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远之摇头,“我只恨不能揪出罪魁祸首,表妹你放心,日后嫁与我,我会护着你的。”他语气郑重,像是立下誓言般。 楚盛窈偏过头,揉了揉眼角,努力掩住眼里的湿意。 真好,她没看错人。 正熙堂。 镇国侯世子褚昭,最是知礼,举止优雅,言谈得体。 伺候的婢女,第一次瞧见这般的世家公子,脸颊泛红,只敢偷偷的看上一眼。 他奉上东西,老夫人颇为高兴的让张嬷嬷拆开。 里面的白玉糕是她自小吃着的,只有镇国侯府的厨子,才能做出这个味儿。 味道亦如记忆中。 她尝了口,放下。 “辛苦世子送过来了。这是今年的新茶,比不上侯府的,也别有一番滋味。” 褚昭抿了口,“姑祖母客气了,这是小辈该做的。”也不问老夫人,为何让他亲自送一盘点心过来。 老夫人笑了笑,看着他依旧温和有礼的姿态,继续尝了口糕点,然后问了问府里的事儿。 褚昭耐心的答复着,语气不徐不慢,没有半点儿不耐,就像是对待侯府正经长辈般。 老夫人很是欣慰。 镇国侯府也算后继有人了。 还未到院子,秋泠和春和说起李远之,言语都是笑着的。 她们都为楚盛窈开心,起初也担忧李远之会因为那些传言对姑娘不满,如今端看他的态度,才真正的安了心。 院内,婆子正漫不经心的扫着地,笤帚湿哒哒的,和她身旁另外一婆子意有所指的说着什么,言语中尽是鄙夷。 楚盛窈进门时,两人立刻住了嘴,讪讪的继续扫着地,生怕她方才听见了什么。 春和按奈不住,想要找婆子算账,被秋泠给拉住了。 “你便是堵了她们的嘴,还能堵府中所有人的嘴吗?”楚盛窈从竹箕里拿出针线,坐在窗边,漫不经心的绣着抹额。 祖母近日头风时有发作,戴上能够好些。 楚府花园离各院比较近,张嬷嬷送褚昭出来时,有好奇者,只看远远往上一眼,不敢去探查主家隐私。 府中风气比以往要好些,张嬷嬷心中感慨,待瞧见一抹粉色衣裙时,她愣了愣,指着身旁的小厮,“世子,让这小子送你出府吧!老夫人身边不能缺了奴婢。” 褚昭颔首,张嬷嬷连忙侧身。 见人走了,楚盛萱染了急色,想要追上,张嬷嬷就这么挡在她身前,意有所指的看向丫鬟小厮,“二姑娘可得想想自己的脸面。” 然后躬身离去。 眼看是追不上了,楚盛萱愤恨的拧着手帕。 侯府内。 小厮点着蜡烛,还在想白天的事儿,“世子,老夫人为何让你亲自送盘点心过去?” 两府关系已经很淡了,提出这样的要求,也太过冒昧了。 褚昭想起今日瞧见的,楚三姑娘巧笑嫣然的模样,并没有回答小厮的话。 楚老夫人当真慈爱。 借用侯府的力量,即便是外面有再多的流言,只要老夫人护着,谁也不敢动。 只是不知,她值不值得这样对待?
第3章 第3章 楚盛萱失落的回到房间,便有丫鬟来禀告,赵夫人有事要找。 等到了正院,赵夫人眉眼隐隐压抑着,退散左右。 她恨其心高气傲,却又没有足以配得上的脑子,说话斟酌,留了几分脸面给她,“初春草还没长密,花园没什么好赏的,日后少去。” 楚盛萱面露疑惑,“确实没啥好看的,等胜春初夏相交之际,才是姹紫嫣红。” 赵夫人扶额,心口泛着疼意,“你个憨货!那褚世子是你能够招惹的吗?况且花园里来往的下人何其多,还不嫌外面传的不够难听。” 赵夫人缓了缓气,劝诫道:“你的婚事,自有安排,母亲定会给你寻个好的。” “不是秀才之流,便是家境比不过楚家,怎么会是好的,有的甚至连李表哥都比不过。”原本由着母亲的意思也可,但自从李远之越发得脸,入朝不过一步之遥,她心中便极为不平衡。 楚盛窈不过是无母的庶女,如今名声更是坏了! 凭什么能够嫁的这般好! 当初楚盛窈颜色越甚,老爷不喜,她趁机提议让她早早订亲,想将她打发出去,便选了李远之这个没人帮扶的酸秀才,哪知短短时日,便有了这样的造化。 只能说各人各命。 赵夫人安抚着她,将各中一一跟她讲了,叹了口气,“母亲是为你好,以你的性子,低嫁家中还能护着你。” 楚盛萱却很快反驳,“母亲当初也是用这理由劝诫大姐姐的?大姐姐所嫁是父亲的下锋,还不是得晨起暮晚伺候婆母。” 楚家大姑娘嫁的,家中不过六品国子监司业,最最重规矩,往日回娘家都是倒苦水,楚盛萱被迫听了许多。 低嫁有什么好的,权势上没得享受,还得受婆家磋磨。 赵夫人默了默。 她也算低嫁,刚进府时无妾室,夫妻恩爱,生了一子一女,她还以为会一直这般,直到怀盛萱时,他便纳了林姨娘进门,阿萱与楚盛窈不过相差五月。 无论府中再进多少妾室,出生多少庶出子女,也抵不过当初的难过。 这也是她格外不喜楚盛窈的缘故。 楚盛萱见赵夫人似有意动,抓住她的手,撒娇,“所以母亲,孩儿不求一心人,只想尊荣。” 赵夫人反应过来,自己似乎被她绕了进去,“褚世子是何身份,是你能够肖想的!正妻之位是不可能了,难道想嫁过去为妾。” 两府之间,地位差距过大,若想通婚,怕不得是老天瞎了眼。 “女儿长得这般貌美,褚世子为何不动心,说不定就娶了女儿。”楚盛窈说的一脸的诚恳,赵夫人无奈的揉了揉眉心。 楚盛萱回去时,赵夫人唤来了贴身的嬷嬷,让去寻个好的女先生给教教。 生怕这没脑子的,又做出什么蠢事儿来!! 京都西街,这里大都是一进院,亦或是多人合住,鱼龙混杂者甚多。 李家本是耕读之家,自李远之考中后,便在此租了个院子,和人合住,只等殿试。 李远之提着点心,隔壁院子的杨姑娘正端了水出去,差点儿撞在身上。 他拱手道歉,回了东边的院子。 杨姑娘红了耳廓,回到房间时被杨母瞧出了异样,“丫头,李家的前途无量,你若是抓住了也算福气。” “娘,甭瞎说,他有婚约的。” 楚母准备好饭,刚刚端上桌,便瞧见了李远之,“老夫人可还好?” 李远之点头,“挺好的,瞧着很精神。” 楚母点头,招呼着李婵儿给李远之添饭。 李婵儿悄悄的努努嘴,楚母擦了擦手,低着头,装作没瞧见的模样。 见母亲这般不靠谱,李婵儿狠了狠心,“兄长,外面流言肆虐,楚三姑娘可有什么说的?” “婵儿多虑了,三妹妹和我都是豁达之人,不过谣传。还特意让我带了点心回来,是你最喜欢的桂花糕。” 李婵儿当然不是要说这个,“谣言猛于虎,万一影响兄长的仕途怎好?” “会吗?那怎么办?”一直沉默的楚母,声音染了急。 她最看重便是儿郎的前途,万不能让旁的挡了。 这婚事若是成为阻力,无论如何都是不能成的! “你们多心了。”李远之将点心摆了出来,“还是先吃饭吧!” 李婵儿还想说什么,被李远之瞪了瞪。 楚母却将此事放在了心上,吃饭都心不在焉。 ~ 正熙堂的张嬷嬷捧着一个盒子,“三姑娘,这是老夫人让我送来的。姑娘花骨朵般的年纪,戴这些最好看。” 楚盛窈赶紧接了过来,里面是一对白玉镯子,透亮如水,价值不菲。 “嬷嬷我。”楚盛窈想要拒绝。 若她收了老夫人的东西,其他院中人,难免会不平衡,觉得老夫人偏心。 “姑娘放心,其他院儿里也有,不过姑娘的是老夫人出嫁时戴的。” 楚盛窈让春和将镯子妥帖的放好。 “姑娘要不就戴着吧!”春和不忍心这般美物藏在黑暗中。 楚盛窈摇头,还是让她将镯子收了起来,她继续拿出抹额绣了起来,只差几下,便可以绣好,到时候给祖母送过去。 “姑娘绣的可真精致。”秋泠坐在一旁理着线团,“姑娘绣活儿这般的好,表公子可真有福气。” 春和也跟在一旁打趣,“表公子对姑娘也是上心的很,昨日说好的画卷,今儿天没亮便眼巴巴的送来了。” 楚盛窈脸有些发热,表哥品行不错,相处起来还算简单,两人知根知底,日后应该比在楚府要好些。 画卷展开,是一副春日牡丹图,画幅虽然不大,但枝叶丰富,将花衬托的艳丽。 楚盛窈默不作声的打开另一幅,画的是海棠花,枝叶倾斜,突出右侧的花朵,画卷上还飞着一只蝴蝶。 都是极好的,不过…… 秋泠看了眼楚盛窈的表情,“这花正是姑娘最喜欢的,表公子也是有心了,忙着殿试还亲自画了画。” 只不过她家姑娘最喜山水图。 早早的被困在府里,平日*看过的花儿,哪里算得上少呢? 不过是春开,夏落,成泥,都无百日红,比不得天地的辽阔。 楚盛窈摸了摸画卷,画工极好,活灵活现,可她实在是看的太多了。 “既然是表哥送的便挂起来吧!”楚盛窈恢复以往的浅笑,让春和寻了处地方挂了上去。 抹额绣好了,楚盛窈让秋泠收了起来,然后准备了纸笔。 外面的人只传她的颜,却也不知晓,她的画比之容貌更加耀眼。 她最精通的便是画,尤擅人物,其次花鸟,最次山水…… 搬了个小桌放在院子里,先用清水净了净手,打湿砚台,又取出一块儿新墨,细细的磨着。 研磨是个繁长的过程,常让人失了耐心,偏她喜欢,手腕转动,脑袋空空,心也静了。 什么也不用去想。 她喜山水画,见过许多,时常被拘在府里,只请了人去买画。 未曾亲眼见过,只从画卷上感受。 沾了墨的笔落下,想起的不是山水的美,而是白纸上的刻板,和千篇一律。 楚盛窈的笔只动了几下,便放下了。 终究没有见过,形像而神不像,这四四方方的院子锁住了她。 楚盛萱和楚盛岚的马车走远,她都只能看着,好些年没有出过府了。 ~~ 昨夜楚明德宿在周姨娘处。 周姨娘伺候着他穿上鞋,“听说夫人开始为二姑娘相婿了。四姑娘年岁也不小了,老爷可要看顾些。” 楚明德昨日睡得舒坦,因为那些人忌惮镇国侯府,流言也少了。
言情书网:www.bgnovel.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17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