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孔子的意思就再明显不过了。”董仲舒含笑落下最后一句。 这里的鬼具体来说自然是祭祀这一类事情,但是董仲舒用在此时此刻,又似乎意有所指。 刘彻挑眉,又好似没有听懂他话里的深意。 看神兽的戏,嘿嘿。 白泽远远的看着两人走人,琢磨着这一幕有点熟悉。 (上次猪猪陛下带着汲黯来,然后主播把汲黯说的怀疑人生哈哈哈哈。) (感觉熟悉的剧情又要重现了。) (咱就是说,下一个会是谁啊?) “神兽。”刘彻看见白泽,三步并作两步走,笑嘻嘻的凑了过去。 白泽正在浇花,水自不远处的小溪摄取而来的,在半空形成一个弧度,仿佛凭空架了一座水桥,而水桥的尽头是花园里的花花草草们。 刘彻并不是第一次看见这一幕,但是每每看见,都依然惊叹不已,要是田间的百姓浇田能这么便利,那能省多少事情啊。 省出来的时间又能干多少事情,啧啧。 董仲舒注视着“水桥”好一会,才骤然回神,发出惊叹之声,“真不愧是神仙手段。” 刘彻哈哈大笑,然后小声道:“神兽有时候很臭美,爱听别人夸它的。”刘彻很懂,毕竟他也是哈哈哈。 “我听得见,你可以再大声点。”白泽不冷不热道。 “嘿嘿,神兽还不允许彻实话实话啊。”刘彻嘿嘿一笑。 董仲舒的目光落在白泽身上,这就是白泽嘛,和神话传说中确实一模一样。 传说白泽是瑞兽,由这段时间大汉的变化看来,确实都是在往好的方向转变。 而陛下口中白泽的性格又与传说中不大一样......这其实并不稀奇,世间又能有几人能够和白泽日夜相处呢,能一窥真容,记录于人间变也是极其难得了。 世人口呼天子圣明,难道每一个天子都圣明吗?董仲舒比世界上九成九的人都要理解这其中的差异和内情。 书是人写的,只要是人就有自己的想法和立场,白泽流于世间的形象并不去取决于它的真实,而是取决于写书的人。董仲舒淡淡的想。 “敬鬼神而远之。”白泽玩味道:“这个话题倒是有趣。” 董仲舒心下一凛,这便是从头到尾都听见他和陛下谈话了?这么远的距离也可以吗? (我研究过孔子的言论,他对鬼神应该是属于“回避态度”吧。但与此同时,孔子又承认“天”对世界万事万物绝对主宰的权威性。也就是说,孔子没有明确否定鬼神,但却保留了“天命”的主宰性和必然性。 当然,对比夏商周时期的“意志之天”观念,孔子的思想也更加进步,即他不认为主宰万事万物的“天”有人格,这是孔子“天命观”的体现,也是其相当可贵的地方。) (相比之下,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把君主塑造成“天道”选中的人,也就是君权神授,加强了中央集权。猪猪陛下接受这一部分。 但天人感应又说,当出现天灾人祸时,就代表天子德行有亏,应该罪己自勉,好好修性,这是猪猪陛下不喜欢的一部分。) (喜欢就拿来用,不喜欢就当做不存在,被猪猪陛下笑死。) (猪猪陛下很实际,过河拆桥也玩得贼溜,董仲舒用完就丢到地方去哈哈哈。) “要是按照天人感应之说,那你这这辈子还有几十张罪己诏可以下。”白泽看着刘彻调侃道。 刘彻脸色一绿,罪己诏?想得美,呸,他才不信呢,要是下个罪己诏能免去天灾那当然没问题,但是有用吗?没用,那就别想了。 (其实重要的不是罪己诏,而是表态,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虽然但是,猪猪陛下是不可能下罪己诏的。) 不过......刘彻想到这话里的另一个意思,不禁头疼,这天灾是没完没了,居然还有那么多次。 刘彻骂骂咧咧,贼老天的。 董仲舒不动声色的笑了笑,分明知道陛下不喜欢他这个理论,却还提起,这神兽也不是没有心机嘛。 可这不是很好吗?这世间的生灵只要有自己的思想,就会有私心,出现立场之分,也就不再无懈可击。 超然于外的神兽自然强大无敌,可是红尘滚滚走一遭,难能不再半点尘埃呢? “如此,那臣倒是越发佩服先帝,贤明不过先帝,故有今日之陛下,而天灾屡屡降下,陛下却将大汉治理得更加昌盛,我大汉得此明君,幸甚至哉。”董仲舒欣然说道。 若是不懂得迎合天子,董仲舒又怎么可能写出令天子尊儒家抑百家的新儒学体系呢? “董仲舒。”白泽看了他一眼。 “见过神兽。”董仲舒行了一礼。 “儒家有你,千年不朽。”白泽实话实说道。 (确实,实际意义上的千年不朽,哭笑不得.jpg) (额……在诸子百家都寂寞无名的两千多年,唯独儒家独领风骚,怎么不算一种本事呢?) (就,很厉害,也很让人无奈。) (如果思想不能如自由之花一般自由绽放,那么被禁锢的思想终将带人走向灭亡。) 董仲舒讶然,随后笑道:“神兽谬赞了。” “我并不是在夸你。”白泽淡淡道:“你确实把儒家改造的很成功,但是这样的儒家思想它也可以冠上任何一个名字了。” “思想本就是一直在变的,孔子有孔子的道,孟子有孟子的道,荀子又走出另一个路,诸贤都并不完全相同,在下自然也不可能和先贤们完全一样。”董仲舒如是道。 “你该知道,你跟他们,又是完全不一样的。”白泽笑了一下,“他们的路再如何也是万变不离其宗,你又如何?” “自然也是。”董仲舒毫不犹豫道。 “哦?”白泽语气上扬。 (话说董仲舒和孔孟荀有什么不一样啊?不懂耶。) (怎么说呢,封建王朝选择了儒家,但并非全盘选择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而是改造后的儒家思想,也就是董仲舒编改后的大部分思想,从这一点来说,董仲舒名声好坏交加不冤。) (其实干掉儒家也没有用,一直都是皇帝们选择儒家,或者是顶着儒家名头的这种思想,如果其他诸子百家愿意大杂糅,这种思想也可以是法家道家杂家。) (他们在乎的是这个学派思想维护的是什么,满足的是哪类人的需求,而不是叫什么。) (显然这并不是洗白的理由。难道是孔子孟子他们不知道君王想要的是什么吗?难道是墨子老子庄子他们不懂君王的意志所向吗?当然不是,孔子也曾担任鲁国的司寇,行使相权。君王们也为墨家的利器而心动,奉墨家为上宾,可最后他们都分道扬镳。 孔子选择弃官去鲁,偕弟子周游列国。而墨家分成几个派系。 他们都是天下最聪明的人之一,他们知道,只是不愿意迎合。) (他们的思想便是他们的理想城,他们要推行的是他们的理想,而不是改变理想去迎合君王。) (天下也不止他董仲舒一个聪明人,可是有些人宁愿做傻子,坚持自己心中所想,九死不悔。) (如果大家都去迎合君王,那么世道早不知道多少年就腐朽了。) (如果是那样的话,正直的人将不复存在,坚持理想的人将不复存在。) (然而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是明君……) (董仲舒的道也许就是如此,我也不骂他,但是只能说,他和诸子百家的先贤不是一路人。) 白泽不紧不慢道:“儒家在后世确实非常显赫,可最后遗臭万年的也是儒家,你知道为什么吗?” 董仲舒先喜而后脸色一僵,遗臭万年?什么意思? 董仲舒心里有浓浓的不解和荒谬,就算儒家迎合君王,可是依然风骨自在,哪怕是他自己,心里也有一杆底线。 遗臭万年,这个结果他不能接受。 白泽思索一下,然后道:“你知道“世修降表这个典故吗?” 董仲舒有些勉强的摇头。 “哦,就是说后世五代时期,西蜀的宰相李昊据说写得一手好文章,可最出名的却是他写的两封降表。 李昊这个人一生两次经历亡国,前蜀后主王衍投降后唐,李昊积极写降表。后蜀后主孟昶降宋,也是他奋笔疾书降表。 一个在朝代兴替之际为自己国家起草降表,卖国求荣的人,谁不恨之呢。 所以西蜀国民义愤填膺之下,忍不住在他家的府邸大门上偷偷题写“世修降表李家”六个字。” 董仲舒:? 这和我们的话题有什么关系吗? 但董仲舒还是皱眉不屑道:“此等行为令人不齿。” 刘彻冷哼一声,“什么辣鸡玩意儿。”说出来都是玷污他的耳朵好嘛。 这么一看,他的丞相们倒也没有那么烂了。 刘彻决定回头对他新上任的丞相宽容一点点。 白泽看了他们一眼,慢慢道:“后世儒家独领风骚,历朝历代皇帝为了拉拢安抚儒家,自然要做出封赏。 儒家以孔子这面大旗为旗帜,皇帝们封赏孔子后裔自然就是最简单有效的安抚拉拢的办法。 于是有了传位千年的衍圣公。” 董仲舒慢慢有了不好的预感,后世皇帝这个操作他是理解的,但是……孔子是很了不起,他也很尊敬,但是孔子和孔子后裔是两码事吧? “正因为特殊的地位,导致在朝代更替之际,孔子后裔往往需要选择坚持自己的立场,还是顺应新政权的要求以保持家族的地位和影响力。 许多孔子后裔选择了后者,频繁地向新政权表示恭贺和顺从,甚至在面对外族侵略时也不例外。” 白泽歪了歪头,看着董仲舒,含笑道:“人们憎恶这种行为,所以有了‘孔家世修降表’之说。” “而说起来,孔家后裔能得到这样的尊崇,有一半的功劳在你啊,董仲舒。” …… …… 董仲舒破防了。 (啊这个……) (杀人诛心不过如此啊!) (破防了破防了哈哈哈。) (我就是为了看见这一幕蹲守直播到现在的。) (美名恶名都是你啊董仲舒,啧啧啧。) (是谁笑了出来我不说。) (论一句话让人破防系列。) (有一半功劳在你啊董仲舒哈哈哈哈。) 刘彻呃了好几声,愣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然后他瞅了瞅董仲舒,特别想问,怎么样怎么样,什么感想啊?
第48章 董仲舒的脸皮不受控制的抽搐,情绪激烈,嘴唇蠕动好几下,想说什么却始终开不了口。 刘彻已经过了那波震惊,现在就很好奇始作俑者是什么感想。
言情书网:www.bgnovel.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65 首页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3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