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慧点头,她也是这么想的。 “卖一些方便带的,大家又爱吃的。不然就卖包子馒头吧?咱家鸡蛋不够,不然的话也能煮鸡蛋拿去卖。” 徐东升一口否决,“不行,咱家的鸡蛋要留给你吃。” 林慧就笑了,“我隔几天就能吃到肉,不比吃鸡蛋好吗?” “肉要吃,鸡蛋也要吃。等咱家那批小鸡长大了就可以了。” “行吧,不过咱家现在也存了二十几个蛋了,拿几个出来做馅儿也没问题。一个是鸡蛋韭菜馅,一个纯素的胡萝卜馅,再加一个馒头。三种就够,再多就不好算钱了。” “可是你的身体能撑得住吗?” “可以。我们前一天下午就把菜给洗好,面也和好,天黑就睡觉,到凌晨4点都睡够8个小时了。你力气大,就剁馒头,我来包包子。你一次顶多就能带一百来个,不会累到的。等你们出门了,我还能补个觉呢。” 狗子已经吃饱了,这会儿默默举手,“我也能过来帮忙。” 徐东升这么一听下来,感觉还真是可以,他搭上狗子肩膀,“我们先试几天,没问题了以后哥给你发工资!” 狗子嘿嘿笑,“我不要工资也成,能给我吃两个包子吗?我也喜欢吃包子。” “没问题,给你三个!” 林慧也笑着点头,倒没反驳,狗子是给他们帮了忙的,她没那么小气。
第45章 进击火车站 说干就干,挣钱的饼子就吊在徐东升面前,他像打了鸡血似的。 之前后院开了几分地来种常用的青菜和配菜,还另外在村里菜地又种了一些。徐东升提着菜篮出去拔菜,还把一些人惊到了。 现在都这么勤快了? 混混徐老三的名声又有了一点好转。 家里的蒸笼有点小,林慧去村里一个木匠家,用5个鸡蛋换了2个他自己做的大蒸笼。比不得外面卖的精细,但是自家用也够了。 第一天早上,包子馒头浓郁的香味给飘到隔壁去了。 徐二嫂胃饿得咕咕叫,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嘴里喃喃,“老三家又做包子了?天还没亮就起床做包子,真是厉害……” 林慧给箩筐都洗过一遍,直接把蒸笼放进去,一边一个,到时候要拿出来也是干干净净的。 她用布包了几双筷子,放进筐里。然后对着屋里在啃包子馒头的两个人叮嘱道,“咱们卖吃食的,一定得做得干干净净。不然名声差了,就没客人来了。” “给别人拿包子得用筷子夹。那报纸我都给弄干净了,但有些人还是嫌弃,你们先问问人家要不要包......” 徐东升咬一口包子,喝一口汤,表情满足,“知道了。” 一旁的狗子也点头,他吃了两个包子就不敢再吃了,得留着卖钱。 吃饱了他们就趁着天刚蒙蒙亮去赶路,每人轮流挑半小时。 等到了汽车站时,他们刚开门营业。 客人还没多少,可是汽车站的工作人员也不少啊。 徐东升跑到卖票的窗口旁,问:“同志,我们这里有刚出笼的包子和馒头,你们要不要买?不要票的。” 卖票员是个年轻女同志,早起上班一般都来不及吃早饭,正饿着呢。听见这话,看了他一眼,衣服还算干净,人长得也好。 徐东升特地换了一身新衣服,就怕人觉得他的东西不好。 果然,那女同志从窗台后走出来,“你们卖的什么包子?” 他把箩筐挪过来,轻轻掀开蒸笼一个角,一直盖着没打开过,灰也进不去。 “有鸡蛋韭菜馅儿的8分钱一个,纯胡萝卜馅儿的6分钱一个,馒头5分钱一个。” 这女同志穿着列宁装,脚上也穿着小皮鞋,打了个哈欠,“倒是不贵,都不要票是吗?给我来两个鸡蛋韭菜的。” 徐东升一喜,拿起筷子想夹出来,又想到老婆说的,“同志,你是用自己的饭盒装还是我给你用报纸装?” 女同志果然说了,“我有饭盒,你等着。” 没一会儿,她拿了个铝盒出来。 看到徐东升拿筷子夹,一点没碰到包子,心里满意。 徐东升也没挪地,就盯着窗台后头看。 韭菜味道浓,在里头吃,肯定有人被吸引出来。 没过一会儿,真有一男一女出来了,也带着饭盒。 “你这是卖包子的?” 徐东升高兴,“同志,有包子也有馒头,都是早上刚蒸的,现在还热乎。包子馅儿都是猪油拌的,绝对好吃,我不骗人。” “给我来一个馒头两个韭菜鸡蛋的。” “我就要一个胡萝卜的。” “给我来两个馒头吧,我爱吃馒头,中午就不用打饭了。” “......” 单单卖汽车站工作人员,徐东升就卖了二十几个包子和馒头出去。 等买票的人多了,徐东升不等保卫赶,主动给他送了两个包子,然后挪到一边去了,绝不挡路。 把箩筐反过来放就能做一个小台子,蒸笼放在上面。不用叫卖,有人买就有人被引过来。 狗子负责收钱和盯着围过来的客人们,以防被人偷。 要坐车的客人们大多就是买的馒头了,扛饿。不过也有不少人给孩子带了包子。 午时还有一个小高峰。 虽然包子冷了,但是四月中的天气,吃起来刚好。 一趟车下来十几个人,都冲他这个小摊子走来,可惜只有剩下几个馒头了。 狗子可惜,“要是我们做多点就好了。” “明天再多做点。” 徐东升让狗子看着蒸笼,自己跑到小黑市里头买面粉,家里剩得不多了。 回到家时林慧已经做好了午饭,不过狗子早上吃了两个包子,说什么也不肯留下来吃饭,把扁担放下来就跑了。 林慧看男人把钱一张一张从口袋里掏出来,皱皱巴巴的,“改天给你做个钱袋。” “行。” 今天中午林慧做得简单,早上包包子剩的胡萝卜丝混面糊摊饼子,配小米粥。 徐东升咬一口饼子汇报一句。 “……卖完我又去买了5斤普通面粉,一共1块钱,富强面粉更贵,舍不得买。” “用不着买那么贵的,现在这个就挺好。明天你问问那个人,能不能私下交易,这样他也能省了那笔‘管理费’。再说这儿大部分人还是吃的大米,没有人像我们这样大方地买面粉。” “不管他收谁的,咱们从他那儿买,一次性买100斤,把价压下来。” “咳咳,100斤?” 徐东升被她吓到,胆子真大。 “100斤是20块钱,看你能压多少价了。你今天一共挣了5块钱,菜蛋钱就算1块、面粉8毛,其它的柴火费等零碎还有我俩的工钱不算,差不多能挣个3块钱。” “蒸笼是长期投资,这个也先不算进去,反正也是拿鸡蛋换的。” “还有狗子的工钱,现在先不说,后面再算上。” 林慧看着男人瞪大的双眼,好像在说“我今天这么辛苦才挣3块钱?” 前两次卖鸡卖兔子的收入把他的胃口给养大了,这一天那么辛苦才挣3块钱,落差太大。 她笑了,“就算每天只有3块钱,每个月能挣90块钱也不比工地上少多少。再说了,往后老客户多了,肯定是越挣越多的。” 她没说的是,万一天气不好,出不了摊,挣不到那么多钱的。 但是林老板还要哄人给她挣钱,能说这个话? “你想想,如果一个包子平均挣4分钱,就算我们前期为了把客人拢住,不挣那么多,一个包子平均挣3分钱也可以的吧?” 徐东升对这种小数字不敏感,但是林慧说的话简单明白,他能听懂。 “如果你每天能卖掉150个,那就能挣4块5。你跟狗子两个人现在只卖半个上午,要是再加上中午的,每天200个,那就是6块钱,一个月就能挣到180块钱!比工地上的工人挣得还多!” “而且你还能在家看着孩子,下午回来就能补觉,睡得也不少,多轻松啊。” 徐东升听得一愣一愣,他还有一个月挣180块钱的时候? 干!别说了,蒙头就是干!
第46章 蒙头就是干 据徐东升的反馈,第一天这三样卖的都不错,馒头可以多做点。 林慧大概估算过,家里的鸡蛋还能再做两天馅料。除了馒头,包子三天换一个花样就行,贪多嚼不烂。 第二天还是鸡蛋韭菜馅、胡萝卜馅和馒头三样,数量比前一天多了50个。 徐东升到了镇上,还是让狗子在外头先看着蒸笼,他先跑黑市里跟力哥订一斤半肥瘦的前腿肉和猪板油。 做馅儿得费油,不然做出来不好吃。 卖面粉那个人还卖其他东西,干市场的就得赶早做生意,他出门比徐东升早多了,六点就到这儿了,现在还打着哈欠。 徐东升刚刚给力哥塞了两个包子,不过对这人就舍不得,只给了两个馒头,又大又实,也拿得出手。 卖粮的阿良走到角落里,问“你什么意思?” “哥,我没其他意思,就想跟你买多点面粉,跟你也买好几回了,你知道我不骗人的。” 阿良确实还记得他,每次给钱都很爽快。 “买多少?” “这一回要100斤,用完了肯定还得跟你拿,不过你得给我便宜点。” 阿良皱眉,怀疑地看着他,“你买这么多不会是出去又倒一手吧?” 徐东升指着他手里的馒头,“我们想做馒头卖,就觉得你这里的面粉好,做出来的馒头好吃。” 阿良哼笑,都是面粉,有啥不一样?不过这话听得人高兴,卖东西的谁不希望人说自己的东西好? “这粮食价格你也知道我没喊高,挣得本来就不多,每斤最多能给你少1分5,再多就不行了。” 徐东升还以为能压到少2分,不过2分钱在乡下已经能买一斤带壳的稻子了,他也见好就收,少1分5也不错,100斤面粉能省1块5。 “行!谢谢哥!” 阿良跟他说了个地址,后天早上再早一点过去交易。等徐东升走后,他咬一口馒头,越嚼越甜。 “嘿,真不错!” 徐东升担心狗子,是快跑出来的。 出了巷子,他一看,狗子那里竟然被好几个人围着。 “哎哎,你们干什么?” 狗子冲他喊,“哥,快过来,我忙不过来了,都是来买包子的。” 徐东升意外,连忙跑去收钱。 林慧包包子的时候,在面皮上粘了一点韭菜或者胡萝卜丝,一看就知道是什么馅儿。 等几个客人走了,狗子迫不及待地跟他哥说,“你进去以后,有从里面出来的人路过,闻到了味道,以为我也是要进去卖东西的,就过来问里面是什么,我就打开给他看。”
言情书网:www.bgnovel.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322 首页 上一页 26 27 28 29 30 3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