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她去为母亲燃灯祈福的日子。 以往她最讨厌那些和尚围绕着诵读那些晦涩难懂的佛经,每次听着都觉得头疼昏昏欲睡,在寺中的每一分一秒都让她觉得难熬,所以每个月到了这一天,她都会想尽办法逃避,直到避无可避被娘亲扭送上山。 然而现在,宋婉玉不怕了。 那些不喜欢和难熬在一个月前变成了念想。 以往她不敬神佛,不信业障。 而现在,她只希望自己的虔诚能换想念的人来生无病无灾平安康健。 我佛慈悲,原谅小女曾经的无知,请庇佑爹娘平安。 江家人丁算不上兴旺,老夫人生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宋婉玉的娘亲最小。 宋婉玉在话本里看到的那些连襟之间的明争暗斗都没有在江家出现,所有人其乐融融。 她有三个舅舅,大舅舅将江家的生意管理的井井有条,两个表哥也都有经商天赋,自小就跟着舅舅和舅母学经商管账。 二舅舅按外祖母的话来说是个书呆子,也不考取功名,整日就喜欢看书,成亲后自己开了一个学塾当夫子,在江淮小有名气,也算是桃李满天下。 二舅舅的儿子整日也是书卷不离手,才弱冠之年看着却特别老成,满嘴之乎者也,读书读的连娘子都找不到,一家人都愁坏了。 三姨母嫁的很远,经常寄书信和礼物给宋婉玉,虽然没见过这个姨母,但宋婉玉从书信的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姨母的温柔和对自己的喜爱。 宋婉玉随着外祖母到了正厅,还未进门就听到一声无奈的喊声:“把书还给我。” “三哥你怎么吃饭还看书啊。” 这声音宋婉玉一听就知道是谁。 说起这个小表哥,那可就有的说了。 小舅舅十七岁的时候留下一封信说要去闯荡江湖,放下了豪言壮志,说是身不成名誓不还,自此十年间了无音讯,直到某年夏天蝉鸣声聒噪时,他牵着一个小豆丁跪在了江家老宅的门口。 这个小豆丁就是宋婉玉的小表哥江鸣,表字元夏。 可能是因为跟小舅舅在江湖里风雨漂泊了三年,学了一身江湖浪子的风流不羁,妥妥的混世魔王。 小舅舅带着江鸣在家里待了一年,就扔下江鸣离开了,这次还是留了一封信,信里写要去找娘子,等找到娘子就回来,让元夏在家里替自己尽孝。 混世魔王哪能真听话啊,当晚就找三哥替自己写一封离家信打算效仿父亲,结果三哥是个实诚的,直接跟老夫人说了。 再然后就是好一阵闹腾,好说歹说总算是把江鸣给稳住了,江鸣总觉得是三哥揭发的自己,阻挡了自己的寻亲路,于是就跟三哥杠上了。 但三哥跟二舅舅一样,是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无论江鸣怎么捉弄他都不会生气,有一种异于常人的包容感,久而久之江鸣就失去了兴趣。 江鸣七岁的时候打算再次离家出走,刚提着包袱溜出门就撞上了举家归乡的姨母一家,一眼就看到了姨父也就是宋满福怀里抱着的小糯米团子。 小糯米团子甜甜的朝着他笑。 老夫人亲切的唤着他,将小糯米团子的小手塞进他手里,告诉他:“这是小妹昭昭,你们当哥哥的可要好好保护妹妹啊。” 那天起,他就觉得自己的身上担了一份责任。 小姑娘走都不会走,至少得待到她会下地跑了再说吧。 再之后,又想听她叫一声哥哥。 在之后,看她上学塾了又怕被人欺负,就想着留下来继续看着。 反正爹娘都是大人了,肯定能照顾好自己。 就这样,昭昭七岁了。 他终于下定决心要走了,小姨母又病倒了,昭昭每天偷偷抹眼泪,他哪里舍得走。 小姨母走了,姨夫又不在家,做哥哥的得担起照顾妹妹的责任才是。 他不走了。 看到宋婉玉进来,江鸣连捉弄三哥也忘了,直接把书扔进三哥怀里,站起身来就去迎她。 “昭昭今日是不是要去青龙寺啊?哥哥陪你去好不好。” “舅舅舅母大哥二哥三哥四哥……”
第6章 宋婉玉一一叫过,闻言,哥哥们齐齐起身,招呼着她坐过来,长辈们皆含笑看她,点头示意。 大哥哥和四哥哥旁边都有空位置,宋婉玉正打算朝最近的位置坐过去,江鸣就站了起来拉着她往自己旁边坐。 “哥哥今日陪你去诵经。” 宋婉玉便被按着坐到了江鸣旁边。 老夫人也被两个伯母搀扶着坐上了主位。 一家人齐了便可开饭,江鸣将糕点拉过来放到宋婉玉旁边:“昭昭吃这个。” “怎么能先吃点心呢,先让昭昭喝点米羮暖暖身子,这里还有厨房炖了三个时辰的鸡汤,待会儿去寺里也带些,赶不回来就在寺中厨房热了喝。”二表哥江崎说着盛了一碗汤隔着桌子放到了她面前。 宋婉玉一手捏着点心,一手拿着勺子,无奈道:“哥哥,寺里不能见荤腥的,我带着鸡汤过去算怎么回事啊?” 听她这么一说,江鸣直接道:“昭昭想吃什么便吃什么,谁敢奈何?” 大哥江朗看了一眼江鸣,虽然没说话,但这个眼神让江鸣顺利的闭了嘴,朝宋婉玉投去一个‘救命’的表情。 宋婉玉调皮一笑,低头喝了口汤装作没看见。 三哥江翎专心的抱着手里的书卷看得津津有味,江鸣戳了下宋婉玉的胳膊:“昭昭,哥哥给你看个有趣的。” 宋婉玉看过去,只见江鸣悄悄拉开了江翎面前的汤碗。 江翎的目光半点没有从书上移开,甚至连发生了什么都不知道,一桌人都看着他用勺子在空气里舀了好几下送到嘴边,十分专注。 老夫人见状也有些忍俊不禁了。 江鸣问江翎:“三哥,今天的饭好吃吗?” 他叫了两声,江翎才从书卷里挪开视线,不知道大家为什么都看着自己,眼神里带着茫然和疑惑,呆愣的点头:“好吃。” 江鸣憋笑:“是吗?这汤是甜的苦的还是辣的啊?” 宋婉玉终于忍不住笑出了声,其他人也乐得哈哈大笑,江翎后知后觉看向自己的碗,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换成了空碗。 他很是无奈。 二舅舅江慎言一脸严肃的跟儿子江翎说道:“季冬,吃饭的时候不要看书。” 闻言,江翎连忙放下书卷。 江慎言这一开口,其他晚辈都不敢玩闹了,因为大家都在他的学塾里上过几年学,见识过夫子的严厉,已经产生条件反射了。 见气氛严肃了起来,大舅舅江为谨笑着说道:“好了青书,你忘了你当年也是这个样子的了?要不怎么是亲儿子呢,季冬跟你当年那读书的架势可真是一模一样啊。” “你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当年行远也是这么作弄青书的,元夏跟行远也像极了。”老夫人感慨了一句,在场的长辈们好像被拉回了回忆里,你一言我一语说起了当年的事,小辈们听得十分认真。 用膳结束的时候正说到书呆子二舅舅是怎么俘获舅母的芳心,但说故事的大舅母要跟着大舅舅去酒楼拿账簿了,众人只能意兴阑珊的结束。 “元夏,你送昭昭去青龙寺,路上不要贪玩,送到了就回来。” 宋婉玉诵经祈福时为了效果好一点都会在寺中小住一两日,甚至连女婢都不会带,她也没有寻常大家闺秀那么娇气,一两日自己完全应付得来。 倒是哥哥们不放心,甚至连江鸣也连带着不放心。 毕竟几个哥哥里面,江鸣是最不着边际的。 “若不是今日大哥有要事,定要亲自送你上山。” 江朗说的要事,是亲事。 他已经到了适婚的年纪,这些日子舅母一直在给他相看合适的女娘,本已经和淮南赵家的姑娘差不多了,但因为娘亲的丧事给耽搁了,现在两家打算把之前耽搁的进程重新赶回来。 想来再过几月,府中就会添一桩喜事。 二哥江崎,这几日总是神神秘秘的,经常一出府就是很长时间不回来,回来了也是坐在一旁发呆傻笑,那模样跟见过赵家姑娘的大哥一个样子。 宋婉玉猜,定然是遇见某位心仪的姑娘了。 而三哥江翎要准备明年的科举考试,每日埋头苦读辛苦不已,短时间内是不会考虑儿女情长的。 至于小哥江鸣。 宋婉玉想着,正好看到江鸣折了一根树枝将树丛的积雪扫落,做了一个很有大侠风范的动作,嘴里念念叨叨的不知道在说什么。 宋婉玉好奇凑近,声音清晰了起来。 “不必多言,行侠仗义乃我等的本分……” 宋婉玉:“……” 落雪深深,马车行至山下便无法再向前,宋婉玉便下了马车,抱着汤婆子和江鸣一起步行上山。 索性青龙寺距离山脚不远,只是冰霜封石阶,每一步路都走的极为艰难。 若是以前,宋婉玉定然哭闹着不肯再走半步,但今时不同往日,她从头至尾没吭一声,一步一步稳稳当当的走到了寺门前。 寺门敞开广迎八方来客,门前两素衣小僧清扫着积雪,一点一点的开拓着上山的道路。 见有人前来,他们放下扫帚朝着宋婉玉等人合手作揖。 江鸣虽然不信鬼神,却也知道在人家的地盘要遵守人家的规矩,学着宋婉玉的动作回了一个礼,而后跟着她进了寺里。 还未至主庙门外,宋婉玉就看到了静山方丈站在院子里,她热切的朝着对方招了招手:“静山方丈。” 闻声,静山对面的人也同时看了过来。 看到静山方丈对面站着的人,宋婉玉顿时一愣。 怎么是他? 是她。 穿着素白色衣衫的公子仿佛要和这天地间雪景融为一体,浑身上下透露着一种不似在人间的飘然感,脸色也比她上次见要消瘦了许多,苍白又没有人气。 宋婉玉愣神的动作太过明显,连旁边的江鸣都觉察到了不对劲,警惕的看向方丈对面那俊朗公子,只一瞬间就产生了危机感。 不妙。 江鸣上前一步挡住公子的视线,回头问宋婉玉:“昭昭认识那公子?” 宋婉玉连忙摇头:“不认识。” 江鸣有些不信,再回头看去,那公子已经不见人影了,就好像是他的错觉一样。 静山方丈走了过来。 “小施主,近来安好?”
第7章 “谢谢方丈挂念,婉玉一切安好。” 静山方丈:“老衲已经让人收拾好了厢房,还是施主经常住的那间。” 宋婉玉莞尔一笑:“多谢方丈。” “老衲还有要事,施主自便。” 宋婉玉点头,作别了方丈拉着江鸣往厢房走去。
言情书网:www.bgnovel.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70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