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慧早看见她手上提着那块肉了,这回有点大方,应该足足有两斤。 “兔子现在不能吃。” 徐大姐没想到老三家的看起来温温柔柔,以为不会拒绝,没想到会这么不给面子。 她僵着脸,“好吧,那你们今晚别做饭了,记得回老宅。” 出堂屋时,她眼神瞥过那个炉子,没说什么。 等人走了,徐东升把木柴摞好,放在屋檐下,盖了稻草,免得夜里下霜打湿了。 只要天气好,他都会上山捡柴回来。每天最少两担,慢慢将一侧屋檐给占满了。 “你说大姐回来干啥来了?” 徐东升撇撇嘴,“不知道,肯定没什么好事。” 她进来左看看右看看,不像是一般的关心,问都没问他们日子过得怎么样。那眼神,不如说是像在扫荡。 半下午时,几个妯娌过去老宅帮忙做饭。他们后院的菜还没长出来呢,也就只能两手空空,只带了口粮过来。 徐大姐突然回来不说,还说要在家里住一晚,徐父徐母显然也很惊讶。 徐母更多的是担忧她是不是跟姑爷吵架了。 徐大姐却说没事,就是想家了回来看看。 老宅还有旧床板,她觉得老三之前的屋子是翻新过的,比较干净,就选了那个屋睡。 林慧心里始终有股怪怪的感觉。 孩子们哪里知道大人心里的想法,冬至有汤圆吃、有鸡汤喝,现在有猪肉吃,过年了过年了! 等孩子们吃完,收了桌,徐大姐才缓缓报出她的目的。 原来是回娘家借钱来了。前几年恢复高考,她跟姑爷都没考上。但姑爷好歹是有正式工作的,她之前的是临时工。 高考一恢复,那些知青都回城了,她初中生的名头没那么响亮,一不留神就被人顶了位置。 活动了好几年,现在终于有一个鞋厂女工的机会。 “……有一个领导他闺女要嫁到省城,那边给她另外安排了更好的工作,这边的工作就要卖了。” “你们也知道,我在城里的日子不好过,婆家嫌弃我是农村出来的,也没有正式工作。我连给闺女买双鞋都要被骂……” 徐大姐说着说着就开始哭,徐母心疼她,眼眶也红了。 林慧在梦里没见到借钱的事,是因为现在徐大姐认为自家“有实力被她借钱”了? “可是大姐,我们刚起了新房,手头哪里有钱啊?” 徐大嫂嫁过来的时候徐大姐也才刚出嫁不久,那时候她常回娘家,两人关系还可以,说话就和和气气。 徐大姐抹了抹眼泪,“我是个要强的,要不是实在没有办法了也不会回来开这个口,我也知道你们的日子难过。可至少不像我在城里生活,连买根葱喝口水都要钱。” 诉了一堆苦,把徐光宗徐耀祖和上头两老都说红了眼睛,她才喏喏道,“你们是刚分家,可盖新房都是爹娘给你们的钱不是吗?” 徐二嫂脸色难看,她跟徐大姐可没有什么交情。 林慧开口问,“大姐,你缺多少钱?” 徐大姐低头,“缺400块钱。” 徐东升嗤笑一声,“就缺我们分家的钱了?” 这算盘可真是打得太响亮了。 “我有了工作,钱很快就能还上的。” “大姐你也知道我以前什么样,兜里空空,实在帮不了你。” “你们家还买得起炉子,后院还养了那么多鸡和兔子,怎么可能没钱!” “你这意思是,我们家应该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那才合你的意?” 徐母皱眉,“老三,怎么说话呢?” 徐大姐解释,“我不是这意思,就是有点心疼爹娘,他们都还没用上炉子呢。” “你心疼?你在城里烧炉子穿皮鞋,衣服一天一套,也没见得给爹娘买过一件。” 话题越扯越远,林慧扯了扯男人手臂,又问,“这份工作多少钱?” 她僵住了,然后答“600。” 徐东升挑眉,似笑非笑,“也就是说,你那么有钱的婆家只愿意出200块钱,让你回贫穷的农村娘家借400块钱?” 徐大姐又开始哭,“婆家也不容易,就公公婆婆和自己男人有工作,要养那么多口人,哪里能存得下钱。你们在村里,又不花什么钱……” 这胳膊肘往外拐得,林慧都要替徐父徐母哭两声。 “大姐,我给你出个主意吧。你让姐夫把自行车、手表给卖了,差不多能有个200块钱,然后你们的皮鞋什么的也能卖几块钱……” 徐父拍桌子,打断徐东升的话,“行了,有钱借的就借,没钱借的也没什么,各家有各家的难处!散了吧!” 徐大姐拉着她大弟二弟,开始回忆小时候带他们的日子。 徐东升懒洋洋伸了个懒腰,拉着林慧走。临走时说了,“我们家没钱,实在对不住了。” 他跟徐大姐年纪实在差得太多,都是老太太带的他,关徐大姐什么事。 而且对她没有什么好印象,只记得她经常偷吃东西,还推到他身上。 林慧脑子里灵光一闪,突然问徐东升:“你之前藏老太太留下的钱的那个罐子放哪儿了?” 她还以为是被徐东升那几个朋友给一起拿过来了,可在屋里角落都找遍了也没看见。 徐东升奇怪地看着她:“他们帮忙搬家时嫌那罐子破,我也懒得拿,就随便扔在老宅房子角落里了。干啥?你想要?” “没事,我就是突然想起来了。" 也许就是她想的那样子?梦里没见到的132块钱,可能就是被她无意中看见就拿走了。那这个徐大姐可以说是人品有非常大的问题。 当天晚上,隔壁传来夫妻吵架的声音。 “我呸,我就没见过哪家出嫁的大姑姐惦记娘家的分家钱!” “你小声点,话不要说那么难听!那是我亲大姐!” “你亲大姐在城里吃香的喝辣的,平时记不得你,鼻孔翘到天上去了。需要钱就回来哭穷,这是什么道理?” “……” 看来大哥二哥是同意借钱了,不过嫂子们管着家里的开支,肯定不同意借那么多。 林慧还想竖起耳朵听热闹,徐东升倒是还兴致勃勃地把棉被盖上,拉着她做运动。 第二天一早,徐大姐赶最早那趟车走了,真是拿到了钱,一刻也不多留。 隔壁的两个哥哥就惨了,徐东升端着碗坐在屋檐下,和唉声叹气的侄子侄女们看热闹。 “我爹娘吵一晚上了。” “唉,我爹娘也是。今天早上我爹偷偷拿五十块钱出去借给姑妈,还不写欠条。我娘就炸了,说要回娘家。” “三叔,你为什么不借钱?” 徐东升眯着眼,乐呵呵的,“你三叔我穷,一毛钱没有。”
第28章 猫冬 隔壁大哥二哥家因为擅自借钱给徐大姐还不写欠条而吵了两天,最后徐父过来,说要替徐大姐给他们写欠条。 两家瞬间安静了,哪儿真能让老人给他们打欠条,那说出去成啥样了? 大嫂二嫂是不敢再吵了,但也没给男人好脸色。 想吃肉?没钱。想吃干饭?粮食没了,去哪里要钱买? 顿顿喝稀饭配腌萝卜,两家人的脸都变得蜡黄了。但大冬天的也没活儿干,猫冬可不就是这样了。 前些年最穷的时候,冬天就一天一顿稀饭,饿了想喝热水还得捡柴烧火,不如就躺在床上不动弹,省力气。 一墙之隔,林慧的日子可是过得舒坦极了。 他们当然不可能做到顿顿有肉,但是林慧尽可能用现有食材满足食欲。 有时候煎菜饼、有时候做焖饭,隔五天轮一回,吃起来也不腻。 徐东升是直接到村民家里的买粮食,看到豆子,便也买了黄豆绿豆红豆各10斤。 红豆留着炖汤好,绿豆拿来煮粥,黄豆则被林慧拿来发豆芽吃。 新家后院菜地稀疏得很,基本上一整个冬天都在吃萝卜白菜,要么就是腌菜,整张脸都变成菜色。 卖粮的那户人家是个实诚的,挑了好豆子,圆润实在。她舀出两斤豆子,洒水泡发出来一大盆。豆芽杆又长又粗,用手指轻轻一掰,能听到清脆的断裂声。 她分出三份让徐东升送到隔壁,每份大概够炒一盘子的。 徐东升裹着棉衣,在炉子边上烤红薯。 他这一个冬天没断过活,砍柴割草打水收拾鸡窝,偶尔还能帮她扯扯布。 虽然时不时也会犯点懒,比如现在。他裹紧衣服,走到墙边喊他大侄子。 “徐国强!徐国强你放学了吗?” 没一会儿,隔墙那边回应,“放了,三叔!干啥?” “过来拿好东西了。”说完他又耷拉着那双不知道几年前买的发黄塑料凉鞋回屋。 院门虚掩着,徐国强直接冲进来,高兴地喊,“三叔有啥好东西?” 后面还跟着一个徐国华,“三叔三叔,你偏心,给徐国强不给我。” 徐东升哼笑一声,“正好,一家一份,拿回去吧。还有一份帮我拿去给你阿奶。” “是菜?”徐国华撇撇嘴,嫌弃,还以为又有包子吃。 “嘿!你不吃菜啊?行吧,那就给徐国强拿回去,他们家两份。到时候你别羡慕。” “好好好!三叔你都给我,我不嫌弃!我天天吃白菜吃腌菜,都快吐了!” 徐国华瞪他一眼,抢过来,“我要!三叔我跟你开玩笑呢!” 徐东升见他俩的小眼睛一直瞄着他的红薯,就拿了一个小的,掰成两半。 “喏,一人一半。我们只有这么多了,分不了其他人。你们在这里吃完了再去送菜。” “嗯嗯!才不给他们分!上次三婶给他们吃了包子,我们去上学都没有得吃。回来时徐国超还跟我们炫耀!气死了!” 徐东升拍了一下他的头,“别学你奶讲话,天天气死了气死了,哪里来那么多气?” “嘿嘿,三叔,我吃完了,马上去送菜!” 两小子又噔噔噔跑走了,真是精力旺盛,穿着薄薄的棉衣也不知道冷。跑去老宅给阿奶送豆芽时候还“告状了”,说三叔在家烤火炉还烤红薯吃。 徐东升要是知道,估计就要把他们打一顿了,整天就想看他挨骂。 徐母一边心疼一边嘀咕,这两口子怎么能过得这样舒坦,他们分家那点粮食够吃? 徐父靠在椅子上擦烟杆,“分家的粮食?哼哼,你想太多了。我早听说老三偷偷跟人买了大几十块钱的粮食。” “钱花完了他们就安生了,别操心。” 他看一眼手上的豆芽,“哎,阿慧发的豆芽看起来又脆又嫩,今晚炒了吃。天天吃腌酸菜,嘴里都没味儿了!” 徐母白了他一眼,“哼,不爱吃腌酸菜啊?明天你就单吃粥吧。”
言情书网:www.bgnovel.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322 首页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