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徽刚打发走姨母、表妹。今夜太学发生骚乱,小康氏听到薛月霏差点被狐妖掳走,哭得天崩地裂。小康氏一哭,薛月霏、谢康氏都跟着哭,谢徽不得不一遍遍保证他一定保护好薛月霏,再不让类似的事情发生,才终于让小康氏消停,带着薛月霏回去了。 谢徽今日处理了一天政事,晚上还要安抚女眷,实在心力交瘁,他送母女俩出门时,只觉得太阳穴一跳一跳得疼。 但是这还没完,谢徽回屋,看到谢康氏端坐榻上,一副兴师问罪的样子,知道自己的折磨才刚刚开始。他暗暗叹了口气,面上依然温和孝顺,坐在谢康氏下首,问:“母亲,儿子侍奉您安歇?” “我睡不着。”谢康氏冷笑一声道,“旁人家是多年媳妇熬成婆,年轻时当牛做马,老了至少能享儿媳的福。我倒好,谢家的福一点没享到,老了还要给儿媳赔小心,天底下哪有我这样窝囊的婆婆!” 谢徽忍着头疼,耐心对谢康氏说:“母亲,您不要这么想。她毕竟是摄政长公主,每日朝中的事都忙不完,实在没时间孝顺您。夫妻一体,我替她尽孝,也是一样的。” “呵。”谢康氏讽刺道,“你是谢家的嫡长孙,刚出生时,老太爷说儿郎不能长于深宅妇人之手,硬是将你抱走,我念着你要出人头地,哪怕心像刀子一样割,也含泪忍了。我是妇道人家,不懂外面的事,老太爷说好就是好,他要抱走你,我就松手,让你尚公主,我也低头认了。但现在,你忙官场的事也就罢了,你却要替另一个女人操持内宅事务。大郎,这就是你的出人头地?” 一提起儿时的事,谢徽就没有办法,不得不安慰谢康氏:“母亲,祖父是独断专行了些,但都是为谢家好,您多担待。何况,出人头地和操持家事并不冲突,这本身就是我的家。” “哪家的主妇自己不管下人,不主持中馈,还要郎君下朝后操心?”谢康氏积了一肚子火,咄咄骂道,“果真儿大不由娘,我才说了她两句,你就百般护着她,竟是一丁点都说不得。我就该早点死了,为你们腾地方,你想搬公主府就搬公主府,省得耽误你们夫妻感情!” 太阳穴的跳胀已经变成刺痛,谢徽实在无奈极了,试图和谢康氏讲道理:“母亲,儿子绝没有这个意思。以后我不会搬了,就留在谢家孝顺您和祖父。” 谢康氏听到这句话,才终于满意了。她佯装擦拭眼泪,不经意提道:“你终究是儿郎,做什么都一个人也不是事。月霏她……” “母亲。”谢徽打断谢康氏,眼神中流露出一种淡漠的疲惫,“这件事已经讨论过了,我要忙朝事,没精力纳妾。表妹年纪也不小了,来日我将今年的新科进士请来做客,您和姨母仔细看看,为她挑个好人家吧。” 谢康氏脸色变了,不悦道:“外人哪比得上自家知根知底,何况你表妹那个家世,嫁去别人家不知道要怎么受气呢!你作为她的表哥,忍心看她一辈子在婆家忍气吞声吗?” “她可以性子强硬些,或者陪几房精明能干的陪嫁。事在人为,只要姨母想解决,总归能找到法子的。”谢徽默然看着谢康氏,心里宛如明镜。薛月霏的家世虽然差,但汴京能有几个顺风顺水的高门贵女,比她不幸的女子多了去了,莫非都不活了吗?其实这件事的关键在于,小康氏从没有想过解决问题,她们母女以弱为荣,一直在等待别人拯救她们。 不像她。她永远目标明确,不认命不服输,别人能做到的她一定也能,别人做不到的,她更要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她就像烧不尽的野草,哪怕要蛰伏漫长的看不见尽头的寒冬,但只要她不死,就一定会反败为胜。 谢徽发现自己一岔神,又想到那个人。他目光微微放空,不由担心她今夜被狐妖挟持,脖子上还受了伤,不知道有没有好好涂药。她如此破釜沉舟,都不惜对自己使苦肉计,可见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明日,恐怕又是一场硬仗。 谢康氏说着就听不见声音了,她一回头,发现谢徽在走神,神情认真缱绻,不知道在想哪位。谢康氏眼睛刺了下,看不得辛苦拉扯大的儿子被别的女人抢走,不由分说打断谢徽,道:“我就和你直说了吧,你要是还想认我这个母亲,就必须纳妾。我知道你对月霏无意,但感情可以培养,你先纳她为妾,其他事日后再说。” 谢徽听到,简直觉得不可理喻:“母亲,你听听你在说什么!婚姻是男欢女爱,你情我愿,你都知道我对表妹无意,为何还要坚持我纳她,平白误女子的一生!荒谬。” 谢徽并不明白,可能就是因为他不喜欢薛月霏,谢康氏才让他纳表妹。谢康氏被儿子屡屡顶撞,怒道:“要不是赵沉茜横插一脚,你本来和月霏才是一对!你不心疼月霏,反而替第三者说话,谢徽,你的良心呢?” 谢徽知道今日无法和谢康氏说通道理了,幸而谢家也不由谢康氏做主,谢徽忍着气站起身,说:“母亲,祖父已经说了,纳不纳妾,由殿下说了算。我和她是先皇赐婚,满朝文武见证,驸马不得纳妾也写在朝廷律法里。您如果不满,去大理寺状告先皇和律法吧。” 谢徽说完转身就走,身后果然传来谢康氏摔东西的声音,隐隐还夹杂着她对赵沉茜的咒骂。 谢徽突然觉得悲哀,不知道替自己还是替赵沉茜。她冷心冷肺,唯独对母亲十足孝顺,她今日在饭桌上不惜搬出孟太后,都是为了康氏母女考虑,她甚至担心薛月霏以后会在谢家受欺负,主动提出写懿旨给薛月霏傍身。而小康氏母女,以及谢康氏,是怎么回报她的呢? 明明是他不肯纳妾,不骂他这个男人,却骂同是受害者的正妻。 她总是这样,义无反顾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根本不管她帮的人领不领情。新政是如此,纳妾也是如此。 谢徽闭眼,不再想糟心的家事,惟愿明日一切顺利。 · 崇宁七年,正月十五。赵沉茜一起来,就觉得诸事不顺。 首先,她脖子上的伤口愈合了,明明昨夜还好好的!她赶紧让人拿司盘来,幸好,伤口上的妖气还在。 罪都受了,怎么能不拿到利息,赵沉茜端着镜子,沿着原本的痕迹,用朱砂画了一条伤口出来。然后她让婢女取白布来,在脖子上缠了好几圈,做足了受伤的排场。 脖子上受了这么重的伤,气色也不能太好,赵沉茜正仔细为自己上妆,突然听到炼妖狱的人禀报,说狐妖不见了。 赵沉茜皱眉,沉着脸道:“怎么可能?炼妖狱里有禁灵阵法,连容……连修道高手进去都逃不出来,那只狐妖受了那么重的伤,怎么可能越狱?” 差役苦着脸,他们也觉得不可能,可是,狐妖就是不见了。赵沉茜询问细节,得知牢房门窗锁链俱是完整的,看不出破坏痕迹,头痛地按了按眉心。 没有妖怪可以毫发无损逃出炼妖狱,连容冲都不行,除非是被人放出来的。但现在还不是查这个的时候,赵沉茜很快冷静下来,沉着眸子道:“传离萤来。” 皇城司探事司主事离萤奉命去追狐妖,离萤走后不久,又一个衙役慌慌张张跑进来。赵沉茜看着来人,骤然生出一股不祥。 她的预感成真了,并且比她想象的还要糟糕。 “殿下,大事不好了,韩守述死了!”
第13章 暗流 上元节当日,全朝放假的日子,赵沉茜却大清早出现在大理寺狱。她脖颈上还缠着白布,但看起来并没有病号的狼狈,反而深衣广袖,长裙及地,哪怕出现在牢狱依然端庄整齐得像要上朝,脖子上的伤只是为她增添了别样的韵致。 像一尊琉璃瓶,原本固然精致华丽,却因过于完美,失之真实,如今琉璃瓶上裂了条缝隙,反而更有脆弱破碎的美感。 赵沉茜看着狱门里的尸体,声音平静,听不出情绪:“怎么回事?” 大理寺狱丞陪在后方,惴惴不安回道:“殿下,昨夜韩大人送来后,我们按萧虞侯的吩咐,小心招待,礼遇十足。我们送来饭菜和水后,韩大人说要睡了,我们不敢打扰,关上门就退出去了。今早狱卒来巡逻,就看到……” 赵沉茜眉梢飞快挑了下:“也就是,昨夜一晚上,你们并没有看着韩守述?” 狱丞讪笑,不敢答话。赵沉茜心里生气,她分明吩咐不得用刑,但务必严加看守韩守述,他们就是这样看守的?但她自己也知道,对他们这些底层小卒发火没用。 人人皆为自己的利益而活,赵沉茜现在看着风光,但谁知道三五年后是什么光景呢?大理寺是文官集团,他们这些狱卒最终还要靠文官老爷们吃饭,而不是她一个摄政公主。 韩守述是御史中丞兼太学教授,文人中的清流,学生旧故遍布朝野,赵沉茜要和文官保守势力斗,但他们一些小人物,却犯不着得罪韩党。 大燕立国百年,重文轻武,冗官严重,庞大的文官集团尾大不掉,不听她的指挥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现在不是发泄情绪的时候,赵沉茜迅速冷静下来,专注于结果,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昨夜有人来过吗?” 狱丞摇头,这一点倒十分确定:“没有。一晚上都有狱卒在外面走廊上守夜,没有人进来过。” 赵沉茜点点头,并不意外。她最后看了韩守述一眼,道:“韩大人和本宫毕竟相识一场,给韩大人准备后事吧,至少让他体面地走。” 狱丞应诺,正要让狱卒过来收尸,赵沉茜身后的人已越过他上前,熟练地将尸体收殓好。 狱丞认出来这些是皇城司的人,识趣地闭嘴,乐得省事。 转眼,韩守述的尸体覆上白布,安放在担架上。但赵沉茜并没有让人将韩守述的尸身送回韩家,而是命人抬到大理寺正堂,珍而重之地给他上了三炷香。 赵沉茜阵仗搞得这么大,大理寺卿装不知道说不过去,没一会,本该放假的大理寺卿穿着官服来了。他看到赵沉茜,一板一眼行礼,做足了礼数:“下官参见殿下。” 赵沉茜抬手,说:“死者为大,韩大人还躺在这里,无需讲究君臣之别。” 大理寺卿摸不清赵沉茜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谨慎称是:“遵命。殿下仁义,下官惭愧。” 赵沉茜双手交握腹前,长袖自然下垂,华丽又静美,她面容含悲,一副平易近人、体恤臣子的样子,道:“大理寺卿不必多礼。我本是想让韩大人配合调查,谁知他竟想不开,突然就去了,何至于此?你和韩大人是同乡,又在同年考中进士,交情匪浅,你先来给他上炷香吧。” 大理寺卿不动声色,接过侍从递上来的香,毕恭毕敬拜了三下,插在香炉中,这才开口:“昨日大理寺放假,下官回家侍奉老母,今早才得知,昨晚韩守述突然被押到寺狱,早上莫名其妙被发现死了。这种事发生在大理寺,实在是下官失职,殿下,只是不知,韩守述到底犯了什么罪?”
言情书网:www.bgnovel.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75 首页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