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讪讪虚应着,都不敢再接话。 重阳宴后,太后乏了,被人扶着去休息。温书平带着齐羽看水池中的鸳鸯,母亲则拉我到一旁问我最近过得可好。 我暗暗捻了捻指上的软茧笑着说:“母亲不必担忧,我一切都好。母后特别照顾我,带我在身边悉心教导。世子纵是忙了些,也会抽空来看望我。还有羽儿,懂事又上进,我唯一操心的就是他读书太用功,老是忘记用膳。” 我问母亲,家里可好。母亲望向窗外笑作一团的温书平与齐羽,笑着答好,让我不用管家里。 其实我知道母亲在骗我。 自父亲连夜写了附议疏,旗帜鲜明支持齐沐赈灾举措后,父亲在朝堂上过得甚为艰难。 作为六部之首,户部关联财税民生,加上天灾频频,即便是父亲每日如履薄冰、提心吊胆处理百务,但到底牵涉太多,许多时候颇多力不从心之事。若是能得到上位者的支持倒也罢了,可眼下王上有意无意对他冷嘲热讽,御史台的那帮人见风使舵,不断查漏纠错,弹劾奏疏若雪片,整得父亲焦头烂额。 家中,父亲发现大哥温书安跟左相公子多有往来,察觉大哥有附党倾向,不免一顿训斥。而大哥却怪父亲不识时务,一味做个孤臣,犯了官场大忌。两人大吵一架后,大哥住在官舍,沉心于书籍编撰,很久不曾回家了。 我问母亲,大哥重阳节会回吗。 母亲也知家事瞒不住我,弟妹都会忍不住透露给我,她灰着脸,摇摇头,竟然当着我的面,无声哭了起来。泪水顺着指缝流出,倾泻而出的是她压抑已久的焦虑与担忧。 我心一沉,伸出的手僵在虚空,一时不知如何安慰。 困在闺阃仰仗夫婿子嗣的女人,面对掀天风雨,除了困守愁城,又能做些什么?如花木兰、穆桂英、佘太君之流,又能有几人。便是我,面对齐沐父子不和、王后的耳提面命抑或宫中各种明枪暗箭,能做的最多便是沉默忍耐。 “母亲,你不必担心。父亲好歹也是齐羽的外公,王上不看僧面看佛面,不会过分为难父亲。哥哥那里,我有空会去相劝。如今四处都乱糟糟的,母亲关好门过日子,管束好镇儿,切莫让他胡闹惹祸。尽人事而等天命,母亲切莫为琐事耗损了身子。” 母亲擦擦眼:“宁宁,还是你最懂为娘的心。我真是后悔当初没有再坚持一下,由着你父亲把你送进那见不到人的地方去。” “母亲,眼下我觉得挺好。便是嫁给别人,不一定有世子这般人品。” 母亲破颜为笑:“世子心自然是好的,只是在王家,身不由己,到底不能时时顾到你。” 我知道母亲是为我,不想过多争辩,天色不算早,便带着齐羽向着登闻鼓院而去。 登闻鼓院是前朝设置悬登闻鼓、许人鸣冤之用。 因是私服出行,我和齐羽从角门而入。明堂中,齐沐正与几名百姓交谈,他面容温和谦逊,并不以自己的身份而显出任何骄矜之色。 怕干扰到齐沐,我带着齐羽去后堂,然而一向懂事的齐羽却偏要立在屏风后偷看齐沐,任我在侧门怎么跺脚都不回头。 我无奈随他而去,自己进入后堂。须臾却听到一阵急乱的脚步声,齐羽跑到我身边,用手抚胸道:“差点就被父王发现了。” 我从尚宫手中接过帕子,一边为他揩拭额上汗水,一边问:“你父王在谈正事,你又乱看什么?” 齐羽道:“母妃,我发现父王和坐诊的医官很像。” 作为父子,他俩都颇具幽默感,只是一个比较外显,一个更加收敛。 我忍笑表示愿闻其详,齐羽侃侃而谈:“父王和医官一样温和,说话细声细语,唯恐惊扰了对方。而刚刚的百姓,本来跟病者一般面容愁苦,及至跟父王说上三两句,眉头舒展了许多,倒好像父王有救人疾苦的法子。” 齐羽观察真仔细,我不免感慨,医者仁心,悬壶济世,如今齐沐,一腔公心,解民倒悬,他确实很像是医者。公仆与医者,或许本质是一样的。 正说着,门口闪过一道高大的身影,齐沐挽着袖子迈进了门槛。待他净好手,我忙递过干帕子。他擦着手微笑着问我太后、王后可好。 当着齐羽的面,我俩很是客气地一阵寒暄。 我让侍者摆好碗盏,桌上无非是花糕、菊花酒,还有太后送的几样时鲜。当侍者从后厨端出一碗冒着热气的汤面,齐沐眼中有了特别的神采:“世子妃刚刚做的?” “汤是熬好的,卷面现煮很是方便。我还多带了些面饼,若是你想吃了,让他们煮给你吃。” 齐沐握着我的手:“还是你想得周到。” 我想抽回,他却不放,似乎他也注意到坐在一旁的齐羽正一声不吭地观察着我们,这才松开手。虚拳佯装咳嗽:“那个,今日是重阳,你们能来,实慰我心。” 齐羽眨眨眼一副了然大悟的样子,他已经在玉津园用过膳,本来不愿意吃,大约抵挡不住面条的香味,也要了一碗,小心翼翼吃着。 斜阳洒金,秋蝉长鸣,屋里很静,只有杯盏轻碰的脆响。齐沐先前要求齐羽食不言寝不语,如今自然也要带头做到。 我抬头见到他们父子几乎是同节奏的吃面动作,嘴角不由上扬。一起安安静静吃晚饭,普通人家最稀松平常的情景,在王家,却是极其难得。 拿齐沐来说,上一次他与东越王、王后、静嫔促膝团坐、心意相通的日子,又是几时。 待齐沐放下碗筷,齐羽也跟着放下,他知道父王有话要说。 “待会儿回宫,替我向王祖父、王祖母问好,说我办好事就会回。” “是。” “在宫中,要听你母妃、师傅、尚宫的话。” “是。” 齐羽被院子里的登闻鼓吸引住了,让女官带他去观瞻。我与齐沐这才有了单独相处的机会。 我嗔怪齐沐对齐羽严苛了些,毕竟对于齐羽这种早慧懂事的孩子,为人父母更多应该是给予他温暖的支持与纾解,因为他的神经本就时刻紧绷,何必再拿起一根鞭子在后面抽打。 听我如此说,齐沐眼神中闪过一丝阴翳:“虽我不是很明白,但你说得有理。只是他毕竟不是寻常人家的孩子,这点压力都受不住,将来如何执掌帝枢。” 我望向不远处那小小的身影,喃喃道:“可你们在我眼里,就是丈夫和孩子,我只是觉得即便是身在王家,关起门来,也有权享受普通人家的天伦之乐。” 正说着话,从大门口冲进一个披头跣足的妇人,冲着登闻鼓而去。齐沐比我先反应过来,带人跑了出去。等我们来到院中,早有军校将妇人摁在了尘地上。 齐羽被女官护在怀中,虽然受到惊吓,但眼神中并不见害怕。 齐沐看了一眼齐羽,厉声问妇人:“你是何人,为何不登记便擅闯登闻鼓院?” 军校用藤鞭抵住妇人的下巴颏,迫使她抬头答话。她有一张沟壑纵横的脸,我却认得她。前些日子在城门口,跪在我面前的妇人便是她。 齐沐也认出她来,态度和缓不少:“本殿在涌金门见过你。后来也过问有司,说你领了盘缠,跟着幼子返乡了。” 察言观色的军校收回藤鞭,老妇跪在地上,不住磕头:“冲撞了小贵人,老婆子该死。求殿下、娘娘救救我儿子。前些日子,我儿脚溃烂了,等如今可以下地正想着今日回 乡。哪知道来了几个军爷,抓走我儿子,说我儿子是乱党。我儿确实饿极抢过官府义仓,那是为了活命,殿下,你的赈灾十策中不是有一条既往不咎,如今怎的出尔反尔。” 在宫里,我就隐隐听闻,王后同王上置气便是因为锦衣卫满城抓人的事。如今灾情稍缓,正是纾民忧稳民心之际,东越王纵锦衣卫四处抓人,弄得人心难安,不光是把世子陷于言而无信之境,更是妥妥地动摇立国之本。 军校吼道:“好大胆子,竟敢忤逆殿下。”说着就要上前踢妇人。 齐沐沉声制止,让人扶起老妇,带去好生安置。 “放心,我会给你以及千万被灾之民一个交代。”齐沐说话的声音不大,疏朗的眉宇间掠过沉沉铁色。
第19章 19 秋月(五) 三口之家的重阳宴被迫终止,齐沐先我们入宫,要去面见东越王。 我提醒齐沐,宫中传言东越王与王后生发龃龉,大概就起于此事。 齐沐温言向我保证,此去定不会跟东越王起争执,他只是求个答案,东越王如此做,是要陷国家百姓与何地。 想到去年他被罚跪的情形,我切切叮嘱他切莫为难自己。 齐沐解我是何意,捏着我的手,摩挲的我手背,一种温暖又粗糙的感觉令我心安不少。 然而东越王借身体有恙并没见齐沐,等齐沐从宸极殿出来的时候,刚好碰见锦衣卫指挥使王卓。 齐沐没有食言,他跟东越王未起冲突,却在宸极殿外跟锦衣卫指挥使王卓差点拔刀相见。 我听闻此事,慌忙来到东宫,时间正好,晚一些齐沐便要出宫了。 王卓是王蔷的干儿子,王蔷是伺候东越王衣食起居的,齐沐得罪王卓,那不就间接得罪了东越王。 我怪他不该将自己暴露,或许可以暗中支持一些大臣去对抗。 齐沐无奈地笑了,说这谈何容易,朝中如今明面上敢公然站在他身边的人怕也只有温尚书了。 我想都没想脱口而出:“那我让父亲帮你。” 这下子齐沐有些急了:“宁宁,朝堂险恶,我不希望你介入。岳父因为我,倍受刁难责罚、冷嘲热讽,我虽不能有助于他,至少不能拖累他。岳父的处境已经岌岌可危,能明哲保身就实属难得了。” 见我依旧紧紧拽他的袖摆不肯放,齐沐才说自己出宫,先去五里营子,那是最大的灾民安置区,有他在,锦衣卫还想拿人,想必也没那么便宜了。 “你不必担心我,我是世子,无非便是受到王上的训诫,想来没有性命之虞。你和羽儿安然待在宫里便是我最大的底气。” 齐沐如此跟我说,我心稍微安定。同时也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正如明贵妃所说,男儿志在四方,岂可一直拘在后苑。齐沐是东越国王世子,自是以国事为重,即便前方荆棘遍地、暗潮汹涌,他也得咬牙走过去。他这样的位置,躲着藏着,难道就能化险为夷不成。 齐沐走后的几天,我一直着人关注五里营子的消息,好在一切风平浪静,并未有任何冲突。 一日午后,王后突然喊我去。我疾步赶往,心中奇怪,通常王后都有午睡的习惯,怎么今儿倒正午来了精神。 王后正持着一杆小旗子逗着吐出红舌头的狮子狗,见她神色安然,满面红光,我提起的心瞬间放了下来。
言情书网:www.bgnovel.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45 首页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