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冀州之地人口众多,粮草充沛,眼下虽看似处于危险之境,但确有实力抵抗昭国军队半年以上。 袁本初无非是不愿冀州损失惨重,被掘了根本,故而才要求主公尽快出手相助。 但依我看来,主公恰好可利用这半年的时间去攻打昭国。若真到了冀州生死攸关的时刻,那也应是半年之后了,那时主公的计策想必已经完成。 所以主公现今大可拖延,回信给袁本初,声称我们当下便会抽调兵力北上,做出一副帮忙的模样,一直到我们这边的计策成功为止。” 程昱这番话瞬间让曹操笑了。 没错,这封谈合作信件是断不能拒绝的,毕竟冀州一直抵抗在北边,这才能让兖州安稳下来。 但是冀州又不能太强大,被昭国这样攻打一番,到时候必定损失惨重,再无雄踞天下的能力。 一个残破的冀州更符合兖州的利益。 定好了对冀州的计策,曹操这才笑着对程昱问了另一件事情。 “你这边准备得怎么样了?” “主公放心,这五百多人已经进入了大山里面,分别从不同的小道穿行而去。 只要有能有一半的人按照计划到达河东郡,主公的计划就能成功了。” 原本,曹操到达河内郡之后,目的一直是攻打轵关陉这条路径,因为只有掌握此条路径,才能顺利到达河东郡。 但轵关陉有重兵把守,又修建了数个关隘,正面进攻自然会很困难。 所以曹操根据河内郡这边人提供的信息,再加上谋臣提供的方案,决定寻找其他小路,意图带一支前行军绕路到后方,帮助其占据轵关陉。 只是这个方案遭到了程昱的反对,他提供了一个毒策。 “主公,即便我等能够占据轵关陉,那昭国亦可迅速调兵北上。如此,虽能达成使昭国兵力从益州撤回意图,阻止昭国速占益州。 然于主公而言,此战主公并未获何益处,反倒可能损兵折将,全然无法削弱昭国实力。 臣有一策,可助主公削弱昭国实力。” 没错,不管是哪路大军,都没指望这一场战争能够让昭国灭亡。 只是想要牵制昭国的兵力,帮助荆州的刘表派大军进入益州,使益州无法落入昭国手中。 因此,曹操这一场战争的目的,不过是尽量打出一个胜仗,逼迫昭国将大量的兵力调回来。 关羽那边也是同样如此,当然,若是效果好能够攻打进入关中之地,那当然也是锦上添花,灭一灭昭国的威风。 然而程昱却说能够献出更好的计策削弱昭国的实力,曹操迅速感兴趣了,于是他迅速对着程昱询问了起来。 “仲德,汝之计策为何?不妨速速道来。 然后,程昱献出了自己的毒计,曹操惊呆了,最后却又觉得可以试一试。 毕竟这方法他当初也想过,但是后来发现这方法不太容易实施,但是程昱似乎确保能够成功。 没错,程昱的计策还是曹操的大军继续进攻轵关陉,并且依然按照之前的计划,派出另一部分兵力从小路绕到后方。 明面进攻和暗出行军,这两个计划依然进行,让敌军完全关注到战场上,忽略到细枝末节处。 而程昱已经挑好了五百多名死士,然后带着腐烂的尸体,染上了瘟疫的东西,从小路偷偷前往到河东郡投毒。 毕竟河东郡人口众多,商贸聚集,只要河东郡有瘟疫四散开来,整个关中之地就无法避免! 到时候整个昭国都会陷入瘟疫之中,再也没有能力南下征战,又或者向东出军,可以让昭国大伤元气! 这个计划的重点就是,如何确保腐烂的尸体一定能到达河东郡,毕竟瘟疫这种东西无差别传染。 他们想传染给对方,但自己人可能中途就染病倒下去了,哪里能坚持到最后? 这也是曹操当初觉得成功率不高的原因,因为带着这种有瘟疫的腐烂尸体前进,敌人还没倒下,自己人就先倒下了! 但是程昱却笑着说出了昭国这些年医馆传出来的防疫瘟疫方法。 一些简单的药方可以让人强身健体,避免被染病,再加上一些消毒清洁方法。 还有昭国发明的口罩,以及昭国这边研究出来的油布,能够最大限度的让尸体暂时不传染到旁边人身上。 这个过程当然会有意外,但此种方法已经能够大几率避免人被传染了。 “昭国大力发展医术,向天下百姓传授防疫之法,而我恰好可借用此方法向其传染瘟疫。 恐怕昭王也想不到,懂得了防疫瘟疫之法后,在战场上还能发挥这般妙用。” 因此,曹操就采取了程昱的计策,此时已经按照计划在实施了。 为了让计划可信一点,在关羽调集兵力北上之后,曹操还让自己的兵和关羽调过来的兵合军,然后在暗地里面行军。 两边现在正在交战,双方每天都会派出许多斥候出来查看情况,所以徐晃这位将军在前方作战,郭嘉则在后方思考敌军是否有其他计策。 在得到消息曹操有一部分兵力消失之后,郭嘉就意识到对方肯定找到了其他路径。 于是,郭嘉这边立即派遣了大量的人在已知的各种路径上进行围堵! 这世上小路总是有很多的,行军打仗之所以不走小路,那是因为后勤补给困难,随时有可能被敌人前后围攻绞杀。 但若真的一意孤行绕路,那自然是有办法的,果然曹操行了险策。 大山里面打仗,自然不可能大面积作战,所以在发现许多敌军之后,双方几乎打起了游击战,在山里面围追堵截。 小路上到处都是灌木和草丛,双方几乎玩起了偷袭,只要发现敌军就在远处射杀。 这样的事情持续几天之后,曹操的军队没有丝毫进展,反而被伏杀了许多。 郭嘉虽然觉得阻止了对方的计划,但又觉得好像有哪里不对劲。
第171章 扬州,寿春。 曾经不可一世的袁术也终于有了英雄暮年的颓丧之感。 这恐怕是袁术几年前自己都不会想到的事情。 那时候,袁术还是天下最顶尖的汝南袁氏嫡子,天下人都没有几个能被他放在眼里面。 一朝天下风云变幻,袁术也立即看准时机,招揽人马,在这天下成了一方响当当的诸侯。 最巅峰的时候,扬州还有南阳大部分地区,再包括一部分豫州地区,几乎全部都投靠在了他袁术名下,天下舍我其谁。 然而自从汉天子刘协过世之后,关东地区局势巨变。 豫州和南阳那群墙头草迅速背叛了袁术,转而看准时机支持了刘宠这个家伙登基为新的汉天子,几乎将袁术的力量砍掉了一半。 毕竟从龙之功大于一切,袁术虽然是汝南袁氏嫡子,天下门生故吏遍布。 但在实际利益上,还是从龙之功升职快一些,跟袁术混能有什么前途? 所以在豫州天子登基之后,豫州南阳全部都脱离了袁术的控制,袁术当时在扬州的根基都还不稳定,根本没有力量去把这几个地方收回来。 所以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周边这群人投奔到豫州去,而袁术只能想办法经营好扬州,至少要把最后剩下的这块地方牢牢占据。 也是在这种艰难时刻,他不得不和看不爽的袁绍暂且达成了和解,共同推举了冀州那位小娃娃为天子。 接下来的几年,袁术集中所有力量清除扬州敌对势力,这个过程当中,他虽然占据了扬州许多地区,但依然有很多地区不受袁术掌控。 在扬州有些地区久攻不了的情况下,袁术决定对着周边其他地方出兵。 这个过程之中,孙坚在征战荆州刘表时意外死亡,直接导致袁术向西扩张的计划失败。 而北边的豫州还有徐州,袁术也多次派兵去征讨,只可惜几场大战都失败了,反而差点把自己的家底打空。 连续的征战失利直接导致了袁术内部集团开始变得极不稳定,内部人心散乱,眼看着就要各奔东西,另投明主了。 这个时候,孙坚的儿子孙策异军突起,在江东作战多次顺利,这稍微提升了一下袁术这个集团的士气,至少看着还是有希望的。 然而,扬州这块地方却从去年开始干旱异常,连续两年的干旱,直接导致扬州大部分地区粮食歉收。 原本关东地区因为诸侯混战,经常对百姓进行苛捐杂税,就为了筹备军费,养活自己的团队。 而军费筹备不齐,关东各大诸侯还会吃大户,直接搞出一个罪名,把那些无兵无权的大户给杀了,然后将对方的财产粮食抢过来。 乱世之中,这种现象普遍至极。 所以这逼得一群豪强大户收留越来越多的青壮年汉子做自家护卫,当自己家的私兵,最后聚众几千户,成为当地一方不可攻破的地头蛇势力。 原本,这种现象在关东地区普遍存在,大家互相博弈,最后形成一个平衡。 所以经历了干旱之后,袁术杀了一些大户,也得罪了一些人,但只要手里有刀有兵,这统治形势也暂且能够稳定下来! 可是事情就倒霉在,这干旱又持续到了第二年。 今年秋收已经过了,又是粮食歉收的一年,大量百姓饿死在家里面,路边的尸体散发着恶臭味,袁术的治理水平实在是不行。 就像干旱这种情况,关中地区又或者北边其他诸侯地区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过去这几年天气都不太好,但人家有臣子好好治理,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发放粮食种子,大力生产农业工具,这都是能够阻止形势恶化的。 但是袁术却管不好下面的人,不能任用贤明的臣子去治理各个地方,上贪下贪,形势一片混乱,最后就变成了恶劣得不可挽回的局面。 如果仅仅是这样,袁术也还没有到灭亡的边缘,但事情坏就坏在。 干旱频发之后,大量的尸体腐烂发臭,扬州许多地区开始瘟疫频繁,这就导致治理更加困难了。 就算袁术现在能任用贤明的臣子治理扬州,认真准备明年的农耕之事。 但因为瘟疫的原因,许多地方现在混乱得不得了,现在根本无法进行农耕之事。 在这种情况下,孙策那边又叛变了,直接投靠了豫州天子。 所以袁术现在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灭亡边缘。 田豫和杨潇坐在牛车上观察外面的环境,两个人的表情都带着叹息。 “虽然早知扬州这几年因天气之故状况不佳,却未料到竟如此残破。 原本南方之地土地肥沃,种植稻米更是易于高产,可如今扬州瞧着实在是破败不堪。” 说话的人是杨潇,她和田豫是作为这一次昭国的使者出使到南方的,两个人最后的目的地是寿春,要见的人自然是袁术。
言情书网:www.bgnovel.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53 首页 上一页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