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了,这还得有粮票呢。 估摸着人家就是因为已经买了白面,只能再拿白面来换了。 “如意呀,换是没问题,但是你这么换,是不是坑人家了?别回头人家再来找你麻烦!” “不会!再说了,他也不是经常换,这么一袋子,够他家吃一个月了。而且我这也算是救了他的急,您以为回回有这好事儿呢!” 许大朋一想也是,哪能天天都有这种掉馅饼的好事呢! 因为这一袋子富强粉,所以他们家未来一个月的口粮不至于太紧张了。 也正是因为这一袋子富强粉,让许家人意识到,上回她说的有门路弄细粮来,还真不是说说而已。 许立冬都有点儿郁闷了。 “你说我咋没有你那么好的同学呢?” 许立春白他一眼:“你倒是好好学习然后上高中呀!你也不想想,但凡是能让孩子上高中的家庭,条件能太差了?” 许立冬一噎,这倒也是! 高中的学杂费更高,而且有的还得掏住宿费,哪儿哪儿都是钱。 许立冬眼睛一亮,好奇道:“大哥,那你是不是也有几个有钱的同学呀?” 许立春轻笑:“条件好的同学当然好了,只不过就是看交情深不深,是不是能走同一条路的人而已。行了,你还是老实学艺吧。我明天和如意一起回去看爷爷奶奶,你呢?” 许立冬明天也休息,想了想:“那就一起吧。” 许大朋和苗兰花两人基本上就是能不休假就不休假,就为了能多拿点儿奖金。 像是许大朋,因为是在食堂工作,所以他们一般都是提前排好表的,用的也是轮休制,不能几个大厨一块儿歇,那食堂就没人做饭了。 而且许大朋一个月的假期也是有限的,像他这个级别的,能给安排四天假就算是不错的了。 许大朋也是想着多拿些奖励,比如说布票或者是油票啥的,反正能不耽误就不耽误。 兄妹三个,一大早就出发了。 因为没有提前打招呼,所以他们兄妹三个是从镇子,哦,现在应该叫平安公社一路走到许家村的。 出发的早,兄妹仨到家的时候,还不到十点呢。 “老三,你在家陪着如意,我去地里帮奶奶上工。” “大哥,如果看到你的几个发小了,记得跟他们说一声,咱们要收一些新鲜野菜和药材的,不管是啥,直接让他们拿到家里来!” 第13章 要钱还是要粮? 他们兄妹几个,也就是许立春在村子里待的时间还长一些。 许立春到市里住的时候,已经记事了。 而且他也知道,自己不是许大朋的亲儿子,小时候他一直叫二叔的,后来好像是因为什么跟人家打架,自那以后,就改口叫爸妈了,只是户口一直没迁到一起。 许老憨两口子从骨子里头还是很讲究香火传承的,所以他亲爸许小河死了以后,哪怕再困难,他们老两口咬着牙供粮食,也不愿意让亲孙子的户口挪出去。 说白了,就是觉得小河不在了,立春就是他唯一的香火了,哪能再过继出去? 许立春每年都会回来给他的亲爹上坟,当然,这会儿大家也都是心有灵犀的低调,谁也不做声,互相都明白干啥了就成。 许立春刚到地里,就看到了小时候玩儿的好的几个堂兄弟。 没多说话,只把妹妹交待的事情都说了,然后就说晌午时趁着外头没人,再到他家去。 许刘氏因为年纪大了,现在干的都是一些比较轻省的活。 也得亏了她出身不好,所以没有给她裹小脚,要不然,这走路都成问题,咋干活? 许立春到了之后,三下五除二就帮着许刘氏把活干好了,其实就是简单地锄草,对许立春而言不难。 十一点刚出头,他们祖孙俩在记分员那里报了数之后,就往回走了。 从大早上六点开始干到现在,许刘氏挣了四个工分,不少了。 老远就闻着肉香了,许立春想着他们在镇上买了一块五花肉,今天中午十有八九是要做红烧肉的。 他们买的肉不多,许如意就特意往里头烩了几个土豆,又单独凉拌了一道野菜,炒了一个大葱炒鸡蛋。 当然,最主要的是,许如意给蒸的是白米饭。 祖孙五个,这顿饭吃的那叫一个满足! 不过许刘氏还是很心疼的。 许立春劝她:“奶奶放心吧,我现在有粮补,而且今年就毕业了,到时候分配工作了,家里头日子就好过了。” 许老憨点头:“是呀,这么多年,多亏了大朋,要不然,你也不可能有机会上大学。” 这年头,上大学那可是改换门庭的事。 不仅不用花钱,而且一个月还能领十八块钱的补助。 最重要的是,以后毕业就能分配工作,以后指定能当干部。 许立春没想着要有多大的事业,但是总得让家人的日子都好过些。 这么多年,为了把自己养大,爸妈付出了多少,他是亲眼看着,也是亲身体会到的。 “奶,我们下午想弄些野菜,等回头我们走了,您帮我们在家收些干野菜或者是山里头的干货,药材也要,到时候我给您留下一些钱,您看着帮我们收就行了。” 许刘氏早先卖身的那家,就是做药材生意的,所以打小也算是耳濡目染,学了个皮毛。 别的不敢说,但是辨别药材没问题。 “成,到时候我跟你村长叔说一声,就说是城里收的,那你们啥时候回来取?” “奶,我们也不可能每个星期都回来,到时候看情况吧,最多三个星期就会回来一趟,实在不行,就我们几个轮着回来。” 许刘氏一拍大腿:“那行!” 其实,许如意也没想着能收多久的野菜,因为过了五月,只怕这乡下想要收野菜也难了。 不过她到时候想想法子,若是用粮食跟他们换,应该还是可以的,只不过量应该不会太多了。 不到一点,这会儿乡下人基本上都吃完饭了,大部分的人都会歇个晌,待会儿就要下地上工。 许立春的几个发小都找过来了。 许如意挨个认了认,都叫哥。 开了春儿的荠菜长的特别好。 不过这东西现在在乡下就叫白花草,没有人稀罕。 她听奶奶说过,以前家里头吃不起饭的时候,这东西也都用来和棒子面儿一起和着蒸窝头吃。 这会儿地里的野菜种类还不是很多,再过一个月左右,各种野菜都开始疯狂生长了。 家里头没有秤,还是许立冬跑到村长家去借的。 也因为借了一趟秤,所以村长家的柱子也听说了他们收野菜的事儿。 这下子,村长坐不住了。 “叔,这个具体的我也不是很清楚,都是我妹的同学要换的。我听她的意思,好像是可以用粮食换,也可以用钱票换,这就看咱们乡亲想要啥了。” 村长到底是多了个心眼儿:“啥时候走?我让柱子媳妇儿去多挖些。要是换粮食的话,咋换?” 许立冬摸摸脑袋:“叔,这个我真不知道。我回去问问,一会儿再过来回你。” “费那劲干啥,让柱子跟你一块儿过去。” “成!” 折腾了不到十几分钟,都称完了,这东西看着装起来有一袋子,实际上也就有二十多斤。 这还是好几家一起弄出来的。 许如意往外掏钱。 “几位堂哥是想要钱,还是想要票?” “妹呀,有糖票不?”问话的是许小山。 许如意瞅他一眼,然后从包里翻了一下:“有半斤红糖票,要吗?” 许小山连忙点头:“要要要!那你看我这点儿野菜还能换到钱不?” 许如意被问住了,一旁的许刘氏小声道:“他媳妇儿再有两个月就要生了,这是想给她媳妇儿坐月子呢。” 许如意明白了,知道疼媳妇的男人,一般都不孬。 “小山哥你还能再换一块钱。” “那成,谢谢妹子。” 二十多斤野菜,总共撒出去了四块五毛钱,还舍了一张糖票和一张四两的肉票。 许柱子就全程在一旁看着呢,又问了他们几点回去,换粮食咋换等问题,就小跑着回家了。 许如意知道,他这是急着去拿家伙挖野菜呢。 乡下种的香椿树也快能吃嫩芽了,许刘氏转了大半个村子,终于换到了两小把的香椿,让她拿回去炒鸡蛋吃。 “我记得大朋最爱吃香椿炒鸡蛋了,等你们下个星期再过来,咱们家种的香椿也就能吃了。” 到下午四点,许柱子家又弄过来小半袋子的野菜。 “成,柱子哥看看要票还是钱?” 许柱子挠挠头:“我爹说想要换粮,你看能给多少粮食?” 第14章 尽量要票吧 许如意也只是微愣一下:“换粮可以,那你们是打算换粗粮还是细粮?先说好了,换粗粮的话,可以先从我奶这里弄,要是细粮,得等下个星期我们回来再说。” “换粗粮吧。” “那行。” “妹子,还有肉票不?” 许如意翻了一下书包,摇头:“没有肉票了,柱子哥要是想要的话,那我下个星期带过来。” “成,那你下个星期给带点儿肉票吧,二两不嫌少,五斤不嫌多!” 许刘氏笑骂一声:“你以为那肉票是白给的呢?还五斤!回家做梦去!” 许柱子笑着去搬粮食了。 许如意看这架势,倒觉得村子里兴许还真能弄到不少的稀罕物。 “柱子哥,你觉得咱们乡下人要是换票的话,除了肉票和糖票,一般还稀罕啥票?” “工业票呗!” 许柱子想都没想直接就说了。 许如意一想也是,工业票只有在厂子里上班的工人才能拿到,挺难弄的。 兄妹三个弄着两个蛇皮袋回到市里,许如意看了一眼外头的天色,还不算是太晚。 “我先把这个给我同学家送去,看看他能要完不,不行的话,咱们就去收购站问问。” “成!” 许立春和许立冬一人扛着一个袋子,许如意身上斜挎着军绿色的书包,干干净净的,瞧着就知道是在家受宠的。 到了一个大院,许如意他们是进不去的。 “小姑娘,你找谁?” 许如意笑道:“同志你好,我找孙小军,我是他的同学,有人托我给他捎了些东西。” “那行,你做个登记吧,你们两个不能进去。” “好。” 孙小军好歹也是干部子弟,住的地方自然是要管得更严一些。 许如意先背了一个大一些的袋子进去,拐个弯,然后就先把东西收进自己的发货仓了,之后又拿了一斤黄芪片和党参段,装在原先的蛇皮袋里。
言情书网:www.bgnovel.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74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