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字迹根本不是江君泽的。 是派人写的? “姑娘,水备好了。” 沐姝回过神来,她将纸条折起来随便翻了一页夹在书里,便站了起来,“我来了。” 等沐姝洗完后,她推门而入,便看到有人坐在里面等她。 那人身上衣服还是来时的仓促,上面还有几分破洞。 霍仲忠见她便急忙支着东西起身打招呼,沐姝摆了摆手直中要点,“亦书怎么样了?” 霍仲忠却摇了摇头,“亦书没跟我说今天的事情,他只问了我几个问题,其他都是些不痛不痒的,有一个却很重要。” 他等沐姝过来坐下后才接着坐下,“他问我花和草哪一个更招人喜欢。” “我回答他,每个人的角度不一样,有人偏好花的艳丽,也有人偏爱草的生命力,更重要的是,你喜欢哪一个。” 霍仲忠笑了笑,“是不是乍一听很无厘头的问题。” 沐姝却摇头,“我倒觉得亦书在做一个很重要的选择,你的回答很重要,在我看来,也是相当中肯的答案。” 霍仲忠叹了一声,“是啊,很重要的选择,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我也只说到这里,剩下的就由沐姑娘你自己理解吧。沐公子没有回答我,我夫人还在等我吃饭,先回去了。” 沐姝赶忙站起来去扶霍仲忠,“好,那我就不留你了。” 霍仲忠虽腿脚不便,这段时间也因着庞素影的治疗好多了,已经可以勉强行走。 现如今习惯了,这背影看上去健步如飞。 沐姝目光慢慢挪向了院子里的草坪,花和草…… 第159章 第三种选择 对于经历了今天事情的沐亦书来说,到底是花重要,还是草重要? 她怔怔看着,发梢的水滴落下来,弄得后背有些湿漉漉的,风一吹后便拔凉拔凉。 沐姝这才收回目光,转身往屋内走去,身后却响起了脚步声,然后是带着几分稚嫩的声音。 “姑姑,生辰欢喜。” 她迅速转身,面前站着还没换衣服的沐亦书,手里举着一个东西,正仰头看她。 小脸在月色下能看出来几分紧张。 抓着东西的手也无意识的用力,能看到指尖都绷得直直的。 天色有点黑,沐姝眯着眼睛仔细看去,好不容易才看清楚沐亦书手里举着什么。 那是一个木雕。 这木雕是一个女子,挽着妇女的发髻,穿着简易的襦裙,手里什么都没拿。 沐姝一眼就看出来了是自己,她惊喜的接过了木雕,也更加清楚的看到这木雕上女子的脸刻的是那样清晰又温柔,眉毛如远山般弯弯,杏眸若月牙,嘴巴轻扬。 看上去恬静美好。 她毫不掩饰自己的欣喜和喜欢,在手掌里握着爱不释手,“亦书刻的我好漂亮。” 沐姝越过木雕看向自豪的沐亦书,笑着道:“谢谢你,亦书。今天是我这么多年来过的最好的生辰。” 说完,她便蹲下来想要拥抱沐亦书,但对方躲开了,嘟囔着自己身上脏。 沐亦书往后退开一步,他认真道:“这是我第一次见你,那时你走在街上,看着别的孩子玩闹的时候就是这样,但是眉毛不是舒展的,是皱起来的,我觉得这样更好看。” 沐姝难以描述自己现在的心情。 只感觉自己现在胸腔里多了一片江,此时像是在下暴雨,不停的汹涌,时而发出轰鸣。 有时浪花翻过了头,便弄得她鼻尖酸涩。 她吸了一口气平复心情,然后抬头认真的看向沐亦书,“亦书,今天我承诺你的事情现在有两个方案,第一个是去皇寺,那里有你爷爷的朋友,他的武术很好。你需要在那里待到他认为你有能力下山为止。” “第二种是我亲自教你,我想再顺便教你一些东西。” 沐亦书追问,“什么?” 沐姝一字一句:“兵法。” 听到这两个字的时候,沐亦书明显的眼神一亮,呼吸都急促了几分。 但是过了一会让,他又冷静了下来,然后认真道:“我选第一种。” 沐亦书看着沐姝,“姑姑,你的伤还没好,我想先去皇寺打个基础,等你伤好再回来好吗?” 沐姝点头,“当然,你想了一个比我深思熟虑过后还要好的主意。” 眼前的孩子没有急着选择,反而仔细衡量之后提出了一个更合理的方案。 这一点让沐姝极为欢喜。 她又想起了霍仲忠方才说的那个问题,她突然很想现在就问清楚沐亦书选了什么。 但是心里也知道这不是一个好的时机,便还是抿着唇吞了回去。 沐亦书却在下一秒开了口,“姑姑,你觉得花和草哪一个更讨人喜欢?” 沐姝的心跳了一下,她看着沐亦书认真的眼睛,很郑重的思考了一番。 她需要给出一个和霍仲忠不一样的回答。 然后便缓缓道:“我觉得是土,亦书,我一定要选择一个吗?” 她有些忐忑,担心自己这样的回答会让沐亦书觉得气恼。 但沐亦书却眼睛很亮,听她问完便幅度很大的摇了摇头,“当然不是一定要选。” 沐姝松了一口气,她解释:“就比如在这个院子里,我们所有人第一眼都会看到花、草或者树以及其他的事物。但是究其根源,让这些生命精彩盛开的是那被掩盖的土。” “亦书,讨人喜欢是一种约束,我打破常规也是想说这一点。土脏脏的,还臭臭的,但他孕育了万千生命,和水一样伟大,它可能不讨人喜欢,但却是万中无一。” 沐亦书脆生生补充:“还是坚实后盾,因为花草会衰败,但是土不会。” 沐姝绽放了一个笑,“正是,你说出了根本,看来亦书选择的也是土了?” 沐亦书点头,“对,在和霍叔说话之前,我先把小猫埋了。埋的时候我才注意到有土这样的存在,姑姑,我想当‘土’。” 他有限的知识储备说不出什么高深的话语,但却质朴又实在的表达了自己的目标。 那是和耀眼的花,不灭的草都不一样的另外一条路,做万物之源。 直到把沐亦书送回了院子,自己一个人躺在床上的时候,沐姝的脑海里还回荡着沐亦书说的这番话。 那听起来很简单又很无聊,但却蕴藏着很浓的生命力还有极强的信念感。 沐姝也不知道沐亦书具体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但她就是觉得,沐亦书以后会成为一个让她自豪千倍百倍的人物。 次日,午时。 沐姝到云春茶楼的时候,一层已经坐了不少人。 这里是听说书的地方,大家认识的不认识的都坐在一起,三三两两的聊着天。 台上的先生说的摇头晃脑,下面的人听的津津有味。 茶水不间断的被后厨的人送上来。 沐姝看了眼没有位置便打算开个包间,却没想刚想开口,中间便有一桌离开了。 走时还有些恋恋不舍。 她便径直落座,叫人上了茶水。 沐姝本就没想要开包间,一楼的包间是私密性最差的,一楼是大厅,坐在旁边的人都能听到你们在里面说什么。 开包间的一般都是不乐意露面的,她才不想成全那个送暗信的人。 面对这种根本就不知道的邀约,在人越多的地方才是越好的。 等到茶水上来后,台上的先生也把故事说完下去了。 与此同时,从旁边上来了另一个人来替代,但新来的是一个戏子。 穿着一身粉色戏服,脸上戴着面具,莲步微移。 这人个子高,站在台子上更是需要人头抬得高高的去看。 戏子开嗓,第一句便美妙不已。 “东边有国,人多地广,国有繁盛,城曰——” “临安!” 第160章 故事的起源 接下来,戏子讲了一个精彩又悲情的故事。 在东边有一个强大的国家,那个国家有座城叫临安,曾经是一片极为富庶的地方,堪比现在的江南。 在那个临安出了三个顶厉害的人物,一位武将,叫上官寞,能舞八十公斤的大刀,轻易举起来两百斤的巨石,是人人皆知的惊世人物。 一位文臣,叫陆旭阳,写出过一篇惊世之文,诗句随口便是,出口也可成章,文采令蛟龙腾飞,虎豹喝彩。 还有一位,是能文能武的人物,虽文上比不过陆旭阳,武上比不过上官寞,但在治理和记忆上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能记得请一个月的账单出入,和每个人都交往甚佳,叫华慕南。 但是其实在这些人出来的时候,临安并不是富庶的模样,那里靠北,是穷苦之地,虽人口众多,却因气候和资源的原因,是出了名的苦地。 临安有三苦,穷、气候差、山林多。 陆旭阳是最先出世的,自十六岁读完四书五经后,便已经有了满腹财伦无处可用,他想要进京赶考,但家中根本没有多余的财力支撑,连买书的钱都是陆旭阳自己去别的地方打工凑的。 那时他提出想进京赶考,母亲愁着脸,转身从屋内拿出来了一个缝缝补补的荷包,拎着四个角倒了半天,最后也只倒出了几枚铜钱。 父亲在一旁坐着,沉默的磨着刀,两位而立之年的人都饿的两颊凹陷。 母亲看着手里这几枚铜钱,无力的捂住脸哭了起来,“旭阳,母亲对不住你,你书里有墨水能出头,是家里拖累了你。” 哭着哭着,母亲就一头栽倒在地,本来就饿的人身体虚弱,哪里经得住情绪这么上涌。 父亲在磨刀的手没动,只看了一眼,然后冷冷道:“家里没法子供你,这屋子也不值几个钱,你跟着你九叔出去谋生吧,别和我们困在这旮旯地。” 陆旭阳自然不甘心,他问:“九叔是做什么的?” 父亲皱眉想了一会儿,“卖柴火的,但赚不了几个钱,现在在想卖别的。” 陆旭阳又问:“去哪里谋生?” 父亲抬了抬下巴:“一路往南走,下江南,那里富庶。” 但江南离上京更远,恐怕要赚个好几年的钱才能凑够路费,陆旭阳拒绝了。 他蹲下来把母亲扶起来,突然说道:“我也要卖东西。” 父亲没理他。 读书人都有这样觉得自己无所不能的傲气,总觉得那些书里面的语句能改变一个土地百年的情况。 但后来陆旭阳真的做了,他当天就跑到了山里,又去找了九叔,一个月都没回来过。 母亲担心去打听,九叔说陆旭阳出去了。 母亲以为孩子是出去谋生了,又恨家里人没办法帮忙才不打招呼就跑了。 回来后哭了一半被赶去田地里忙活了,然后边忙边哭。 以为这一辈子都看不到自己的孩子了。
言情书网:www.bgnovel.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97 首页 上一页 87 88 89 90 91 9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