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平日里也写些赋,不知是哪篇优秀到让世人认为她是才女。 唐德宗时期 宋若莘看着天幕,自言自说,“曹大家续《汉书》,著《女诫》流传于世,确实当得才女之名。” 她心中多有羡仰之意,也在整理自己平时心得,到时候也写成一本书。 天幕仍在继续播放—— 【邓绥入宫时,班昭正在宫中藏书阁续写《汉书》,同时也承担一定的教导宫内妇女的职责。 邓绥在这段时间就跟着她学习,五经传记、百家图谶、风雨占候、天文算数,无不涉猎,还有《老子》《孟子》《礼记月令》《法言》等书,从不看无用之书。 也正是这段经历,让邓绥积累了深厚的知识,为未来执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真好啊!” 天幕下,明清有不少读过书的女子羡慕不已,她们平日也就只能读一些女四书之类。 若是看《孟子》《礼记》之类的书,就要被家中父兄训诫,被母亲批评做无用功。 一个女孩子扔掉手里的女四书,“果然是无用之书,邓皇后都不读,凭什么让我读啊!” “吵什么?人家是皇后,你是吗?”一个神情肃穆的贵妇人教训女孩道:“还是说你是天幕上的后世之人?” 女孩生气的跺了跺脚,喊道:“娘亲!” 妇人叹了口气,心中苦闷,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想到当下境况,苦闷道:“不要说了,让你看什么书不是你我能决定的。” 妇人看着女儿抹眼泪的动作,满嘴苦涩,心道:要怨,就怨你我生在这个世道! 【进宫不久,邓绥就被汉和帝看中,册封为贵人,进入北宫掖庭。 此时的汉和帝已经册立了皇后,这位阴皇后其实和邓绥还有点亲戚关系。 邓绥成为贵人后,依然守规守矩,温良谦让,对皇帝恭恭敬敬,对同位列的嫔妃交好结交,对下人施加恩惠。 一个人能把身边所有人都照顾到,让所有人都觉得你是个好人。 说实话,这样的人,能简单吗?她要么是什么都不争,要是就是争那个最大的。】 汉和帝时期 阴皇后手一抖,打翻了手中的茶盏,她以为邓绥是真的不在乎虚名,原来都是作戏! 【邓绥平日里对人心的观察应当是很到位的,并且能利用这些人的心理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有一次邓绥生病,汉和帝特许她母亲和兄弟入宫看望,且不限定出宫时间。 邓绥就站出来说了,“宫中禁地,如果外戚久留在内,不仅会让陛下背负偏私的讥讽,也会让妾遭到诽谤,两边受损的事情,不是我想看到的。” 啥意思呢?就是委婉的说这样会影响陛下的名声,我作为你的妃子,不愿意这样。 这话一说,汉和帝哪有不高兴的,多通情达理啊! 这可能也确实是说到汉和帝心坎上了,大汉的外戚有名的太多了,吕家、窦家,还有一个最厉害的王莽直接篡位改朝换代,有了西汉东汉之分。】 汉武帝时 刘彻一巴掌重重拍在面前的案几上,外戚真是一大祸患,终于知道他的大汉为何会裂开了。 吕家、窦家他知道,王莽定是后面哪个皇帝的外戚。 他要立旨,以后的皇帝遇见叫王莽的人必须格杀勿论。 【除了不断刷汉和帝的好感,邓绥也有意在后宫众妃嫔中彰显自己。 宴会上,别人都穿着鲜亮,珠光宝气,邓绥却穿素衣,首饰简单,朴实无华。 在阴皇后面前,邓绥更是谦卑到了极致,碰见撞衫的情况,立马换衣服。 阴皇后身材矮小,举止偶尔有失仪,旁边的侍从捂嘴嬉笑,而邓绥就很悲伤,还帮忙遮掩,甚至从此和阴皇后同行时,还曲腿佝腰。 遇上汉和帝询问后妃对政事的见解,邓绥就谦让,让阴皇后先回答,当阴皇后回答不好时,邓绥才回答。 邓绥可是有“诸生”之称,阴皇后先答后答都不影响邓绥的答案更加出众,但先答的话更加显得邓绥出众就是了。 如此长久下来,汉和帝对阴皇后是日渐疏远。 阴皇后也恼火了,直接在宫里放狠话:我以后有了权力,要杀了邓绥全家。 宫里没有不透风的墙,阴皇后这句话直接传到了邓绥耳中。邓绥听到后,差点要自杀保全全家了。 最终,阴皇后被嫉妒冲昏了头,决定搞巫蛊之术,但没有成功,事发后直接被废。 这剧情还挺眼熟,上一个被嫉妒冲昏头脑,搞巫蛊被废的还有汉武帝的陈皇后,馆陶公主的爱女。】 汉武帝时 刘彻反应过来,馆陶公主的爱女,那不就是阿娇吗?那汉武帝说的不就是他? 刚强直理曰武,威强敌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刑民克服曰武。 他把匈奴打回去了? 天幕还提到他把陈阿娇废了,做什么不好偏要搞巫蛊呢!这么看来,应该废啊! 而且皇后无子,还干预他宠幸别的女人,哪有一点皇后样子。 椒房殿 陈阿娇听闻自己被废,满心凄然,她被嫉妒冲昏头脑 她笃定,刘彻一定是为了卫子夫!陛下那么喜欢她。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阴氏被废后,有人进言要立新皇后,汉和帝往后宫一看,立谁好呢? 唯邓贵人德冠后宫,乃可当之。就邓绥吧! 看到这,可能有人觉得这些是不是邓绥的心机啊? 但接下来,她用实际行动证明,她所作所为全是本心。】 汉和帝时期 还是贵人的邓绥放下心来,她从天幕一出现,提到她有‘皇后之冠’称呼时,就赶紧来向阴皇后请罪了。 天幕说她审查人心,在人群中彰显自己,她差点要以为天幕说她颇有心机了。 还在殿内的阴皇后要气疯了,她踏过地上打碎的茶盏走到殿门口,居高临下看着跪在地上请罪的邓绥。 阴皇后道:“好一个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邓贵人,这皇后之位看来非你莫属了。” 邓绥小心翼翼道:“皇后明鉴,妾从来没有觊觎过皇后的位子。” 阴皇后一步步走到邓绥面前,单手勾起邓绥的下巴,沉声道:“你就会假惺惺,还在装!恐怕你心里都高兴死了吧!” 邓绥感到下巴被捏的生疼,“皇后,妾没有。” “没有?我不信!”阴皇后狠狠掐住邓绥的喉咙,面目狰狞喊道:“可恨天幕,为什么要把我巫蛊之事说出来,我当不了皇后,你也别想当,去死吧——” 突然起来的动乱,让所有人都紧张起来,七八个内侍上去,很快分开了邓绥和阴皇后。 然后,因为天幕的意外,这个时空的邓绥提早当上了皇后。 【东汉的皇帝大都短命,且子嗣不旺,邓绥当上皇后三年后,27岁的汉和帝就驾崩了,留下的儿子也不多。】 东汉时期,不少皇帝惊住了! 众东汉皇帝:大都短命?这个短命不会也包括他(们)吧? 骤然得知死期的汉和帝开始发愁,他才活了27岁? 【公元105年,汉和帝长子刘胜有痼疾不能立,于是邓绥迎立出生一百多天的刘隆即位,她以皇太后身份临朝,以“女君”之名亲政,走上了属于她的政治舞台。 而东汉大概是有历史记载以来灾害最多的一个朝代。 根据历史记载,邓绥亲政期间,发生大地震的记录有十三年、水灾的记录有九年、旱灾六年、蝗灾六年、风灾八年、雹灾七年。】 东汉,邓绥亲政期间 邓绥倒吸一口凉气,饶是做好了心理准备,她还是心惊。 这么多灾难,民生艰苦!
第11章 【人在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面前,其实是很渺小的。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古代,天灾造成的打击是巨大的,一旦发生灾害,必然粮食减产,粮食少了吃不上饭,要么人相食,要么起义。 这个时候还是东汉,还没有引进美洲的高产作物,比如能亩产千斤以上的红薯、土豆、玉米,这些都是明清时才引进的。 更没有现代农业体系下,研究出的能够亩产千斤的杂交水稻。 对比一下东汉时的农业水平,水稻亩产才在150斤到200斤左右,粟的产量在每亩300斤左右。 所以,古代的救灾难度是非常大的。】 东汉 邓绥和班昭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这两组数字对比差异实在太大了。 后世能够亩产千斤以上,她们东汉现在才几百斤。 太残酷了。 班昭叹道:“要是能有后世的良种就好了。” “是啊!”邓绥感慨完,转而想到商城,又激动到:“对了,商城!商城出售的均是后世物品,不知有没有这良种。” 说完,邓绥立刻点了一下自己面前的黄色推车小图标,输入文字后真的找到了土豆、玉米、红薯等种子。而且商品图片上的食物个头都非常大,或许吃上一两个就能饱。 邓绥高兴完了又心焦,所以,到底该怎么买天幕上的物品呢? 大秦 嬴政一双眼写满了想要两个字,立马让扶苏从商城里找。 在搜索过程中,扶苏也满心满眼期待,看到想要的种子后,立马汇报:“陛下,商城有。” 嬴政毫不犹豫道:“买!” 扶苏点击购买,却提示余额不够,苦着脸说:“陛下,儿臣近日所得余额都买了记事本和《史记》,现在不够买种子的。” 嬴政想起来了,他觉得记事本和笔非常好用,能将十几斤竹简记完的秦律,容纳在一个本子上,快速下发到各郡县,十分方便,就让扶苏多买了些记事本。 至于《史记》,这必须购买,他要知道大秦为何灭亡,知道谁人可用,谁人不可用。 可是现在种子更好,他以为后世的种子和现在就算有差距,也差不了多少! 真是失策! 李斯建议道:“陛下,不如以后的余额都省着用,不可一次性花光才好。” 嬴政点头道:“准。”又转头吩咐扶苏:“你跟着李斯做事,多积攒些个人贡献。” 汉武帝时 刘彻双眼发亮,亩产千斤的粮食他也想要!打仗太需要粮食了,国库里留下的根本不够。 天幕啊天幕,一定要让他能从商城购买物品,获得良种啊! 大唐 李世民心中无比羡慕那土豆、玉米、红薯,这明清没有听过,定是唐之后的朝代,“观音婢,你说怎么就是明清才引进呢?那美洲又是何地?也不知离大唐远不远。” 长孙皇后略一思索,“陛下,大唐有不少胡商来往贸易,他们来往于多国之间,说不定会知道这美洲在何处,不如让他们行商时留心寻找。”
言情书网:www.bgnovel.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62 首页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