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阳看着她娘,不敢起。 世子妃道:“还不起来!说来说去,还是你自己蠢,轻易就被人拿捏住了!这次要不是郡主,你这一辈子就毁了!毁了!” “娘,我知错了。”乐阳哭道。 “不许哭!”世子妃一拍桌案,“是我错了,对你太过娇惯,往后你就待在府里,哪儿都不许去,跟我好好学规矩!规矩学不好,你也别到宁家去丢人了。” 乐阳脸一白,想起宁毅,以及他与她说的话,忙道:“娘,我一定好好学规矩!” “把脸上的泪洗了,到你祖父跟前尽孝去。”世子妃道。 乐阳离开后,成王世子看着还在生气的世子妃,笑着劝道:“好了,别气了,此番也算因祸得福。一来,叫咱们知道乐阳的性子,及时补救;二来,也是我们王府和皇上缓和关系的一个机会。依乐阳所言,此时不光明檀出手,几位皇子也出手了。” “皇子们不过是看在明檀郡主的份儿上。”世子妃道。 “回头我备上大礼,去长公主府道谢。”世子颔首道。 长公主一家三口在千秋园玩乐一整日,离园后又去京城新开的南方馆子用了膳,才慢悠悠回府。 晚间临睡前,永宁长公主夫妇才从心腹口中得知今日园中之事。永宁长公主细问过来龙去脉,心下越发觉得闺女是重生之人。 “檀儿与乐阳素来无交集,怎么会突然帮她?她怎么知道乐阳与赵探花之事的?”明驸马问道。 这正是长公主怀疑的地方,不过她没有与丈夫说,只含混道:“许是她在哪撞见或听说什么了。” 明驸马也没有追问,倒是说起明檀的婚事来,今日他们去看马球赛,有不少上前打听,有意求娶的。两夫妻一个个算过去,觉得哪个都配不上自家闺女。 翌日一早,宫里的文书就下来了,明檀被封为此次西陵使团来访的特使,对此次西陵使团有接待、陪同、送行之职。 明檀接了旨,明驸马打趣她道:“明大人,恭喜上任啊!” 永宁长公主心里却有些担心闺女,不愿明檀与李弥共处。 明檀换上女官的官服,去鸿胪寺上任。 鸿胪寺卿秦大人,早就听皇上放出口风,此次要特使率领女官的会是明檀郡主,早就收拾好了一个清雅的房间出来,恨不得每一块地砖都亲自上手擦过才放心,生怕怠慢了皇上和太后的眼珠子。 李弥起了个大早,其实他昨夜几乎没有入眠。一想到,他即将与明檀共事,他的心就一刻也不得平静。收到文书后,李弥看着接待、陪同、送行这几个字,心里算着他大概要与郡主共事的日子,心头越发火热。 “世子,公爷请您去书房。”李弥的小厮近前禀告。 李弥收起文书,面上是一如既往的清冷。 “我知道了。”说着,他贴身收起文书,前往正院的书房。 李弥来到书房,只见护国公坐在书案前,面前摆着一本兵书与一堆稿纸。 “父亲,您叫我。”李弥冷声道。 “嗯,听说你要去鸿胪寺当差了。”护国公抬眼看李弥,年近过四旬的护国公,样貌不显老,倒有一种成熟稳重的气质,眉眼与面部轮廓都与李弥很相似。只是护国公素来爱笑,不似李弥那般清冷。 “只是特使,暂时的。”李弥道。 护国公三只手指轻敲着面前的兵书道:“还有半年国子学选官,若是能在鸿胪寺当差倒是轻省,礼部也行。” 李弥看向护国公:“父亲知道,我志不在此。” 护国公笑笑:“还是想进刑部或者大理寺?国公府和近郊的庄子都被你查遍了吧,还不相信爹?还有你外祖家的废宅也去过不少趟吧,可查出什么来了?” 李弥冷冷地看着护国公,不接话。 “瞧瞧你,又这样,爹是为你好,刑部和大理寺,干的都是脏活累活。”护国公苦口婆心道。 李弥不为所动,只道:“我该去鸿胪寺当值了。父亲若没别的事,我这就退下了。” 护国公仍是笑笑:“去吧,好好做,听说要与明檀郡主共事了呢,别再惹人厌了。” 李弥一言不发,转身离开。走了几步之后,又听护国公在他身后道:“没事多去看看你妹妹。” 李弥没有回话,径直离开,大步出了国公府,策马前往鸿胪寺。 明檀刚下马车,恰好看到李弥背着朝阳,策马而来,他身穿浅青色官服,头戴玉冠,便是远远瞧着,也叫人觉得气度不凡。 明檀竟有一息失神,好在她适时地回过神来,转身朝鸿胪寺的大门走去。 李弥很快便也到了正门口,下马将缰绳交给小厮,追赶明檀而去,两人前后脚进了鸿胪寺的大门。 鸿胪寺卿秦大人亲自迎上前来,他难得见到郡主真容,这会儿郡主虽身穿官服,着装几乎与男子无异,却是难掩的天姿国色,叫他不敢多看,只深深作揖道:“下官见过郡主。” 明檀道:“我到鸿胪寺当差,就是特使,秦大人莫要多礼,今后还要请秦大人多指教。” 秦大人可不敢托大,见李弥也走到近前,忙道:“不敢,下官定当尽全力辅助两位特使。”秦大人顺便也向李弥卖了个好,道,“两位请。” 秦大人将明檀与李弥带到他事先准备好的房间,道:“这是两位特使平日问事、议事之所。” 明檀瞥了一眼秦大人道:“只这一间么?” 秦大人额头冒汗,他早就听闻明檀郡主厌恶李世子,也想为两人准备两间屋子,只是他也是奉了皇命的。皇上倒是没直接说,但他说郡主与李世子之间多有误会,在去迎接西陵使团前,还是要他们多相处,消除隔阂…… 要多相处,总归是要在一间屋子的…… “郡主容禀,鸿胪寺地方小,此次西陵使团来访,又从各部抽调了不少人来……”秦大人道。 李弥从府里出来时,心底便是冷热相撞,难以调和,这会儿他站在明檀身侧,听她这般言语,愈发觉得心头两股气纠缠得紧,折磨得他几乎难以维持表面的清冷。 “罢了,无妨。”明檀道。 秦大人松了口气,郡主若是闹起来,自己可是吃不了兜着走。 秦大人正欲同两人说接下来的安排,被一焦急的官员喊走,说是采买上的出了岔子,秦大人不敢耽搁,忙告罪离开。 于是,这间议事厅里,只剩下明檀与李弥两人。 李弥心头被煎熬着,但觉得自己应当主动与郡主说话。只是几番尝试之后,他仍是开不了口,甚至不敢朝她多看。 明檀似乎能感觉到李弥的紧张,她不太明白李弥这是为何,莫非是这些年被自己欺负怕了?若真是这样,倒是怪解气的。 于是,明檀道:“李大人,书案,你要哪个?” 李弥这才看向明檀:“郡主先选。”
第17章 ◎明檀:……他这是在调戏我?◎ 明檀未再看李弥,选了右侧的书案入坐,书案上笔墨纸砚俱全,另有一叠厚厚的文书。明檀入坐后,便翻开那些文书。 另一个书案上,也准备了相同的物件,李弥默不作声入坐,也翻看文书。只是文书上的字,入不了眼,入不了心,他忍不住要拿余光去偷瞧明檀。 她离得这样近,共在一室,两步之遥,叫他如何忍得住不看她呢。 明檀倒是看得仔细,这叠文书上写的是接待西陵使团的具体时日、礼法、流程等等,吃穿用度,住行玩乐,都得照着章程来。即要叫西陵的使团们感受到大梁的强大,繁华,也要叫他们感受到礼遇。一言蔽之,要叫他们开眼,也要给他们震慑。 李弥余光见明檀看得仔细,便也收束思绪,认真看起文书来。两人共事,他可不能给她拖后腿。也不能辜负皇上给的这个机会。 秦大人处理好了事端,一路小跑回到议事厅,生怕他不在时,郡主和李世子再起争端。 秦大人到议事厅门口,抹了把额头上的汗,见到议事厅内的两人,他不由得慢下脚步,放缓呼吸,生怕自己惊扰到他们。真是好一对璧人!照他看来,这明檀郡主只有李世子能配得上,而李世子也只有明檀郡主能配得上,他都不敢想象,这两人生出来的孩子,得多好看! 偏生郡主厌恶世子,啧!真是太可惜了!不过,倒也并非全无可能,毕竟皇上都想着叫两人消除误会呢。这次皇上封了两人位特使,要他们同进同出共议事,定然就是为他们创造机会呢,如今共事一场,也不知道将来世子与郡主大婚,自己能不能去讨杯喜酒喝…… 明檀抬眼,便见秦大人站在议事厅们口,痴痴地望着她和李弥,脸上有一种诡异的神情。 “秦大人?”明檀蹙眉唤了一声。 秦大人打了个激灵回过神,又惊得一身汗,自己这是干什么呢!他忙上前道:“郡主有何吩咐?” 明檀在看文书的时候,已将将自己不明白、不确定的地方都挑出来,这会儿便问秦大人。 秦大人正欲作答,见一旁的李世子目光灼灼瞧过来,便硬着头皮道:“世子也一起听听?” 李弥唇角微扬:“如此甚好,恰好我也有许多想要请教大人的。”李弥说着看了一眼明檀,见她没有出声,心跳不免又加快些。 秦大人道:“不敢不敢,一起商议。”他也不敢看郡主,生怕郡主不同意,还好郡主什么都没有说。 明檀将秦大人的言行看在眼里,心下思量,这秦大人好像一直在把自己和李弥往一处凑。这定然不是秦大人自己的意思,瞧他战战兢兢的样子就知道了,那就只有皇上或者太后了。也不知是圣意难违,还是天命难违,总归明檀心下了然,宫里仍是想把她嫁给李弥。 明檀心里哼了一声,不管是圣意还是天命,总归要看她的意思!明檀面色不善地瞥了李弥一眼。 秦大人正吩咐人搬圈椅,倒是没看到,李弥却把明檀这一眼看得明明白白。 她果然还是那般厌恶自己,李弥被这么嫌恶着,倒有种心落到实处的感觉。他这般的人,本就不配与她一处。不过仗着皇命在身,才能这样靠近她,窥视她。 秦大人叫人搬了圈椅,安排李弥与明檀相对而坐,而自己坐在书案的侧面。 秦大人为明檀和李弥细说这次使团来访的章程,明檀和李弥都听得仔细,时不时地拿笔在空白的纸上几句。秦大人见两人好几次,几乎同时拿起笔在记录,心下不由得一阵激荡,瞧瞧瞧瞧,多么有默契的一对人儿! 明檀发现秦大人脸上又出现诡异的神情,看自己一眼,又看李弥一眼…… 秦大见郡主写完了,朝自己看,忙收起神情继续讲下去。 秦大人讲了半个时辰,又有人来寻他,他又告罪离开,走之前大着胆子说了一句:“下官瞧郡主和世子记录了不少,不如您二位先合计合计……”说完逃也是的走了。
言情书网:www.bgnovel.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24 首页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