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钱?贵了我们就不要了。” 胖大爷很嫌弃,“两分钱全拿走。” 天上掉馅饼,林慧能不接着?! 最后他们只给了1毛钱,给背篓里塞满了旧报纸,两人一手抱着一个瓶/盆。 回到村口,徐父徐母都在。他们是过来看看家里收拾好了没有。 徐大嫂笑着问:“街上人多吗?东西便不便宜?你们怎么出去也不跟我们说一声,一起作伴多好啊。” “还行,今天去了人不算多。我们也是想着越近年东西越贵,索性今早天没亮就去了,来不及叫你们。” “也是,我们明早也赶个早集。” 门钥匙在徐东升裤兜里,他腾不开手,只能先把花瓶先放下来。 徐二嫂探头看,好奇地问:“你们这是买的啥?也不像腌罐子。” “没啥,捡来的东西,拿回家种种葱姜蒜。” 捡的啊?徐二嫂把拉长的脖子收回去。 徐母脸色变好了点,走过来提了一个看,撇嘴嫌弃,“后院都没种满,捡这玩意儿来还嫌挡路。” 徐东升把门开开,接过她手上的瓶子,“这你就不懂了吧?城里人都爱拿好看的瓶子插花种蒜,这叫做有品位。” 他凑近老娘耳边,“娘,进屋里,我们有好事儿跟你说。” “啥好事儿?阿慧怀了?” “还没呢。” 徐母笑到一半的嘴拉不下来,看着怪让人难受的。 徐东升讪笑,“你把我爹喊上,一会儿跟你们说。” 徐母没好气,转身,“老头子,过来。” 徐父慢慢悠悠地从椅子上起来,不忘把他那根烟杆插裤带上。 进了老三家院子,他顺手关上了门。 两个嫂子在后面瘪嘴,偷偷说,“我就知道老两口偏心!有什么事儿不能当面说?” 屋里,徐东升先把那一大摞报纸和几本杂志拿出来。 徐父眉毛抖了一下,“这咋这么多?” “我们去废品站买的,这么多报纸总共就2分钱。” 徐父笑了,“值了值了。村主任每天订一份就得5分钱呢,他可不是亏了?” “那不一样,领导看报纸是看上边最新的工作指示。要是大领导给了工作安排,小领导半年后才收到,那怎么成?” 知道省了大钱,徐母也高兴,摆摆手,“我们又不是领导,晚点看都没事。” 林慧没接这话茬,她要做生意,肯定也得知道最新的领导动作。甚至,她还得猜领导人的想法,比小领导还要着急呢。 不过,她买报纸可不是为了给自己看,而是让家里这几个人看的,让他们的思想觉悟提起来。 紧接着,林慧把过年的东西一样样掏出来。 对过年来说,这些东西倒也不算多么贵重。 “你们现在就买鱼了,哪里能放到过年?” 徐东升随口说,“啊,那是今晚的菜,不是过年的。” “你说啥?!” 徐东升下意识把耳朵护住,“我们就是好运气,在街上碰到,看那鱼好,就买了,花的是今天卖兔子的钱。” “你们今天去卖兔子了?” “我们想着过年大家桌上都缺肉,肯定好卖,就带去了。要是明后天再去,万一人家买齐了呢?” 徐父着急,“你们带了多少?全卖光了?” 林慧把报纸摊开,按日期分类,就让男人跟公婆炫耀去吧。 徐东升一脸洋洋得意,坐在椅子上抖腿,“我们后院养的不多,就带了3只公鸡和3只兔子去,不到半小时就全卖光了。” “卖了多少钱?” “有的人少有的人多不一样的,全部是卖了19块9毛!差一毛钱就够20块钱了,才半小时时间啊!” 徐父徐母都惊呆了。 林慧笑着插嘴,“哪儿有你这么算的啊?我们养鸡不得需要时间啊?喂鸡的米糠和菜不算钱啊?” 徐母被“半小时20块钱”给砸晕了,拍大腿说:“这些算啥钱,几分钱就能得一袋米糠。我们乡下人谁不会养鸡?顺手的事。” 徐父抓着老三,“你快说说,今天是怎么卖的?” “我们就挑那些有钱人住的地方,谁最有钱?工人啊!所以我们去了国营厂宿舍......” “......我还跟那大姐说了,以后我们再去找她。” 徐父都听笑了,“哎呀,没想到你们卖这么贵也有人抢。” “贵啥贵啊,我们都不要票。而且我们养的鸡和兔子全是好粮食喂出来的,好吃着呢!” 林慧瞟一眼,说起来,他们自家养的,都还没吃过呢。 “过年时候我们也杀一只鸡,给大家都尝尝。” 徐母瞪眼,“一只鸡3块5,谁舍得吃?拿两块钱去买猪肉还不行?再说了,老宅那里还剩两只老鸡,杀了吃就行。” 老人都俭省惯了,桌上能带油花就觉得是好日子。 林慧不纠缠这个话题,她笑着同徐母说,“我们家养的鸡还是太少了,不够卖。娘你知道哪里有卖鸡崽子的吗?” “鸡崽子得等春雏出来才行。”徐母满脑子已经被挣钱给转晕了。 “现在天气还没回暖,但是要孵鸡蛋还是没问题的,顶多多孵一段时间,但是早点孵出来就能早点挣钱啊。” “我们俩都不会,娘你有空就过来教教我们吧。家里还是得有老人帮一把。” 徐母点头,心里舒坦,“行,明天我在村里问问谁有种蛋,要是有卖鸡崽子的就一并买过来。我吃过的盐比你们走过的路还多,有什么事就多问问我。” 林慧哄她,“要不怎么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呢。咱们家可是有两宝。” 这话听得徐父老脸一红,徐母心里在想这老三媳妇怎么比老三还会哄人...... 林慧本来想留老两口在家吃饭,不过公婆觉得老过来一家吃也不合适,怕隔壁两家有想法,干脆还是老宅吃。 不过走的时候,林慧给了一个大棒骨。 徐母拎着骨头一路回家,逢人就说是老三两口子给的,听了一箩筐夸老三的话。这徐老三在村里的名声倒是有逐渐好转的趋势。 徐父等不及婆娘走几步就停下来聊天的磨叽,先回了家。 等她回来了,立刻跟她叮嘱,“老三家现在养鸡养兔子还没搞起来,你跟村里人聊天可不能说漏嘴了。” 徐母叉腰,“嘿,你是不是拐着弯说我嘴碎来着?” 不过她确实有点心虚,刚刚有人问为啥给买骨头,差点就说漏嘴了......
第37章 故事会的魅力 除夕当天,徐家三兄弟要一起聚到老宅吃饭。 每家都带两盘菜过去,林慧做了炸丸子和红烧肉,硬得不能再硬的菜。 徐母也蒸了满满一大锅干饭,就着红烧肉的汤汁,香得差点把筷子吞下去。 饭桌上,几个孩子争着抢着要做三婶家的孩子。 徐二嫂笑,“你们这么馋,三婶可养不起你们。” 虽然大家都在背后嘀咕,怎么都小半年了老三家的肚子还没动静,一般人嫁过来两三个月也该怀上了。但她们可不会没眼色,在饭桌上提起来,这年还过不过了? 林慧知道自己身体没问题,迟早的事,一点不介意别人的眼光。 她挑眉,促狭地笑,“想做我的孩子?那得把那篇报纸上的字都给学会了,我才要。” 徐国华跟徐国强顿时当起了缩头乌龟,默默吃饭,不敢说话。 徐父给他俩下达任务,每人每天都要给他念一份报纸。 可是徐国华在学校就是混日子的,读一句能漏几个字,读一段下来脸都憋红了。 “真没用,白交那么多学费了!” 徐国华被老爹嫌弃,大喊,“除了大姑和三婶,我是全家最有文化的!” 林慧是拿了小学毕业证的,她认字还会算数。 徐母哈哈大笑,“哎哟,还真是,老徐家就没有会读书的种。” 徐东升冷哼一声,等他儿子生出来,肯定比这两个强! 吃过饭要一起在老宅守夜,林慧干脆把炉子带回去。几家人围坐着烤火聊天。 徐父用钳子掰弯几条铁丝,架在炉子上,能同时烤几个红薯。 孩子们爱吃烤红薯,香味一上来,就不跑了,盯着看,生怕被其他人抢吃了。 天还没黑,林慧选了一本故事会打开看,越看越有趣。 徐国华不知道书有什么好看的,他看见那些字就头晕。 林慧把两个女孩子拉到身边,“这本杂志叫《故事会》,就是说里面写了好多好玩的故事,我念给你们听好不好?” 她们点点头,最喜欢温柔的三婶了。 “第一篇是一个短笑话,名字叫做《两兄弟》……” 徐国华喊:“为什么是两兄弟不是三兄弟?我爹他们就是三兄弟!” 徐娟娟正在兴头上呢,生气地把大哥推开,“你讨厌死了!” 林慧用书拍他的头,“不许吵,你听不听?你听了不就知道为什么了吗?” 徐国华挠挠头,不说话了,他也想听。小时候从来没有人给他讲过故事。 “有个人问一对双胞胎兄弟,‘小孩儿,你们俩谁大’?” “其中一个眯着眼,对着另一个说,‘哥哥,我们不跟他说’!” “那个人一听就笑了。” 笑话讲完了,所有人听完了都哈哈大笑,唯独徐国强吸着鼻涕问:“为啥要笑?那小孩儿又没告诉他。” 徐二嫂拍了拍他的头,“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一个蠢货?他都叫哥哥了,别人不就知道了吗?” 徐母笑呵呵地说,“这笑话还挺有意思,就是太短了点。” 林慧翻开下一页,“那我念一个长故事吧,这篇故事叫做《刘老板哭蛋》,就是一个叫刘老板的人对着鸡蛋哭。” “一天,阿方和寨上的穷人们一起进城卖蛋,刚走到城门口,就被城里最大的蛋行老板刘老板派来的狗腿们强行低价收买,不给进城……” 徐大哥小声骂道,“这刘老板真是个王八蛋!” 徐大嫂瞪他一眼,“嘘,不许说话。” 所有人都被故事内容吸引了。 “他们被迫把蛋卖给刘老板的狗腿后,阿方赶场进城,却发现刘老板店里卖的鸡蛋竟然比他们的价格整整高了一倍!” 徐母满脸气愤,“真不要脸!” “阿方非常气愤,也是这么骂。他跟穷人们想了一个办法,要整治这样一个在鸡脚杆上刮油的家伙!” 徐国华急着问,“啥办法啥办法?” 林慧继续念,“阿方朝刘老板的店里走去,‘老板,我要买一百颗蛋’。” “啥?不是要整治坏蛋吗?咋还要花钱去他那里买蛋?”徐父坐不住了。 “嘘!别吵!” 林慧笑,现在的人真的是很淳朴,看一个故事完全代入进去了。
言情书网:www.bgnovel.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322 首页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