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过去的记忆实在不愉快,那就让他来将其覆盖。 李茵点点头,“好。” * 本来,知晓“李氏”一事的人并不多,一切审问与查证都是暗地里进行的,负责审讯的官员明白其中厉害,也就闭紧了嘴巴。 可是,日子渐渐过去。 这件事却不知怎的传遍了京城,像是有一阵无名的风卷起消息,所及之处无人不知。 皇家秘闻,自然十分刺激。 无论茶馆酒肆、还是自家茶余饭后,都免不得拖出来谈上一谈。 这掺和的人一多,就渐渐变了味。 有人说皇后娘娘心狠,即便“李氏”是人假冒,也该去见上一面才是。 也有人说她当机立断,没有给居心叵测之人可乘之机。 吵吵闹闹许久,却总没有关切到点子上。 只是,这舆论喧嚷起来,李茵与萧澈无法坐视不理。 更何况,他们也觉得这是一次机会,当年李茵能被换走,除了宋世安夫妇的功劳,更有这些贩卖人口者的苦劳。 时移世易,承平年间为他们撑伞遮挡、谋取利益的大树已经倒下了,如今,正是施展手段挖出这些藏在泥下的蛀虫的时候。 更巧的是,明珂最近又传来一封信。她点查了月山县近十年来的卷宗,发现有不少孩子离奇失踪,也有不少明显不属于青州地界的外来者在此居住了十几年。 其中又以幼童与女子居多,多半就是被拐来的。 青州,又是这个地方。 巫蛊案是在这里,她被人贩子买走,也是在这里。 李茵再也等不了了,一声令下,将京城这么多年的失踪案翻出来,一一盘查。 她要从京城查起,将这大晋里的污垢,一一清洗干净。 * 帝后下令清查失踪案一事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各部官员更是提心吊胆,生怕一脚踏错,乌纱帽落地。 沈慕之借着这个由头,在吏部官署待了许久,五月末,才终于回了趟家。 从今岁开头起,他就把吏部当作了自己的家,十日中总有那么七八日不得空回家,要么是在署中值夜,要么就是整理文书至天明。 他用这种方式来折磨自己、麻痹自己,逼着自己面对成堆的公务,这样,就没有时间去想旁的人了。 天色将明,他刚在吏部值夜回来,一身鹭鸶纹深绿色官服还未换下,肘腕处因批公文而沾了一点墨痕。 身姿颀长,容颜似玉,若单看这一点,不知是京城多少未出阁女儿家的梦里人。 管家见他回来,立刻踱步至他身边,“大人,老夫人在正堂等着您。” “这才卯时时分,母亲有什么事非现在商议不可?” 管家尴尬一笑,“还是,为了赵姑娘的事情……现下,赵小姐也在府中呢!” 他边说边看沈慕之的脸色,当他说出“赵姑娘”三个字时,他家大人的脸上明显多了三分烦躁。 这是连应付都懒得应付的前兆。 果不其然,他立刻调转了脚步,“与母亲说,官署中还有事,我……” “还有什么大事,能比得过这件?” 病中之人的声音虚弱,但语气却透着十二分的强硬,这声音自身后传来,沈慕之不得不停下了脚步。 “赵葵出身清流世家,心思细腻,又识大体,你对她,究竟是何处不满?” 沈慕之一板一眼地道:“正因为她如此好,所以我不能娶她。我官职低微,卑贱之身,不敢高攀。” 沈老夫人被他这句话气得猛咳起来,抽气之声不断。 “你这是什么话?” 她一把甩开搀扶自己的丫鬟,拄着拐杖一脚深一脚浅地走过来,“你已经近而立之年了,却迟迟不肯娶妻。你可知道,你二叔在你这个年纪,已经抱上孩子了?” 沈慕之紧抿着嘴唇,一言不发。 “还是说,事到如今,你还念着那个人?” “那个人”所指是谁,不必明言。 抬去国公府的聘礼被原封不动地送回来后,沈慕之将它们锁在一间空置已久的屋子里,不允许任何人拆开触碰。 就连系在上面的红绸,还与提亲当日一般无二,完好无损。 “母亲……” “你怎么这么糊涂,我以为你早该明白,你们之间已绝无可能。” 绝无可能。 他怎么不明白呢?可是,这世间有很多的事情,并不是明白无望就可以放手的。 “当初登门时,就已经被拒过一次了。这次,为娘陪你豁出老脸,却还是一样的结局。” 两次拒婚,一次比一次不体面。 在沈老夫人心中,国公夫妇已经成了脸面朝天拿鼻孔看人的典范。 “要我说,你一早就该看清他们的真面目,她若真心对你,怎么会……” “母亲!” 这一声喝出,让沈老夫人将“接下圣旨”四个字咽了回去。 母子二人在院中默然对立,天边渐渐泛起鱼肚白,流云被风吹开,太阳就要升起来了。 良久,沈老夫人道:“此事不提也罢。不过,赵葵在这里陪了我多日,就为了等你回来,你总该去和她见一面。” 听见接连不断的催促,沈慕之只觉得憋得慌,连呼吸都不顺起来。 赵葵,是礼部赵员外郎的女儿。沈赵两家不过君子之交,近来不知怎么回事,突然攀起亲家来了。 他一连多日不落家,也是为了躲赵家姑娘。 “母亲为何要强人所难,我……” “沈大人。” 一声如黄鹂般清脆悦耳的声音撞入耳中,打断了他的推辞。 他抬头看去,只见石阶之上,站着一个极秀丽柔婉的女子。 一身春碧色卷草纹长衫,搭着葱倩绿百迭裙,腰间禁步上垂着流苏。 如风拂柳,别有一段风姿。 “小女在此叨扰多日,只为一睹沈大人风采。” “今日,便要告辞了。” 沈老夫催促道:“慕之,还不快送送赵姑娘。” 赵葵浅浅一笑,“伯母,不用了,在此打扰多日,已是我礼数不周,怎么好让沈大人再相送?” 言罢,赵葵带着侍女,又道了告辞,先行一步往沈府大门走去。 眼见那一抹绿影渐行渐远,沈老夫人忍不住用手推沈慕之,“去啊!” 葱茏的绿,不事雕琢的容颜,瘦削婉丽的身姿,无一不让他想起另一个人。 鬼使神差的,他挪动了脚步,往赵葵消失的方向走去。 第63章 青州(一) “引蛇出洞。”…… 沈老夫人看着一前一后共同远去的二人, 苍老的面容上终于露出了微笑。 许是久病缠身的缘故,她的脸透着股病气,五官都无力地耷拉垂着。即便笑了起来, 可那眼角却像是在与什么对抗一般重而难提,整张脸呈现一种割裂感。 管家凑上来,露出两颗大牙,笑得有些谄媚, “还是老夫人高明。” “只是委屈了赵葵,要去勾这根木头。” 沈老夫人叹了口气,握紧拐杖, 眉间爬上一丝阴狠,“李氏的事情, 办得怎么样了?” “做事的人很是得力,如今满城风雨,这悠悠众口一时半会难以堵住, 宫里那位正忙着呢!没空搭理咱们大人!” 沈老夫人眉心微沉, “他最好识相一些,调转心意娶妻生子。若是还不肯, 我自然还有其他招数。” 管家又附和了几句,才搀扶着沈老夫人进屋去。 沈府门外。 赵家的马车停在路边, 珠帘上挂着流苏玉佩,上刻一个“赵”字。 侍女守在旁边, 一脸忧心忡忡地看着赵葵与跟上来的沈慕之说话。 沈慕之行色匆匆, 追上来的第一句话却是—— “赵姑娘,我已心许他人,此生非她不娶。” 他的嘴唇无声地张合几下,仿佛从心底掏出的这几句已经用尽了毕生勇气, “无论如何,我心不可移。” 无论旁人再相似,也与梦中神女不可相论。 而且,若因皮相相似便朝三暮四,不过肤浅之人所为,一下子糟践了两个人。 赵葵方才还如临大敌一般,听他此言,眉目间却忽然轻松起来。 “若真如此,那倒是正好,也不需我多费工夫了。” 她抚了抚袖子,春碧色的绸缎在风中缓动,似漾开一片水波。 “我不喜欢你,是我爹逼得我没有办法了,我才出此下策,想方设法说服了沈老夫人在沈家住了这些天。” 她略微一顿,眉间有些隐秘的高傲,“我也不想嫁人,若此次名声有损,了却了今后许多姻缘,倒是好事。” “沈大人,后会无期。” 她告辞得如此之快,等沈慕之反应过来的时候,赵葵已经登上了马车。 他转身看过去,只来得及捕捉到最后一抹绿意,而后,彻底消失不见。 人间春色,也要落幕了。 * 整个五月,京城百姓有关“李氏”的传言只增不减,渐渐的,还将皇后的身世及遭遇衍生出了不同版本。 李茵对这些事情漠不关心,她同怀玉等人一起将户部的卷宗翻了个底朝天,终于发现,当年失踪的人不止她一个。 信王与太子相斗的那些年,局势混乱,官场倾轧之风盛行,有人则浑水摸鱼钻了这个空子,一计瞒天过海,用人命赚得盆满钵满。 这些年中,无端失踪者不少,可根据记载,被完好无损找回来的人寥寥无几。 “娘娘,您看这里。” 李茵顺着怀玉的提醒看过去,只见展开的微黄卷轴上面写着—— 吴述,户部尚书,于承平元年乞骸骨…… 这便是了。 与她同年失踪者,京中记录在册的共计二十人,这些人均是垂髫年纪的女子,其中多为官宦人家的子女。其父官位最高者,是官至尚书的吴大人,如今,他已经告老还乡。 不过,他在位时,不知是何原因,并未大肆寻找走失的女儿。 看得多了,怀玉的一颗心也跌落下去,“官至尚书都不能找回自己的女儿,更别提那些无权无势的平民百姓,他们的孩子,哪里还能回来?” 李茵听了,却嘲讽一笑。 哪里只尚书家的小姐找不回来,若非意外,国公爷家的小姐也找不回来了呢。 失踪者中自然也有清白人家的子女,但因寻找失踪之人所耗费的人力物力颇多,穷极一生也未必能够找回来,最后也是不了了之。
言情书网:www.bgnovel.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79 首页 上一页 70 71 72 73 74 7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