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无限流派

开局盘点悲情文人[历史]

时间:2025-07-13 09:30:03  状态:完结  作者:蒙娜丽鹅

  其实许多人为陆游不值。

  虽然他们很多并不知道陆游发生过什么事情,可是他到死都没能看到北方收回,他的这一生始终是充满遗憾的。

  若是他能少想点这些,多留于田园多看看风光想来日子能快乐许多。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若是真能那么轻易地快乐,那陶渊明也就不会一生都在纠结了。

  古往今来,许多的文人官员都是如此。

  不管他们的诗中写的什么,但是只要他们心系天下,那么他们就没有办法真正地过上隐居生活,即便过上了,心中也不可能完全定得下来。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心之向往。


第221章

  陆游

  【公元1162年,绍兴三十二年,宋高宗禅让,宋孝宗赵昚即位,我们刚刚说过赵昚在南宋算是很不错的一个皇帝,他上位就平反岳飞,主张北伐,起用主战派张浚,但是后来却北伐失利,签订了隆兴和议,不得已就又和金人保持了表面和平,这种和平肯定是南宋吃亏的和平。】

  【但是放弃北伐之后,他也没有放弃南宋,而是开始整顿南宋朝廷,总体上来说干得还是不错的。】

  公元1042年,庆历二年。

  其实在众人看来,官家其实已经是一个明君了,但幕中女子对他的评价 却是算不得好。

  而现在幕中女子却说那什么宋孝宗是南宋不错的皇帝,她说不错那应该就真的是不错了,那为什么南宋却还是没能好好地留存下去呢?

  而且北方就怎么就没收回呢?

  每每说到北方,众人都是十分气愤的。

  他们如今在这汴京不就处于北方吗?

  难道他们……他们的后人都要遭殃吗?

  【他给人的感觉有点像北宋时期的宋神宗,宋神宗时是他爸宋英宗刚上位比较保守,在各方面畏首畏尾,而这里宋高宗是想要偏安一隅,他应该是不想重蹈徽钦二宗的覆辙,也是不想宋朝彻底的灭亡,再加上自己能力各方面原因导致南宋朝廷看起来并不怎么能行的样子。】

  【赵昚在做太子时肯定就注意到了这些问题,所以他一上位就开始锐意进取,没想到栽了个大跟头,他就开始怀疑自己的决定,因为当时他的压力也是很大的,首先就是来自太上皇赵构的反对,还有很多大臣的反对,而这样的反对其实也是隆兴北伐失败的原因之一,国内朝局不稳定,再去对付外敌那是很困难的。】

  赵祯其实也早就明白了。

  就像幕中女子曾经说过的,如今这个时代他作为天子,那他就是整个江山社稷的天,不管手底下的人有什么妙计有什么才能,他们也总还是要靠着自己才能做到。

  换言之,他对于大臣们真的很重要。

  【他一退缩影响就很大,除了最大的北伐派士气的低迷,那就是这些人的遭殃,张浚肯定是首当其冲的一个,而陆游是坚定地支持张俊的,再联想刚才我们说过陆游的性格,他肯定在朝堂上得罪了许多的人,这么一来,这些人势必是要在这方面借机针对他的。】

  因为听过王安石的故事,这里大家听起来就轻松了许多,在加上巨幕上还总有人发表言论解释,这些古代人就看的更加明白了。

  另一边,三月也在看着弹幕。

  “其实跟北宋时期也是一样的,宋朝就是被党争影响的一个朝代,北宋时期是保守派和改革派的战争,到了南宋就变成了北伐派和投降派的战争。”

  “赞同楼上+1”

  “其实也跟其他朝代一样,每个朝代有每个朝代的弱点,像汉朝,无论西汉东汉,外戚和宦官专权几乎贯穿始终。”

  “那我大唐呢?好像没有这么明显的缺陷吧。”

  “怎么没有,藩镇割据!”

  “怎么没有,为色所迷!”

  “怎么没有,宫廷秘辛!”

  “说起宫廷秘辛,我唐可比不上魏晋南北朝。”

  “哈哈哈哈哈哈,还是弹幕有意思。”

  公元1099年,元符二年。

  苏轼也一边听幕中女子讲着一边在看着巨幕左下角的那些小字。

  他看得出来,这些人应该都是了解历史的人,虽然他们说的话似乎比幕中女子所说的更加随意,但也大多都说在了点上。

  党派之争算不算宋朝最大的一个问题说不好,但是一定是一个影响很深的问题。

  而明显南宋的党派之争也影响了许多人。

  另外他们关于汉朝和唐朝,甚至是魏晋南北朝的说法也是说到了关键处的。

  只是这些人都是什么人呢?

  他们都和幕中女子是同样的后世之人吗?

  那后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呢?

  【在这之前,陆游先是跟当时的大臣张焘告宋孝宗的状,被贬官,后来又因为告掌权的龙大渊、曾觌等人结党营私,又被贬官,再然后他被调任隆兴府通判的时候就有人说他结交台谏,搬弄是非,又力劝张浚用兵,最后被罢官,陆游于是就回了山阴。】

  【大家看他这得罪的人,其实他告的状都没有问题,但是这告的对象就太不好惹了一点,一路得罪下来的都是掌权的人,这是他的性格使然,说明他就是个不畏权贵的人,然而自古不畏权贵的人其实都很难有个好下场。】

  唐朝一生放纵不羁爱自由的文人们:“……”

  这比他们还要任性啊!

  杜甫突然想起女子讲过的苏轼的一首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他自己经历的时候肯定是没能看清这其中关键,可一看他人的人生很容易就懂了。

  陆游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有时候他们对事不对人是可以的,但是也可以讲究办法,可以选择一个不那么容易牵连自己的办法不是更好吗?

  【当然了也不是说要与那些人同流合污才是好的,但是事实证明,审时度势、伺机而动才是最好的,至少说对于自己而言是这样。】

  【但陆游可能跟杜甫、刘禹锡一类一般,过不了自己心里那关,古代有很多人讲究的就是一个坦坦荡荡,不虚情假意,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愧天地,也无愧于心,这样的人的精神我们都是敬佩,但是在遇到一个与自己思想相通且是明君的帝王时这是很好的事,可若遇到了一个并不理解自己想法的人,甚至是一个昏君时,这就很痛苦了。】

  李隆基撇撇嘴。

  他总觉得这幕中女子是在暗戳戳地讽刺自己。

  又是什么宫廷秘辛又是什么昏君的,每个字仿佛都是在嘲笑自己。

  【陆游就这样被罢了官,回到家乡陆游的心情一定是很复杂的,之前他还在因为帝王广开言路而感到高兴,后来就因为说实话而被罢了官,当然了,刚才我们讲的那首赞扬皇帝的新夏感事其实关于到底是赞扬宋高宗的还是赞扬宋孝宗的是有争议的。】

  公元前1130年,建炎四年。

  赵构一哽,这还能有争议?

  他一直在想,这个赵昚是谁,自己为何会禅让给对方呢?

  难道是自己还没出生的儿子?

  真是奇怪得紧,上一刻他还想着要禅让,这就真禅让了。

  他怎么可能会真的禅让,难道自己做的不好吗?

  那陆游的诗怎么就不能是赞扬自己了?

  【不过这不影响陆游内心的波动,但他显然并不是一个特别悲观的人,他相信南宋可以收复北方,所以即便他罢官回乡了,心中或许有很多感慨,有一些遗憾、失落,却也对未来充满着希望,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了那首我们耳熟能详的《游山西村》。】

  公元1181年,淳熙八年。

  巧了,辛弃疾也是这样认为的,他觉得北方是一定可以收复的。

  他有些忍不住,现在就想给陆游写信,想要表达自己的决心,想要让他看到他的坚持绝对是正确的。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这意思已经不太需要我们解释了,大家都懂,这两句描写的农家场景十分的淳朴,说明那个时候至少在陆游的家乡应该没有太受战火的侵扰。】

  公元1130年,建炎四年。

  赵构叹息,他就想要整个南宋就这样安安稳稳的,那他就不用去收复北方。

  可他们偏偏要收复北方,就这样不好吗?

  若说收复,谁不想呢,可真的行吗?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千古名句,时常被人引用,用来表现一种迷茫后的豁然开朗,总给我们一种前方充满了希望的感觉,而这里也很好地表明了他的心情。】

  东晋。

  陶渊明心中暗叹此句精妙,确实读了便让人觉得有了希望。

  “陶先生。”

  突然,一个小孩冲他喊了一句。

  陶渊明揉了揉孩子细软的头发,随意应道:“怎么了?”

  “陶先生,那个渔夫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吗?”

  听到孩子稚嫩的声音,陶渊明恍惚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他问的是自己那《桃花源记》里的那渔夫,不由得笑了笑。

  “你若觉得是,那便是。”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其实我个人觉得这前一句也是很妙的,我很喜欢诗人给予一些死物活力,萧鼓追随,说明这日子真的很近了,春社,是古代一个祭拜灶神的节日。即便如今这天下已经变了,但是家乡的百姓们依旧如从前那般,依旧简朴,依旧保持着从前的风俗,我觉得他这儿可能有点强调宋朝还是从前的那个宋朝的意思,当然了,也可能是我个人过度解读了,听听就好。】

  公元1181年,淳熙八年。

  在陆游看来,如今的宋朝就一直是宋朝。

  所以其实他并不喜欢什么北宋南宋。

  只是这段时日,听着女子如此说,他好似都已经习惯了。

  思及此,陆游觉得可怕。

  习惯了这个称呼,用不了多久就是习惯这样的处境,总有一日,人们会习惯没有北方的日子,忘了曾经南北是一体。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以后要是还来出游,一定随时来叩响你的家门。】

  【整首诗都呈现出一种很悠闲的感觉,但是我们之前说王维的时候说过,看到陶渊明的诗是感觉陶渊明身处其中,而王维的诗是感觉王维游离其外,那我看到这首诗呢,我就觉得陆游身在其间,心在其外,他回到山阴并不是定下来,而就只像是来做客而已。】

  东晋。

  虽然幕中女子说他们不一样,但陶渊明却觉得自己懂他。

  因为他也不是一开始就一心隐居田园了,他也曾深深地牵挂着外边的世界。

  他也曾经像陆游一般。

  【事实证明,他也并没有在家乡待多久,在公元1169年,干道五年,陆游出任夔州通判,往夔州而去,开始了他生命中的又一征程。】

言情书网:www.bgnovel.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自愿赞赏网站0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您的支持和鼓励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赞赏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