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司马德明也不恼,只是颇为羞愧地笑笑,道:“十七娘教训得是。我是个俗物,你出嫁……我自是不能免俗,只觉、只觉心里闷得紧,像是压了一块大石头。……你什么都不缺,我也不知该送你些什么好,知你爱香、又属兔,便命宫里匠人特制了这玉兔捣药的香合来……你且放心,此物虽陋,世上却独此一个,旁人都没有的!你只当无聊时把玩之物收下,莫要嫌弃。” 李勉回过头去,便看见火光中一只羊脂玉似的手自车窗探出,从司马德明手里接过一样玲珑物件。 “二哥!”李勉忍不住又唤了一声,“你看见没有,啊他们、他们……” 李勖依旧面无表情,面上棱角在夜色中却显得格外分明,李勉当时便住了嘴,只听车里人淡淡应了句“嗯”,似乎很是漫不经心。 司马德明还想说什么,车内人似乎懒得答话,他只好悻悻走向后方。 何穆之踵迹而来,与司马德明擦肩而过时,二人俱都侧目而视。 “李将军”,何穆之扬声道,“我与十七娘说几句话,你不会介意吧” 李勖微侧过头来,“岂敢。” 何穆之一笑,随后弯指敲了敲车壁,“猜猜我给你带什么好东西了” 过了许久,车内人并不答话。 “十七娘”何穆之有些疑惑,“你怎么不说话” 他接连追问好半晌,车内方才答道:“你是谁,凭什么与我说话事先问过我介不介意了么” 何穆之哑然失笑,瞟了一眼李勖的背影,弯腰打拱笑道:“都是仆的错!十七娘,仆想与你说几句话,未知芳意如何” “哼!谁堵你嘴了” “猜猜我要送什么礼物给你” “你若诚心送我,自然双手奉上,我为何要猜” 何穆之嘻然一笑,掌心摊开,现出一盘金光粼粼的软物,向下一抖,却是一把环环相扣的的金丝软剑。“此乃我阿父十年前北伐时从燕人部落征获所得,名为金蛇信,据说是燕人王族世传的宝物,天下仅此一只,真正的独一无二。宝剑赠巾帼,聊以此物表寸心,贺十七娘新婚之喜。” “宝剑赠巾帼”,李勖心里琢磨这句话,耳听得车窗开启之声,车里人似是将那金蛇信接到手中把玩了一番,之后懒洋洋地答道,“唔,尚可。” 何穆之流连一阵,恋恋不舍离去。 很快又有其他郎君络绎而来,这七宝皂轮通幢车仿佛一只貔貅,张着嘴闷声不吭地吞咽宝物。 晚风送来河水的腥气,新洲渡在望。到了渡口,送亲的队伍便该停住脚步,迎亲之人弃车登船,往京口而去。 京口,流民兵驺集聚之地,遥远而陌生。 韶音歪在车内,被一堆珠光焕然的宝贝簇拥着,心头忽然涌上一股难言的滋味,像是有些空。 “阿纨!” 一片潮黑中忽然有人唤她。 韶音闻声探出头去,果然是王耀之,目光看向他身后,空空荡荡,只有拉长的人影。 韶音忽然觉得气愤难平,伸手就要将车窗关上。 “阿纨!” 王耀之又唤了一声,用手臂格挡住车窗,飞快向内抛掷一物。 韶音低头,膝上多了一枚粽形香囊,拿起轻嗅,芳辛微苦,不似寻常香料。 “这是什么”韶音皱眉问道。 “他染了风寒卧病在床,实在不能出门,这才没能亲自过来送你。” 王谢两家在乌衣巷中比邻而居,多大的风寒,这么两步路都走不得了,敷衍人的托辞罢了。韶音重重“哼”了一声,将脸拧到一侧。 “他要我将这东西转交于你,还要我带一句话给你。” 韶音的心忽然悬到了半空,呼吸为之一滞。 王耀之吁出一口气,一时不知该不该将原话转达,犹豫了一会儿,终于开口道:“他要我告诉你,‘恭喜你觅得好丈夫,既嫁为人妇,便要孝顺舅姑、好好服侍夫君,不要再像从前那样顽劣,招人、招人……” 韶音的唇抿成了一条线,手紧攥住那香囊,胸口剧烈起伏,喉头酸涩,“招人什么” 王耀之不敢看她,嗫嚅道:“……招人讨厌。” 江风猎猎,浓黑的浪迢递而来,拍打堤岸石垒,涛声阵阵。马车停止了行进,箱笼细软从辎车上卸下,运到码头上停靠的斗舰上,渡口的人声和脚步声嘈杂起来。 阿筠和阿雀收拾好东西过来,见到王耀之后双双伫足,背过了身去。 “阿纨”,王耀之叹了口气,“千里送君,终须一别。你当真没有什么话与他说么” 夜色深重,黑暗中看不清韶音的面孔,只听她似是冷笑了一声,随后道:“烦你代我转告他,多谢他的美意,父亲为我择婿,我自是极满意的。他有功夫操心我,不如多操心他的亲妹阿泠,想必阿泠嫁到冯毅家中,定是能孝顺舅姑、好好服侍夫君的!” “还有”,韶音将那香囊用力掷出,“他这鬼东西,我不稀罕!” 夜色中,小小的香囊在半空中划出一道不起眼的流线,这流线被江风一吹,轻易偏了方向。 李勖习武多年,眼力敏锐于常人,下意识地一伸手,抓住了半空中这小小的黑点。 香囊味道芳苦浓烈,李勖剑眉微皱。
第4章 江水漆黑,迎亲的斗舰向着东方愈行愈远,桅杆下高张的灯笼逐渐模糊成黯淡的红点,岸边收锣罢鼓,送亲的队伍散去还家,江畔复归沉寂。 夜色之中,滚滚江流溯不到源头,望不到归处,似乎无穷无尽,永不止歇。涛涛江水涤尽脂粉铅华,江左这爿半壁江山褪却了白日里富贵温柔乡的假象,现出残山剩水的原貌。万古长江萦带,虎踞龙盘的建康宛若一叶扁舟,渺不足道。 岸边一片沉香林下,谢太傅与高陵侯并肩而立,双双望着江水默然无语。 良久,高陵侯长叹一声,唏嘘道:“谁能想到,乌衣巷这代最出众的两个女郎竟双双归于北府,这在陈郡谢氏和琅琊王氏的过往中,可算是头一遭了。” 士庶不婚,高嫁低娶,此为本朝南渡以来形成的惯例。王谢两家鼎盛时,只见公主纷纷嫁入乌衣巷为儿媳,却不见王谢之女嫁给司马氏为妇,二族之盛可见一斑。 如今倒好,先是王灵素嫁给了冯毅,接着是谢韶音嫁给了李勖,林下双璧均为武人所得,世事之变莫测如斯。 谢太傅笑笑,向前迈开步伐,“人事有代谢,哪有千古不变的郡望。玉公,多思无益,万事须得向前看呐!” 如今会稽王父子把持建康,谢太傅、高陵侯空有虚位而无实权;何氏父子雄踞荆州、江州,与位于下游的建康朝廷分庭抗礼。司马弘与何威这两个老家伙都没有将对方一击毙命的把握,彼此都不敢轻举妄动,荆扬之间得以维系脆弱的平衡。 然而,司马弘耽溺酒色,身体每况愈下,何威亦卧病多时……这二位一旦故去,取而代之的小郎君司马德明、何穆之都是年轻气盛的骄矜之徒,荆扬之战几乎不可避免。 一旦荆扬开战,徐州就变得尤为重要——徐州拥有一只悍勇的军队:北府兵。 长生道作乱之前,这支军队由韶音的五叔、徐州刺史谢泽和镇北将军赵勇共同统领,这也是朝廷希望二者彼此挟制之意。 此次长生道作乱,谢泽战死,北府兵尽入赵勇之手。谢家痛失一梁柱,手中再无兵权,谢太傅沉痛之余,更有萧瑟秋凉、毛骨悚然之感。 王氏同样如此,高陵侯之弟、韶音的姑父会稽内史王珩殒命于叛军刀下,王氏子弟再无一领军之人。 高门绮户,兴也忽焉,亡也忽焉。 谢太傅与高陵侯不得不未雨绸缪,双双择武人为婿。 更深露重,晚夏的江滨已有了瑟瑟凉意。两位人到中年的风流名士踩着木屐,在草丛中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行。 “渡之”,高陵侯紧走两步跟上谢太傅,“阿纨提出那条件你怎么就答应了” 都知道谢公疼爱独女,高陵侯又何尝不疼爱阿泠,只是形势迫人,不得不将她们嫁入北府。若是韶音真的在三个月后与李勖离异,谢太傅这番辛苦筹划岂不落空 谢太傅不答,脚步愈发稳健从容,高陵侯跟得辛苦,待到出了沉香密林,行至空阔的河谷地带,谢太傅方才放慢了步伐,仰头看天上的月亮。 今宵逢朔,一牙弯月高悬中天,清辉丽映,明朗可爱。 月有阴晴圆缺,变化无穷,此为明月本性。爱月之人,自然爱每一种月相,若只爱满月无亏,人与月便不得长久。 谢太傅想到此处不由扬起微笑,“我儿恰如天上月。” 高陵侯一愣,随即“嘁”了一声,不服道:“我儿亦是天上月!你莫要以为阿纨貌美,那李勖就能由着她胡来,你我都是男子,怎会不知男子喜爱什么样的妻室……” 夜风习习,似有笛声自江畔而来,如咽如诉,林中隐约可见一角白袍。 谢太傅眯起眼向那边望去,只见一人瘦削挺拔,侧立于江畔吹笛,眉宇轮廓如雕如琢,令人想起他父亲王玉公年轻时的风姿,风神秀彻更在乃父之上,一如琼林玉树。 “那不是九郎么” 谢太傅转头与高陵侯道。 高陵侯立即示意谢太傅噤声,随后重重叹了口气,轻声道:“阿纨出嫁,我儿的心已然伤透了。你莫要高声,让他听到了,只怕伤了颜面。” ……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 用玉绍缭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 船舱内床榻随波起伏,韶音躺在上面,一颗心似乎也漂浮不定。阿筠和阿雀已经睡熟了,二人均匀的呼吸声令人愈发难以入眠,耳畔似乎有隐约的笛声,吹的像是《有所思》,侧耳细听,又仿佛只是舱外的江声。 王微之最擅吹笛,韶音大概是被他气狠了,以至于夜不能寐,耳中尽是幻听。 这斗舰巨大,乃是北府军作战时用以指挥的战舰。此次用于迎亲,虽已是仔细打扫过,此刻仍能闻到一股子油汗味道,像是木头里散发出来的一样,令人忍不住反胃。 韶音实在睡不着,不想惊动阿筠和阿雀,蹑足出了船舱,偷偷钻进了来时的马车中。 母家的马车宽敞舒适,车里熏了苏合香,有软垫可靠,有丝被可盖,躺在车里,整个人都被熟悉的气息包围了。 月光透过车窗照在氍毹上,照亮了上面堆放的东西,韶音伸出一根手指头,漫不经心地挨个扒拉,心里一一数着那些人的名字:何穆之,司马德明,庾家郎君,郗家郎君……忽然觉得委屈,上岸前那种胸口、喉咙酸软无比的感觉又涌了上来,忍不住抽抽搭搭地哭了起来。
言情书网:www.bgnovel.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78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