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说:“这事不急,你和玉梅之间先处处再说。” 宋以风原本以为方总工会同意的,没料到是这个态度,他是聪明人,虽然在表达感情的方式上有些欠缺,但是他有一颗好学的心。 他找了个机会把岑永初叫了出来,拐弯抹脚地向岑永初取经。 岑永初也是聪明人,一下子就明白了他的意图,心里却有些想笑:“宋工,你也有今天!” 宋以风瞪了他一眼:“我觉得这件事情你应该帮我。” 岑永初淡声说:“我和小鱼儿从小一起长大,我们俩的感情其实就是日积月累,除了她之外,我从来没有追过其他的女孩子,也不知道怎么去讨女孩子的欢心。” “如果你硬要我在我和小鱼的感情上找经验的话,那我的经验也就只有一个……” 宋以风朝他看来,他微微一笑:“那就是拿出研发动车的劲头去研究她,然后掏出自己的真心。” 宋以风:“……” 他觉得岑永初既记仇又小气,现在都和施梦瑜结婚了,居然还这样防着他! 岑永初一看他的样子就知道他不信,便说:“宋工,你知道你为什么到这个年纪还娶不到老婆而我却能娶到小鱼儿吗?” 宋以风直觉他接下来肯定没有好话,果然,他笑着说:“因为你长得没我帅。” 宋以风:“……” 他把岑永初的筷子抢了过来,这个堵心的玩意,居然还想吃他的饭! 岑永初没忍住笑了起来。 接下来的两年,八方车辆厂的研发部一直都在努力研发拥有我国独立产权的动车,他们的进步非常大,在各项技术上有着长足的进步。 经过这两年的相关技术知识的吸收和吃透,他们在两百五十公里以车的动车组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部里对动车时速以及稳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零七年九月,方总工接到部里的通知,明年有新一轮的招标,这一次招标的要求格外的高,除了要求正常运行时速达到三百公里以上,对于其他的各项参数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从某种程度来讲,这样的要求已经达到国外最高动车技术标准,而这一次招标按部里的意思,是尽量不进口,用国内企业自主研发的动车。 虽然之前八方车辆厂自主研发生产并中标了动车,但是整体来讲,他们中标的产品在整个铁路应用中只占了一小部分。 部里做出这个决定后就意味着以后的采购重点将落在国内的企业上,这事对于八方车辆厂是相当有利的。 因为到目前为止,不管是南车还是北车集团下的企业,八方车辆厂在技术上的自主化程度最高,经过这两年的技术消化、吸收和提高,他们现在生产设计的动车已经没有山崎重工的影子。 但是他们现在再次遇到了技术瓶颈,部里明年的招标非常的高,就目前他们制造出来的动车还达不到部里的要求。 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巨大的技术难题。 方总工将部里的要求说出来之后,整个研发部都沉默了,他们此时的心里都在问一个问题:“怎么办?” 方总工看向岑永初:“小岑,你怎么看这件事?” 岑永初之前已经从岑父那里知道这些事情,他接合八方的实际情况仔细研究过,心里已经有了大概的方向。 此时方总工问他,他便说了他思考了好几天的想法:“就目前而言,我们已经把现有技术挖掘到了极致,动车各方面的性能经过一轮轮技术调整,现在已经是最佳状态。” “而这样的技术参数都达不到部里的要求,我觉得我们或许可以换一个思路。” 方总工颇有兴趣地问:“什么思路?” 岑永初回答:“国外高铁技术的进步从来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就目前而言,我们国家各部之间的合作相对来讲并不算频繁。” “我们的研发实验室,虽然不算落伍,但是却也不算先进,我们的工程师虽然代表的是国内最高的技术水平,但是我觉得我们还有提升的空间。” 宋以风在旁说:“你直说想让科技部跟我们一起合作研发就好,不用那么拐弯抹角。” 这两年他们工作上合作无间,但是私底下没事就斗嘴吵架,一进会议室,宋以风就想怼岑永初几句。 岑永初也不生气,只说:“这事也不算拐弯抹角,毕竟是两个大部的合作,这事不是我想就能成功的,还需要方总工和部里的支持。” 方总工年纪也大了,再过两年就要退休了,这两年他有意把手里的权利往下放,研发部里他最看重岑永初、宋以风和施梦瑜。 他们三人各有所长,却都非常优秀。 他此时听到岑永初的话后点头:“小岑说的没有错,在我们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应该走出去寻求更多的帮助,现在科技日新月异,我们解决不了的问题,不代表其他人解决不了。” “这件事情散会之后我就会去联系,会尽快想办法促成此事。” 自从他们上次招标成功之后,八方车辆厂在部里也算是扬眉吐气,方总工在部领导的面前也更加能说得上话。 第69章 联合计划 且现在面临这种情况的也不止八方车辆厂,南车和北车集团下的工厂,情况应该相差不大。 在这个大前提下,方总工出来牵个头,要促成这事应该就不会太难。 宋以风问方总工:“部里明年招标还是老时间吗?” 方总工点头:“时间差不多,所以我们才要抓紧时间,这一次招标,我希望我们能占据最重要的份额。” 散会后,施梦瑜的眼里若有所思,岑永初问她:“在想什么?” 施梦瑜回答:“我在想,当初日本人是怎么突破这个瓶颈的。” 岑永初看向她:“这事我听过一些,当初我正在日本,听说当时山崎那边动用了不少的科研力量,虽然不能说是举全国之力,当时却也几乎将日本动车这一块的专业人员全部动用了。” 施梦瑜笑了起来:“难怪你会动这样的心思,原来是有日本的经验做参考。” “倒也不全因为这个。”岑永初的心里有些感触:“而是我觉得这几年我们一直在深挖技术,怕是需要旁观者给我们一些建议,当然,这些旁观者需要有着高深的技术知识,思来想去,觉得科技部最合适。” 施梦瑜的嘴角抽了抽:“你思虑的还挺周全的,只是这事能不能实现却不好说。” “一定能成。”岑永初十分笃定的说:“自从动车应用之后,铁路加速,全国人民都受益,在这个大前提下,方总工容易说服部里,而部里又容易说服科技部领导。” “他们说科技兴国,我们八方哪里能拒绝高科技的魅力?既然部里能提出那样的招标要求,那么他总归得帮帮我们。” 施梦瑜笑了起来:“听你这么一分析,这事好像还真能成!” 岑永初的眉梢微挑:“你就等着吧,这事一准能成!” 事实证明,岑永初的推论是正确的,那天散会之后,方总工就去找部里的领导商量这件事情,果然,领导们觉得这是一个好的思路。 做为部里的领导,他们比谁都更想早点用上我国自主研发的高品质动车。 部里的领导有了这个意识之后,立即积极和科技部接洽,科技部也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几番碰头,很快就达成了共识。 很快,部里就出台了《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与科技部达成共识,一起研制新一代时速三百五十公里的高速动车,部里称之为高铁,同时也取了个名字,叫做和谐号。 这一个计划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创建完全自主的属于中国自有的高铁,从技术、装备、产业化能力和运行服务能力集体改进和提高,标志着我国的高速列车进入真正的自主创新阶段。 这个消息传到八方车辆厂的时候,整个厂区都沸腾了,虽然这事最初是由他们提出来的,但是部里的决心比他们预期的要大得多,这对他们而言,是绝对的大喜事。 为这事,方总工召集整个研发部开会:“部里的通知已经下来了,这一次说是部里和科技部一起合作,但是在技术层面上,是由我们八方车辆厂和科技部合作。” “他们将会从中科院力学所、中科院软件所、铁科院等十一家研究所抽调专业的高科技人才配合我们的研发工作。” “这一次的研发工作和我们之前的研发工作会有所不同,之前我们的研发工作都是在现有的技术层面进行深挖,达到最佳的性能和效果。” “这一次却是按部里要求的参数来设计,比如说部里定下来的时速,现在已明确要求正常运行时速为三百五十公里,最高运行时速需要达到三百八十公里。” “由这样的速度,一层层反推到各子系统以及零部件所要达到的技术指标,然后再来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这对我们整个部门都是一个全新的考验,同时也是一个新的淬练。” “我希望在一次的合作中,我们的工程师们都能脱胎换骨,成为全世界最优秀的机车工程师!” 他的这番话,在众工程师们的心里掀起了滔天巨浪,这一次的合作比他们最初预期的还要深广,却也竟味着更深一层的挑战,难度更大。 在此之前,他们需要将现有的资料全部都梳理一遍,这样才能将科技部的理论和他们的实际经验完美结合在一起。 散会之后,岑永初单独去找了方总工,他进去呆了一个多小时才出来。 宋以风看到后便问他:“有新的想法?” 岑永初回答:“算不上是新想法,只是想问一下具体细节的操作的方式,刚跟方总工沟通之后才发现,部里这一次给予我们的支持力量超过了我的预期。” “这是好事。”宋以风笑着说:“为什么你看起来却是一副担忧的样子?” 岑永初摇头:“我没有为这些事情担忧,我刚才只是在想用这样反推的方式来生产制造的时候,会遇到哪些问题,这些零部件应该有很多都不是我们自己能生产的,如果外购的话,如何保证品质。” 宋以风的眸光深了些:“你考虑的还真是长远。” 岑永初笑着说:“小鱼儿总跟我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原本我们打算今年要个孩子,她在听到这事之后决定把要孩子的事情延后。” “我就想着我们得赶紧把这件事情搞定,要不然会耽误我做爸爸。” 宋以风:“……” 岑永初和施梦瑜这两人这些年来的行为在他看来简直就是丧心病狂,天天换着法子在办公室里秀恩爱,研发部的工程师们虽然大部分都是结了婚的,但是两口子都在研发部上班的却不多,他们把众工程师刺激的不要不要的。 岑永初笑着问:“你和方工的婚期还没定下来吗?” 宋以风冷冷地扫了他一眼,冷哼一声,抱着文件袋就走了,懒得理他。 岑永初喊了他一眼:“宋工!” 宋以风回头不耐烦地看了他一眼,他笑着说:“在幸福的面前,有时候可以适当的服一下软,你要总是那副拽得二五八万的样子,很可能真的会做一辈子的光棍。”
言情书网:www.bgnovel.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41 首页 上一页 35 36 37 38 39 4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