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婆子能做得出翻人屋子的事情,史如意一点儿也不觉得奇怪。 在史如意巧妙地引路之下,李嬷嬷第一个就来到沈婆子的院子。 沈婆子开门的时候,史如意在后边眯起眼盯着。 沈婆子脸上变换出十分复杂的神色。 她的震惊不似作伪。 随后是幸灾乐祸,甚至还有一闪而过的恐惧…… 她恐惧什么,史如意想不明白。 随后沈婆子清了清嗓子,让开身子,大大方方地放了李嬷嬷和打手婆子进去。 史如意便晓得,在沈婆子屋里估计是搜不出什么来了。 不过一晚上的时间,沈婆子能把东西藏哪去? ……如果不是沈婆子干的,又会是谁这么记恨眼红她们家? 史如意在院子里皱着眉冥思苦想,沈婆子孙女杏果见着了,还以为她是因家里丢了东西郁闷。 不顾史如意的推拒,硬是塞给她一朵桃红的绢花。 这绢花是小姑娘戴在头上臭美用的,杏果自个儿就收集了十几种颜色,每天和衣裳换着搭。 史如意有些哭笑不得,握着那绢花,正有些感动。 杏果一开口就原形毕露。 “哎,史如意,你给老爷做的那盒子点心,大厨房里还剩了几个没?” 杏果舔舔嘴唇,眼里满是渴望。 史如意心念一动,挑眉问她。 “你婆婆昨个儿回来没告诉你么? 这点心颇费功夫,我们在厨房忙了一晚,也只得那么一盒。” 她是故意这么问的,昨个儿下午沈婆子做完下人的饭菜,早早就离开厨房了。 杏果失望地“哦”一声,她转开眼睛,漫不经心地打了个哈欠,开口抱怨。 “没呢,婆婆昨个儿半夜才归家。 她回到的时候我都睡熟了,又把我拍起来给她开门。 你指挥我婆婆帮你做事,还不给我们家留几个点心……” 史如意呼吸变得急促起来。 沈婆子刚刚在李嬷嬷面前可不是这么说的,“哎哟,我夜里睡得早……这些动静可全没听着。” 史如意深深看杏果一眼,笑着转移了话题。 拿了东西,总不可能一直藏着,是猫是老鼠,日子久了总会现原形的。 最后还是没在下人院中查出什么来。 史如意和温妈妈虽料到会是这样的结局,心中还是不免失望。 李嬷嬷去报给太太曾氏听,再回来的时候,手上捧了一个鼓囊囊的包袱,脸上笑眯眯的。 “娘子心疼你们家里遭贼,让我去库里补了这些好东西来。 快打开看看。” 李嬷嬷催促她们。 包袱打开,顶头便是一件整齐叠着的鹅黄色月季纹的袄子,下面叠一件粉紫的小裙儿,搭配的正好合适。 这颜色粉嫩,却不合温妈妈的年纪,一看便知是给史如意的。 另外一匹雨过天青色的素面料子,才是给温妈妈的。 李嬷嬷心知是这两人呈上来的点心别致,入了老爷太太的眼了,赏赐才如此大方。 早膳老爷尝了那茶杯羊羹,忍不住一连吃了好几块,差点就带不去府邸了。 还跟曾氏说,今年过年给亲近人家走动的年礼,尽可以添上这点心去,比在外头点心铺买的都好。 李嬷嬷忍不住拿眼去瞅史如意。 这丫头了不得,小小年纪,厨艺却极好,行事也有分寸。 曾氏早膳时让佑哥儿尝这羊羹,佑哥儿却笑了,说昨晚他便已经尝着了。 时刻记得自个儿是给谁做事的,忠心为主,这对底下人来说是顶顶重要的事。 这丫头虽然是给老爷做点心,第一时间却也给二少爷送去了。 昨晚兰芝回屋,托她的福,李嬷嬷也尝着那茶杯羊羹的味了。 清甜不腻,口感绵密,确实是好。 她以前跟着曾氏在京城娘家住着,连那宫里赏下来的点心都没这么好的味。 这样一个好厨娘,若是传出去了,可是各个大户人家都会争着抢着要的。 不说别的,操办喜事,宴请客人,甚至逢年过节送的年礼,这些都代表了一府的脸面。 那些送礼送不好的夫人,回头少不得被人嚼舌根子,臊都要臊死了,连带着自家官人也在外头丢脸。 温妈妈和史如意这娘俩,身价眼看着*就要水涨船高了。 没见太太特地赏了这么好的料子,就为了先笼住她们吗? 这料子可是拿了钥匙,从曾氏嫁妆箱子里取的,安阳这小地方是买不到这样好的东西的。 李嬷嬷心里转着念头,面上的笑容更加热情了三分,又从身后取出一吊子钱来,递给温妈妈。 “太太说了,让你拿着钱,屋里有什么要补充的,都去买新的去。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我看呐,温妈妈,你也甭难受了。 你有这么个好闺女,福气还在后头呢。” 往时李嬷嬷经手的银子,总是要昧一些下来的,底下人也不敢跟她分辨。 但这温妈妈史如意眼看着就要成太太前面的红人了,犯不着为了这么一两百文跟她俩过不去。 温妈妈受宠若惊。 她在大厨房做惯了,以为做这点心跟做其他吃食没什么两样,只当是曾氏宽厚,体恤她们母女俩。 一时间眼泪都要落下来。 恨不得指天发誓,日后定要好好做事,来回报太太的恩情。 李嬷嬷满意地点点头,正要打道回屋,就看见史如意抱着一个罐子朝她走来,嘴里话说得甜。 “辛苦嬷嬷,为了我们家的事,跑了这一早上。 这罐子里是我和娘用古法,九蒸九晒制成的芝麻丸,给嬷嬷带回去尝一尝,最是补肾气,吃了黑头发呢。” 还以为是什么好东西。 这芝麻丸她吃的多了,屋头还搁着大半瓶呢,没人吃。 李嬷嬷摆摆手,又不想直接推拒史如意的好意,意思意思地用手拈了一颗,送进嘴里。 入口便是浓重的芝麻香味。 不知道里头另外加了什么料,嚼起来软糯滋润,似乎还带着点蜂蜜的甜味,竟是一点也不油腻。 吃了一颗却还想再吃。 李嬷嬷把那芝麻丸咽下去,挥到一半的手,硬生生在空中改变了方向,把那罐子抱在怀里。 脸上密密的皱纹都笑开来。 “既如此,老婆子我就不客气了。” 史如意叮嘱李嬷嬷早晚各用一颗,最好是用温好的黄酒送服了。 若是不送酒,就含着丸子,细细咀嚼碎了再吞下,如此功效才是最好。 史如意说话时仰头看人,稚嫩的小脸上微微笑着。 一字一句,语气诚恳又真挚,就像真的在用心关怀她的身子一般。 李嬷嬷觉着自己怕不是年纪大了,看这小小的人儿也觉得格外可怜起来。 送走李嬷嬷,史如意回到大厨房给云佑做晚膳。 她用木勺挖一块洁白细腻的猪油,将砂锅上下刷过一遍,往里倒香菱早上舂好的米,加水后,合了盖焖煮。 又跑到院子里,取两根用麻绳倒挂着风干的腊肠,在清水中泡过,切成细细透明的薄片。 待砂锅里头飘出米香时,掀开盖子,往顶上叠一层腊肠切片。 再打一个鸡子进去,把炉子调成文火。 史如意让香菱在旁边烫一小把油麦菜来,自个儿去一边调酱汁。 焖至饭收水,起锅巴,将沥干水分的油麦菜也一齐摆进去,均匀浇上白糖、麻油和酱油调成的酱汁。 “滋”地一声轻响。 刹那间,香味四溢。 砂锅中米粒晶莹细白,颗颗饱满,因刷过一层猪油的缘故,更显得油光发亮。 腊味诱人,那鸡子还流着金黄的溏心,油麦菜是鲜嫩的青绿色,被酱汁包裹着,散发出浓郁的咸香。 史如意待会还要到通判府上给江小姐送点心,便托了香菱去送饭。 “记得跟长风哥说,一定让二少爷把饭搅拌匀了再吃。 底下猪油煎出的那层锅巴是最香的。” 吃煲仔饭,最不能放过的就是底下这层锅巴,集中了整个锅的精华,色泽金黄,干香脆口。 史如意说着都有些想流口水。 她使劲甩甩脑袋,赚钱要紧。 上回去西市,她特地去铺里买了几个上好的竹盒,专为了装这点心用的。 史如意手托油纸,挨个放上做好的花点,按四季分别用心摆放在盒里。 既是决定了这点心要走高端路线,那从样式到包装,必须样样都显出精致才好。 她满意地合上竹盖,小心提在手里,从角门出发了。 这通判府离云府不过两三刻钟的脚程,若是走快些,应该能赶在太阳落山前回来。 第16章 诗会 “二少爷,大厨房的人送晚膳来了。” 屋内宽敞明亮,清透的日光从支摘窗洒进来,纸上挥洒的墨字由水润到干涸,笔力虽羸弱但已初见风骨。 云佑在桌前练习今日的功课,长风不敢打扰他,看他练完一幅字后才出声。 “二少爷的字越发练得好了……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长风挠挠头,“写的跟那龙啊蛇啊一样好。” 云佑沉默半晌。 “那叫‘笔走龙蛇’。” 长风一拍脑门,嘿嘿笑了几声。 “对,就是这个词! 二少爷快用膳吧,天冷饭菜凉得快。” 云佑把笔搁了,目光从纸张上移开,下意识地往长风身后扫去。 空空如也。 怪不得屋子里那么安静。 如果是史如意在的话,大概从走进院子那一刻开始,笑声就会跟着一块儿进屋。 长风把食盒放到半月桌上,端出里头的砂锅。 煲仔饭还热得烫手,一开盖,那股子腊肠的咸香就满溢出来,还带着点油麦菜隐约的鲜味。 金色的蛋黄被戳破了,正在往外慢慢流淌。 米饭上头淋了酱汁,又黑又亮。 长风下意识吞了口口水。 自从史如意接管了他们屋的吃食之后,每次做的饭菜都被二少爷自个儿一扫而空。 他们底下人想拣着吃都拣不到,只能天天去吃大厨房给下人煮的大锅饭,最多就是花上几文钱去集市打打牙祭。 长风虽然悲痛,但是主子好不容易解决了挑食的毛病,看着二少爷吃得欢,他心底还是高兴的。 他摆好碗筷,云佑却坐在位子上不挪窝,目光望向院子。 “大厨房送饭来的人呢?” 长风也随着他回望院子一眼,没见着人,便扭回头,不甚在意地道。 “不在了,许是送到之后便走了。” 见云佑一直盯着他看,长风说话声顿了一顿,这才恍然大悟,结结巴巴地开口解释。
言情书网:www.bgnovel.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20 首页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