转眸看到窗前一道纤细挺立的身影,暖黄烛色洒落她周身,如渡上一圈圣洁的莹光,这么看着,就像是百姓家挂画上的九天神女,风拂动她柔软的裙摆,似乎下一瞬就要羽化登仙,升天而去。 他情不自禁伸出手,可怎么也摸不着,就像梦里逐渐远去的母亲和妹妹。 巨大的痛苦翻滚袭来,太子满目悲凉绝望,可就在将要陷进昏天黑地的梦魇时,眼前突然闯入一双明亮而惊喜的杏眸,璀璨如星光,好似能驱散世间所有的阴暗。 太子微微怔住。 接着,耳边就响起少女银铃般的雀跃欢呼。 “你醒啦?” “你真醒啦!!” 太子眉心一蹙,意识彻底被唤清醒过来。 他神情古怪地看着趴在他床边又哭又笑的生面人,听到她神经兮兮地念着些多谢菩萨神仙显灵的话,被吵得有些头疼。 太子苍白干燥的唇动了动,嗓音沙哑黯沉:“……你是何人?” “聒噪。”
第4章 你不是说今夜大婚,新婚夜你回…… 宋知意一下就愣住了。 原来太子竟连自个儿要重新娶一位太子妃都不知道! 原来那样一张清隽无双的面容说出的话语竟是如此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冰霜冷漠。 不过也是常理之中,任谁重病不醒时被塞来一个莫名其妙的太子妃也不会欢喜,更何况他先头有那样出身高贵的未婚妻。 短暂的沉寂过后,宋知意端出不慌不乱且落落大方的姿态,语气认真地对太子说道:“殿下,我是宋知意,司农寺少卿宋连英便是我爹爹,我们一家前不久才从岭南迁入京都,圣上赐婚叫我来东宫当太子妃,我便来了。” “哦对了,今日是我们大婚……”越说声音就越小。宋知意余光里看见太子冷着一张脸,似乎嘲弄地呵笑了两声。 她无措地站在那,手指搅紧又松开,简直想挖个地缝钻进去。 好在这会子太医提着药箱赶来了,宋知意识趣地退后几步,将位置让出来。 太医属实没想到太子能醒得这样快,尤其是初步看诊后发现太子难得的神志清醒,遂细细把了脉,将太子身上的银针取出来,边对庆嬷嬷道:“先煮些温补的粥汤来喂殿下。” “哎!”庆嬷嬷乐呵呵地应声,跟平时换了个人似的,又弓着腰问太子:“您想吃什么?甜的还是咸的?” 太子神情恹恹,阖了阖眼,倒是宋知意的肚子不争气地咕噜咕噜叫了两声。 她顿觉失仪,连忙背过身去,想了想留在这儿既帮不上什么忙,左右也不自在,干脆出了里间。 没一会庆嬷嬷也出来了,见知意立在外屋等候,几步上前福身一礼,却没了在太子跟前那欢天喜地的笑,只如常道:“封太医说殿下这边应暂无大碍,您忙了整日定也累了,赶紧到暖阁歇歇吧?今夜是老奴疏忽,请您见谅,您想吃什么就同老奴说。” 宋知意听到太子无碍,才放下心来,也是真饿了,便不再客气,边与庆嬷嬷出门边道:“那劳烦嬷嬷煮碗小馄饨,还要枣仁糕和雪茶酥。” “是。”庆嬷嬷安置好知意,遂才带人去小厨房忙活。 时已子夜,凤寒露重。 死气沉沉的清晖堂因太子醒来而注入活力,内侍们里里外外忙个不停,那劲儿倒像是过年了。 宋知意支起一角窗扇,觉着自己好像一个误入的局外人,百无聊赖地看着。 起初太子醒来带给她的巨大惊喜到了此刻早已消散。她想着太子无药可医的身体、疏离冷漠的语气、嘲弄不明的态度,不得不为自己迷茫的前路思量。 我朝有无嗣的后宫嫔妃为薨逝皇帝陪葬的先例。 太子倒是不知,因为新朝至今不过五十载,还没出过情况这样危急的太子。 想必到时要看圣上的意思了。 或许也要看家里的地位权势。 那魏国公嫡女,家里功勋了得,不想嫁太子不也照样有法子么。 想到这,宋知意就颇有底气。 她有爹爹,还有两位争气上进的兄长,往后便是太子没熬过去,圣上不看僧面看佛面,加之看在她尽心尽力照料的份上,也能得个善终。只是冠上亡太子之妻的名头,难免要去道观还是寺庙什么的清修几年,再往后的婚事是不必想了,不过也正好,她可以名正言顺地一辈子赖在爹娘身边了。 再一则,往好了想,太子吉人自有天相,熬过这一关,顺利登基,她自然也就晋升为这天底下所有女人中至尊无上的皇后娘娘! 当然,其中或有变故,比如太子不喜欢她?不想立她为皇后。可她恪守本分尽职尽责,难道朝臣能依太子一己好恶将她这个发妻废了? 不过现在说那些还为时过早,太子这身子还是个未知数呢。 宋知意自觉也不必太为当今局面忧愁,走一步看一步罢了,就是这庆嬷嬷,煮个馄饨怎么还没好? 她都快饿死了! 正当准备出门瞧瞧时,对面檐下疾步走过一行人,为首的穿着明黄色,其侧大小内侍恭敬跟随,阵仗不小。 宋知意脚步微顿,那该不会是当今圣上吧?她应该上前请个安才对,可惜他们走得太急,眨眼功夫就进了主屋,再一想,若是圣上这么夜了还冒着寒风飘雪赶来,必定急着看太子,她贸然前去打扰像什么样子? 宋知意刚迈出去的脚步又略略收回来。 “太子妃出来做什么?瞧您脸都冻红了。”庆嬷嬷端着食盒急匆匆赶来,一旁有内侍打帘,宋知意回了屋里,下意识摸摸冷冰冰的脸蛋,摇头道:“没什么。” 庆嬷嬷哪能没看出她的心思,边将食盒里热气腾腾的馄饨端出来,揭开下一层便是蒸得软糯香甜的枣仁糕,边说:“圣上来了,待会若有传唤会来人的,您先安心吃点东西垫肚子吧。” 宋知意点点头,安心坐下用膳了。 这馄饨皮薄馅足,汤鲜味美,竟也十分符合岭南一带的口味,糕点和酥心更是不必说,好吃的很。 可惜没尝得几口美味,就忽闻主屋传来“哐当”一声巨响。
言情书网:www.bgnovel.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0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