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就是好奇。”刘彻镇定的解释。 白泽瞥了他一眼,“佛教讲究一个心诚则灵。” (不灵就是心还不够诚。狗头.jpg) 刘彻秒懂,顿时兴致缺缺,还是神兽厉害。 董仲舒沉思一会,问了一句:“请问神兽,儒学治国,难道不好吗?” “儒学当然是治国学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白泽淡淡道:“但是,法律是道德的最低标准。与其指望天下所有人都是仁人君子,都诚信友善,不如以法约束。” “依法治国,以德治国,二者不可缺一。” “法,当然非常重要。”董仲舒自然比谁都清楚这一点,所以他才会糅合相当一部分法家学说的内容。 若论对法家学说的了解,只怕法家的人都不一定有他了解。 白泽浇完花,踏踏的在树下趴下,懒洋洋道:“哪怕是学说也需要与时俱进,这点大家都认同,可是儒学最后僵化,犹如一滩死水,只会阻碍社会进步,那么也就理所当然被社会抛弃。” “这样啊。”董仲舒喃喃自语,似乎在想什么。 “先秦时期是最混乱也是最自由的时代,诸子百家的思想相互碰撞,智慧之花开出果实,百家相继诞生。”白泽笑了一下,“当年各家互相学习探讨的盛景还历历在目,没想到现在却恨不得你死我活。” 刘彻心里一动,话说……神兽活了多少年了? “问: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主要是因为以下哪个? 1.华夏崇尚以德治国,儒家思想受统治阶级重视。2.华夏是礼仪之邦,儒家思想集礼教之大成。3.儒家思想本身具有兼容和发展的特性。4.其他思想对儒家思想不构成威胁。” 董仲舒陷入沉思,1和4自然是无稽之谈,第四就不用说,是儒家干掉其他/学说才有儒学如今的地位,而不是诸子百家对儒家不构成威胁,本身因果就颠倒了。 第一个的话,若说是以孝治国还有点可能,可惜选项说的是以德治国,德治自然也重要,可从来不会放在第一位。 二和三的话官方点自然应该是2…… 董仲舒叹息一声,“选3。” “答对了。” 只见天空掉下一本厚厚的书,砸在董仲舒身上。 “后世儒家(糟粕)思想大全和一些著名事迹。”白泽一本正经道:“给汝参考参考。” 董仲舒眼皮一跳,带着不好的预感出宫了。 “神兽,怎么不是给我啊,我也很好奇后世儒家变化。”毕竟是能延续千年的思想,还是有点可取之处吧? 而且最后结局又那么反转,让人不得不好奇。 “听说过一句话吗?”白泽睨了他一眼。 “什么?” “好奇心害死猫。”白泽哼笑道:“吾怕你看了,借口来敲诈吾。”索要精神损失费。 (猪猪陛下,听话,别看。) (就应该挺难评的吧。) (希望董仲舒身体足够健壮。) “很离谱吗?”刘彻慢慢下巴,作为皇帝他当然懂得制衡之道,也更明白儒家一家独大,盛极必衰后可能会有的后果。 当天夜里,董府灯火通明,乱成一团,到处是董家人扒拉大夫的身影。 据说,董大儒突然吐血昏迷中。 五五:反正和我没关系,不过想来他应该多少明白孔子的心情了吧。
第50章 白泽vs董仲舒,第一回合,大获全胜。 但这只是个开始,董仲舒显然是一个很有斗志的人,有意无意的给白泽找了几个小麻烦。 但对于白泽来说就是不痛不痒,有兴致就回击一下,没兴趣理都不理。 它更多的是关注着大汉的变化。 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大汉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这个时期的汉武帝本来就是国库最富裕的时候,而很多事情有钱就没有办不成的。 前期投资没有问题,后期产生收益的时候自然就大赚特赚,国库更加有钱了。 而在一系列系统出品的东西加持下,大汉的变化是非常巨大的。 这种变化在衣食住行上表现的尤其明显。 高产作物倒是还没有端上百姓的饭桌,毕竟还在实验中,而且也没有那么多种子,但是从皇宫里流出了不少食谱和做菜方式,复杂的自然不能,但是那些简单的,哪怕是百姓也能试一试。 而路上泥烂的土路,也铺上一层灰色的东西,非常平,马车碾压过去也我去没问题,而且这种灰扑扑的水泥用来建屋子非常方便,不久前一场暴风雨,不知道多少人家的茅草屋都破烂了,也是朝廷用这种水泥来给他们重新建房,那个坚硬程度和便宜的价格,让很多人都咬牙想要给自己也修这么一座水泥屋子。 当然,有钱人对于这样灰扑扑的建筑材料不怎么感兴趣,他们用的都是上好的砖瓦,也没有这样的烦恼。 但这确实是百姓们买得起的刚需。 所以水泥面世以来预定就排了一年后了,供不应求,哪怕售价低,可耐不住量大啊,所以同样大赚特赚,虽然这些钱转头就拿去修路了。 而衣就更别说了,大量廉价的麻布出现在市面上,让更多人都穿的起衣服,哪怕是再穷困的家庭,也能一人拥有一套自己裹身的衣服。 毫不夸张的说,那种一家子轮流穿几件衣服的时代即将过去了,只此一点就不知道多少官员要升官了。 “听说是皇帝陛下和神兽......” “阿娘,神兽真好。” “我们要谢谢陛下和神兽大人。” ...... ...... 陆陆续续涌来的人气值,让五五直接狂涨了一波,她仿佛听见了各地百姓的声音,看见大汉不断汇聚往长安的气运。 “天子声望越发隆盛。”这是很多人都察觉到的事情。 在还没有对匈奴取得大胜前,刘彻陛下的权利就先迎来一个新的高峰。 天子做出正确的决策,国家变的越来越好,人心所向,群臣无不拜服。 哪怕有异心的,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做什么。 淮南王之女刘陵在长安很混得开,一个宴会上,她笑道:“神兽如此不凡,正该配上非凡之物。” 众人惊诧,纷纷询问翁主,而刘陵笑而不答,过两日,求见天子,欲献宝贝于天子和神兽。 刘彻第一反应:淮南王这是想要拉拢神兽吗??? 对于地方藩王和神兽接近这种事情,刘彻是十分拒绝的,藩王就没几个安分守己。 但是……“这刘陵说要给神兽上供,朕倒是不好替神兽拒绝。”刘彻在心里给刘陵打了个没分寸的标签,然后哼哼唧唧的让人觐见。 刘陵在天子的地盘,自然还是要先顾着天子,人间的地盘没有越过人间的皇帝去讨好天上的神兽的道理。 主要是怕自己先被嘎了。 毕竟这位是典型的顺我者不一定昌,但逆我者一定亡。 “陛下,请看。”刘陵很自信的献上自己带来的宝贝,这还是她父王炼丹意外所得,很是珍稀。 “此物洁白如玉,温润有弹性,加些许糖便非常可口,乃父王意外所得,观之不似寻常之物,特献于陛下,神兽大人。”刘陵语气带着自得之意。 刘彻看了看碗里雪白的东西,挑了挑眉,有那么特别吗? 他让人试了试毒,没问题才亲自尝了一口,下一刻眼睛就刷刷亮了。 “好!”刘彻赞了一声,迫不及待道:“神兽下凡而来,至今都没有好好招待过神兽,这东西倒是不错,想来应当合神兽口味。”也让神兽知道,他大汉其实还是很地大物博,有好东西的。 看了看端着两块豆腐眼巴巴看着它的汉武陛下,白泽沉默了。 豆腐再好吃也是块豆腐,又不能长生,有什么好献宝的? 不过确实很久没有吃过豆腐的五五还是笑纳了,甜豆腐还是很好吃的,下次再吃个咸口的。 一边吃一边想起很多大豆制品,豆油豆皮豆干豆腐豆浆豆花等等……充分展示了大豆的多样性,可以说全身是宝,很应该推广推广,别的不说,丰富百姓餐桌是没问题。
第51章 白泽思考一下,慢吞吞道:“吾也不白吃你的豆腐。” 刘彻先是纳闷:豆腐?不是叫黎祁吗?算了,不重要,神兽说叫豆腐,那从此以后这就是豆腐了。 重要的是......刘彻满眼期待的看着白泽,嘿嘿,难道神兽要送他点宝贝不成?害,这多不好意思啊,他其实就是满腔真挚的想要让神兽体验一下人间美食罢了,这这这……嗯,神兽想给,他也不好拒绝是不是。 “问:在后世走入千家万户的豆腐,在汉武帝时期是不可多得的美味,那么,豆腐的发明者是谁? 1.淮南王刘安。2.淮南王之女刘陵。3.出自民间,已不可考据。4.汉武帝刘彻。” 刘彻:啊后世豆腐很普遍吗?也正常,毕竟都不知道是多少年后的事情了。倒是这个选项奇奇怪怪,更离谱的是为什么还有他。 嘿,他虽然是很厉害没错,但是也没有什么时间兴趣去发明去做吃的啊。 他记得刘陵说是她父王意外所得,那应该不是淮南王所做,想想也是,好歹是一位藩王,从小锦衣玉食长大,怎么可能会做菜。 所以应该是选2或者3吗? 在刘彻眼里女人会烹饪是正常的事情,哪怕刘陵是贵女,可是贵女亲自下厨岂不是更有诚意。 而且这刘陵也是有点小聪明,能做出豆腐似乎也不奇怪。 但是,那些贵女下厨难道不就是动动嘴的事情吗?真的能做出什么好吃的不成? 所以还是应该选3吧? “3?”刘彻试探性道。 “错。”白泽干脆道:“豆腐是淮南王刘安炼丹时意外所得。” “嗯???炼丹所得?”刘彻扭头看了眼豆腐,刚刚没有多尝两口,这淮南王有点本事啊,炼丹居然能练出这么滑润可口的东西,难道这真的是什么宝贝? 说起来神兽取这个名字是不是有什么深意啊?豆腐?腐?肉身不腐? 刘彻心里想入非非,一句话,能长生不?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故事出自淮南王刘安,请问是真是假?” 什么什么?升天?刘彻突然发现自己意外太忽略这位叔叔了,难道淮南王飞升了,还带着鸡啊犬啊都一起飞升了? 上头的汉武帝直接忽略真假这个问题,在心里给淮南王记小本本,好你个淮南王,有飞升的法子居然不献给朕! “......”白泽看着激动的某位皇帝,有点无奈,动了动手指,一朵花就砸他头上。 刘彻讪笑,然后毫不犹豫道:“错。”哼哼,他贵为天子都没有飞升,淮南王凭什么能成功,肯定是错的。 白泽听明白他的意思,有点好笑,但是错有错着。
言情书网:www.bgnovel.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65 首页 上一页 33 34 35 36 37 3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