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师父罗嗦,可是在我看来,你比他还要罗嗦!” 方玉梅笑了起来,却瞪了她一眼:“请喊我师娘!” 俩人年纪相差不多,平时关系又很好,方玉梅和宋以风刚结婚的那会,施梦瑜开玩笑一样喊她师娘,她嫌施梦瑜把她喊老了,就跟她说她们是好姐妹,不要在辈份上生疏了,说她只需要喊宋以风师父就行,直接喊她的名字。 施梦瑜哈哈大笑:“好,师娘!我都听你的!” 两人说完都笑了起来。 方玉梅终究在家里坐不住,周一的时候就回去上班了,只是她做为研发部里唯一的孕妇,对研发部的众人而言那是堪比国宝一样的存在,大伙生怕累到她了,只给她安排最轻巧的活。 方总工对于方玉梅怀孕的事情也很开心,他快要当外公了,每天都乐呵呵的。 他也暗中观察宋以风的态度,他发现之前的“喷子”宋以风,他在办公室里喷其他人的时候战斗力依旧暴表,但是在方玉梅的面前,那叫一个温柔体贴,平时连在她面前说话的时候声音都会小了不少。 他对这样的宋以风无疑是十分满意的,之前的那点担忧便都散了。 方玉梅的怀孕给研发部带来了不少的话题,每次大伙忙得不行,或者某个数据卡壳的时候,就会有工程师开玩笑说:“我们可得加油了,可千万别等方工的孩子都生下来了,我们的高铁还没有研发出来。” 宋以风最初听到这种话的时候还会训上那位工程师几句,后面次数多了,他也就懒得说了。 第74章 为他圆梦 而整体的研发进度,在八方车辆厂研发部和科技部众人的努力下,进展十分迅速。 很多数据都慢慢测算出来,一步一步的完整起来,众人的努力渐渐看到了成效。 各零部件的打样过程也十分顺利,相关的厂商都十分配合,中间虽然有某几个零部件因为特殊的工艺要求,迟迟不能满足工作要求,但是他们一直都在改进,打样的数据也是一次比一次好,再提升一下工艺就能满足需求。 只有极少数几个零件依旧需要进口,因为有上次外购零部件出问题的经验教训,所以这一次的零部件检测十分严格,以确保万无一失。 这样研发了将近半年,所有的研发数据都已经精准到位,各零部件也全部生产完成。 接下来就又是组装和调试的工作。 如果说第一次组装和调试的时候施梦瑜的内心是紧张的,那么她这几年经历过不下十次的组装和调试之后,她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已经不再紧张。 她不紧张还有一个根本原因,那就是她这几年的技术大幅度提升,对于自己团队研发出来的产品也远比之前要有信心得多。 这一次的安装调试依旧由他们几位工程师完成,虽然这是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辆高铁的安装和调试,但是这一次有实验室的数据支撑,有成千上万次的实验和模拟,他们的心里并不忐忑。 安装调试在紧锣密鼓的进行,所有的数据都十分完美,接下来就是速度测试了。 测试前夕,岑永初问施梦瑜:“紧张?” 施梦瑜笑着说:“事情经历的多了,我就觉得没有什么好紧张了,我们和科技部一起研发的CRH380A,我查过相关数据,我们的各项参数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 “检测动车性能最重要的三项指标,脱轨系数、轮轴横向力以及轮重减载率已经全部优于国际标准,说它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动车也不为过。” “至于各零部件,我们在使用之前全部都做过最为严苛的检查,品质绝对过关,我又还有什么好紧张的?” 岑永初轻拥着她说:“你说得没错,因为它在我们的手里涎生,我们清楚地知道它所有的数据和性能,所以就对它格外有信心,的确没有什么需要担心的。” “只是你现在的样子,看起来似乎心事重重,在想什么了?” 施梦瑜回答:“昨天我妈打电话过来,外公的病情又严重了不少,现在他已经不太认识人了,整个人都糊涂的不行,我担心他会撑不到……上次我接到消息说我们的动车已经开始投入使用了?” 岑永初点头:“已经投入使用了,海城到北京用的都是我们的动车。” 施梦瑜轻声说:“等这一次测试结束后,我就带外公坐着我们的动车去北京。” 岑永初的声音温柔:“我陪你一起。” 施梦瑜靠在他的怀里:“好!” 接下来的速度测试十分顺利,最高冲刺时速达到486.1KM/H,破了之前由山崎重工创下的速度记录。 数据出来后,为了保险起见,部里决定再多测试一段时间,观察具体数据及其稳定性。 到此,研发工作基本宣告成功,整体工作暂时告一段落,所有的研发人员能好好休息一段时间,养精蓄锐为下一轮的研发工作做准备。 施梦瑜和岑永初请了半个月的假,两人先去看了岑父岑母,然后再一起去看郑国勤。 郑国勤前两年的状态维持的还不错,今年开年后他不小心摔了一跤,身体状况急转直下,前段时间一直卧床不起,经施母小心照顾后,这段时间已经有所好转,能下床了,只是经过这么一折腾的,他的记忆力又差了很多。 施梦瑜回家的时候,他还在房间里摆弄电力机车的模型,不时算着数据,只是因为记忆缺失太多,那些数据他怎么算都算不对。 施梦瑜在旁看了一会,拿起笔在他的本子上填了一个数字。 他愣了一会后,开心地说:“对对对,就是这么算的!咦,你是谁啊,怎么长得这么像秀娟?” 施梦瑜拉着他的手说:“外公,我是你的外孙女小鱼儿。” 郑国勤有些呆呆地看着她,感觉有些熟悉,却又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 这些年来他有时候隐约知道自己的记忆出了问题,但是却又不是太明白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此时喃喃地说:“你是秀娟的女儿?秀娟不是才结婚吗?怎么就有这么大的女儿了?” 施梦瑜温声说:“外公,你不是一直在设计电力动车吗?我参与设计的电力动车已经投入使用,我已经买好车票了,我明天带你坐电力动车去看北京的天安门,好不好?” 郑国勤问她:“你参与设计制造的动车?是我们自己造的吗?” 施梦瑜点头说:“对,我们自己设计制造的,正常运行时速能达到三百公里了!” “三百公里?”郑国勤的眼睛顿时就亮了起来:“我要去坐!” 第二天一早,施梦瑜和岑永初便带着郑国勤去坐动车,施母和岑母都不放心,也跟着一起去。 到车站之后,郑国勤看到白色的动车后整个人都呆在那里,他再次跟施梦瑜确认:“外孙女参与设计研发的?” 他这段时间很难记住什么事,但是昨天晚上施梦瑜跟他说的这句话他却记得很清楚。 施梦瑜点头:“是的!” 郑国勤十分高兴,由她扶着上了车,他看着车里的设计,又问了施梦瑜一堆专业的问题,只是他问得有些颠三倒四,很多设计上的理念早就过时,有些问题更是重复在问。 施梦瑜也不嫌他烦,只要他问,她就有问必答。 郑国勤在坐椅上坐下来后,笑着说:“这椅子坐着舒服。” 他心情很好,逢人就说:“这是我外孙女设计的动车,我外孙女真棒!” 施梦瑜怕旁边的人烦,便轻声解释:“真抱歉,我外公生病了。” 旁边一个三十来岁的男人说:“我之前在电视上看到过你,那是介绍我国高铁的一个节目……我想起来了,你就是当时在旁解说的那位工程师,是姓施吧?” 第75章 高铁和地铁(大结局) 施梦瑜在高铁研发成功时,曾跟着研发部的骨干一起接受过一个采访,当时由她做的详细解说,采访结束后,她因为工作太忙,也没有关注什么时候播出,没料到今天居然被人认出来了。 她笑着点了一下头,旁边的一位阿姨吃惊的说:“原来老爷子说的是真的啊,动车真的是你研发制造的?” 施梦瑜忙说:“以我一个人的能力,哪里能造得出动车来!这是我们整个部门以及相关兄弟单位一起合作研发的,我只是其中的一个参与者罢了。” 那位阿姨问她:“我们现在坐的是动车,我听说有速度更快的高铁研发出来了,是真的吗?” 施梦瑜笑着回答:“是真的,测试没有问题的话很快就会投入生产,预计再过一两年大家就都能坐上了。” 旁边的一位大叔说:“那真的是太好了,我们之前坐特快去北京,最快也得八个小时,现在四个小时就能到,以后估计只要两三个小时就能到,真的是又快又方便又省心!” 那位阿姨附和:“可不是嘛!现在的动车真的是太方便了,我吃完早饭出门,中午还能赶到北京吃中饭!” “以前出趟门要是一说是千里之外的地方,就觉得好远好远,现在一千里两个多小时就能到!” “我现在出门就只想坐动车,就算车票之前的特快贵一点,那也是值的,时间就是金钱嘛!” “上学的时候我们学李白的诗,看到‘千里江陵一日还’,觉得很神奇,提速后的动车可比这个厉害多了,一天走一万里都不在话下,就是‘万里山河一日还’!” 众人都笑了起来,大家七嘴八舌的说起动车的方便快捷准时,再和之前的绿皮车做比较,无论是速度还是舒适度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施梦瑜听到大家的议论,脸上笑意满满,她坐过普快,也坐过快车和特快,现在再坐在动车上,她能清晰的感觉到其中巨大的差别。 动车为整个世界提速,将整个世界的距离拉近。 他们的研发工作虽然辛苦,但是她却觉得这些辛苦都是值得的。 就他们研发出来的高铁,日行万里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她现在有一种“春风得意高铁疾,一日看尽万里花”的感觉,科技改变生活,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四个小时后,他们便到了北京,郑国勤全程都显得格外的兴奋和开心,他似乎怕自己会忘记,一直在说:“我们国家有属于自己电力动车了!我们国家有属于自己电力动车了!” 因为这分兴奋,他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很好,施梦瑜索性带着他在北京逛逛,带他去参观动车组停放基地。 郑国勤一看到这些动车就兴奋的不行,直接跑过去四下看看。 基地里的站长认出了郑国勤,亲自带着他进了驾驶室,跟他说动车的运行和工作原理,以及其操作方式。 郑国勤原本有些迷糊的记忆在这一刻似乎一下子就清晰了起来:“科技发展的真快,我也老了,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 “好在我们的后辈都很聪明,都敢拼敢闯,拥有丰富的知识和出众的智慧,设计出了如此优秀的动车,以后谁敢说我们造不出世界一流的动车,就让他们来中国看看!” 站长站在他身边说:“可不是嘛,我们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科研人员优秀智慧,火车提速,提的不止是火车的速度,而是各行各业的工作效率!”
言情书网:www.bgnovel.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41 首页 上一页 38 39 40 4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