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父:“还是我来吧。” 陈香哪里敢让病重的公公干活,赶紧阻止:“爸,你还是在屋里呆着吧。” “没事,外面太阳暖和,去院子里一边干活一边晒晒太阳,挺好的!再说了,我又不是手脚瘫痪动不了,什么活都不能干……” 周母嘴角紧抿,瞪着老伴儿。 她可太了解他了,对陈香说道:“小香,你不用劝他,他决定的事情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陈香:“……” 感觉得出来。 周父嗤嗤笑了一声:“放心吧,我累了就进来休息,有谱着呢。” “行吧行吧,你有谱行了吧!” 周母嘴里敷衍着,却起身从柜子里取来棉袄,给丈夫穿上,再三叮嘱:“累了就回来!知道不!” “知道!” 周父抬手把棉袄纽扣扣到脖子下方第一个纽扣。 他穿好棉袄,又穿好鞋站在地上。 估计是怕周母担心,便开口说:“今天中午吃了药,现在感觉好点了,没那么喘了。” “下个月还吃这个?”周母问。 “嗯……走吧。” 说着,周父推开东屋的门,大步往院子外走。 陈香看着周父的背影,总觉得他的心情就好像开心的麻雀,此时叽叽喳喳地站在肩头喧闹,这是在屋里被憋坏了吧…… 她无奈地摇摇头。 赶紧跟上长辈的脚步。 还没出门,就被周母扯着胳膊回来,她皱眉训道:“说他没说你,赶紧把手套戴上。” 话音落下,陈香的双手就罩上一层温暖。 周母动作麻利地帮她戴上手套。 陈香举起来看了看,棉手套是军绿色的,只分两个丫丫,大拇指独居一间,其他四根手指挤在一起。 里面卷曲柔软的羊毛贴合在她的皮肤上。 温暖安逸…… 陈香搓了搓手,笑得傻乎乎的:“妈,好暖和。” “暖和吧,羊毛的,是猛子部队里用的,以后你去外面就戴着,可不能再冻着手了。” 婆媳两人说着话,就已经来到了院外。
第16章 那你当年的条件不错啊 既然是砌泥炉子,最需要的便是黄泥巴。 不过在农村这里,别的东西不多,黄泥巴肯定遍地都是,随处可见。 周母用铁锹从菜园子挖了许多过来,堆成一个小山丘,又在中间铲出一个圆坑,陈香往里面加水。 周父在一旁指点:“再加些水。” 陈香点头应着,又到了一些水。 “爸,这些够吗?” “够了。” 周母将黄泥和水搅合在一起,问道:“大贵,你看看用不用再加点稻草?” “加点吧,那样瓷实些。” “我去找稻草。” 陈香自告奋勇,去拿稻草。 她一路小跑,出了篱笆院外再往东不远,就是大片大片的田地,地里有散落的稻草,经过一整个寒冬的霜雪,这些稻草皮实又耐烧。 陈香捡了许多回来。 把稻草砍成一段一段的秸秆,放在泥巴里。 然后看着周母一铁锹接着一铁锹,把这些泥巴和稻草搅合在一起。 周父干不了这样的重活,但也闲不住,把那辆三轮车推出来,简单打扫几下。 周父摸了摸车把,叹息道:“这车在周家用了二十多年了,还是我娶你婆婆时备的彩礼,当初盖家里这三间土房用的土,也是这辆三轮车,一车一车拉回来的,可给周家立了不少功呢!” 周母歇口气,瞪了老伴一眼:“你当孩子的面说这些干啥!” 陈香还挺爱听,笑着说道:“那个年代能用三轮车做彩礼,说明爸你当时的条件不错啊!” 周父咧嘴笑了,方脸上有了一丝小得意:“那当然了!” “那个时候,全村人就只有我一个在砖厂上班,还是国企的,旁人挤破脑袋都进不去的。” 下面的话,周父没说。 但其中辛酸已经在这个中年男人的脸上一一浮现。 如果没有进到砖厂上班,或许日子会很艰难,可不会像现在这般大起大落,将原本富裕善良的一家人,全部拖垮。 人生有时就是这样,给了无上的荣耀后,就会被推入泥潭,不仅如此,还让周围一切随着他一点点下沉,被泥潭裹挟,抽不出手脚。 陈香抿抿唇,指着地上搅拌好的黄泥,问道:“爸,你看一眼泥巴这样行吗?” 她开口,分散周父怀念过往的悲伤情绪。 周父闻言走过来,弯下腰抓了一把黄泥,用力砸在地上,那团泥巴摔成一个饼状。 男人点点头:“可以了。” 泥巴和好了,接下来就要往三轮车上砌炉子。 周父作为主力,周母和陈香在一旁打下手,没几下子,炉子的底座就已经有了雏形。 陈香从来没弄过这玩意儿,有些好奇,闻道:“爸,这得做多大的呀?” 周父想了下:“怎么说也要能够放十几个地瓜那么大!” 陈香蹙眉沉思了片刻,忽然响起了前世街边卖的糖炒栗子,炉子上放着大大的铁锅,里面是半锅的沙土。 然后再把板栗放在锅里,和沙土一起翻炒。 只有这样的糖炒栗子才是正宗的。 她思索许久,把这件事和周父说了一遍,最后再提出自己的想法:“如果在炉子上放一口大锅,装满沙土,再把地瓜埋在里面,利用滚烫的沙土闷熟地瓜。” “这样卖相也能好看一些,爸,你觉得呢?” 周父蹲在黄泥堆旁边,双手都沾上了泥浆,听了后,他眉头紧锁,显然也在思考陈香说的方法。 一旁的周母脸上扬起笑容,连连开口叫起好来。 她伸手碰了碰丈夫的肩膀,说道:“小香说的这个办法好啊,咱们年轻那会儿不也把土豆埋在灶洞里,用余火慢慢烤嘛,你忘啦?” 周父抬头,看向妻子:“那能比嘛!这是要拿去卖的。” “管它卖不卖的,先试试吧,反正家里还有一口破锅,就在那呢!”周母指了指他们身后。 陈香回眸,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发现靠墙根儿放着的酱缸上,的确倒扣着一口铁锅。 常年被雨水侵袭的铁锅已经锈迹斑斑,但整体来说还是完好的。 一直被周家当酱缸盖子用。 周母走过去,搬起铁锅放到他们的脚边,敲了敲锅沿儿的地方,发出清晰的金属声响:“就是这里磕掉了一块,用来炒沙土正好。” 周父抬起头,看了一眼儿媳,问道:“小香,试试?” 陈香用力点点头。 “试试!” 一家三口不耽搁时间,重新准备起来。 周父继续负责把泥炉子砌好,等到泥巴自然风干了就可以正常使用,而陈香和周母去房子后面挖了一大袋的沙子回来。 随便捡几块砖头搭一搭就是一个简易的小灶台。 她们婆媳二人再把铁锅架上,用石头把里面的锈迹磨了磨,一切准备好,才把干净的沙土倒在锅里。 看着沙土填满铁锅的三分之一时,周母停了一下,说道:“先这些吧,太多了热的慢。” 陈香点点头:“那我拿一些地瓜过来。”
第17章 真的特别甜特别甜 院子里有风起,吹得铁锅下面的那团火熊熊燃烧着,干燥的木柴,遇上汹涌的火舌,一瞬间就被吞噬殆尽。 陈香取来地瓜,小心翼翼地放在沙土里。 然后再用一层沙土盖住。 她蹲下来,往灶洞里添了一些柴火。 看着越烧越旺的火焰,陈香抿唇,浅浅一笑,真心希望周家的日子会像这火苗一样越烧越旺。 周母蹲在陈香的身边,问道:“什么时候能好?” “一个小时?” 陈香她从来没弄过这个,歪头想了想,轻声道:“妈,一会儿我们用不用把地瓜翻个面啊。” “用吧……” 周母语气同样不确定。 婆媳说完,不约而同地转眸对视了一眼,然后一起嗤嗤笑起来。 随后周母敛了敛脸上的笑意,抬手摸着陈香的头,嗓音温温柔柔的:“没事的,别担心,这一锅地瓜没弄好,我们再弄下一锅,总会成功的。” 她就怕儿媳着急,再上了火。 因为家里的事情,孩子们都吃了不少苦头,所以周母更不希望在这样的事情上,让小香心里有负担。 能成就成,不成就不成,不必放在心上。 陈香笑起来,眼睛亮亮的:“如果没烤好,那我就有地瓜吃了。” 周母心疼,怜惜地抱抱她,挨着儿媳小声说道:“那我们今天就吃个够……” 陈香嗯了一声。 望着灶台的眼睛却忍不住微微泛起了红,鼻尖发酸,眼泪似乎马上就要掉下来了。 他们越是这样,陈香就越恨上一世的自己。 曾经的她,一直以为周父周母对她的好,是虚情假意,是做做面子罢了,甚至猜想他们是不是被戴金花抓住把柄才会对她那么好。 可她刚刚才明白。 这是属于周家人骨子里的教养和善良。 二十多年前,周父就能进到国企工作,这就说明周父本身是有能力的,娶的媳妇自然不会太差。 就是因为有他们这样优秀的父母,才会造就了周东猛身上的情义和日后的成功。 况且她还依稀记得小时候,周东猛和村里的孩子不一样,他不在村小学念书,一直都在县里读书,半个月才能回来一次。 可见那个时候,周父周母有多注重孩子的教育。 毕竟当时义务教育都未曾普及,能做到这一点,就足以证明周父周母长远的目光…… — 第一锅地瓜还没好,周父就砌好了炉子。 他把三轮车推到院子中央,确保太阳能晒到炉子,这样也干得快。 都收拾得差不多了,从锅里慢慢飘出一丝香气。 周父洗净了手,走过来,问道:“是不是已经好了?” 陈香挑眉:“爸,现在要不要摸出来一个看看烤成什么样了?” 还未等周父说话,周母在旁边说道:“味道已经很浓了,赶紧翻出来看看!你们爷俩等着,我去拿家伙式儿。” 说着,她一路小跑回了屋。 不一会儿,周母出来时,手里多了一个铲子和一截丝瓜络,快走几步,来到近前,弯腰用铲子翻出一个地瓜。 然后用丝瓜络轻轻扫去地瓜表面的浮沙。 陈香看着外观完整的地瓜,被周母从滚烫的沙土里翻出来,刹那间,甜糯的地瓜香味夹杂着一丝丝焦糖的甘甜,在她面前爆开。 这种冲击,就好像是西北戈壁上空引爆的蘑菇云。 顺着她的鼻腔和嘴巴,划过胸口,一股脑地填满整只胃,然后再毫不客气地搅乱她的味蕾。
言情书网:www.bgnovel.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01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