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众人面面相觑,似乎觉得杨秋说的道理挺对的,最前面的一个人不甘心地问了起来。 “那你说该怎么办?既然你说了给大家分粮食,你就说个方法来让大家听一听,反正我今天得不到粮食,我死都不会离开这里!” “就是就是!” 到了这一刻,其实这些人已经被劝服了,杨秋直接问了起来。 “你们是不是觉得应该公平公正,所有人平均分?” 众人立即点头,难道不应该这样吗? 这是他们拼着性命危险抢到的粮食,难道还要分给别人?凭什么有些人多占一点,所以平分这句话让众人点头同意。 “理论上当然应该平分,可是这一路上死了的人呢,难道他们就没资格得到粮食吗? 而他们很可能只有妻儿寡母在家里面了,难道我们要对他们不闻不问,难道他们死了就没资格分一点粮食?” 是的,尽管杨秋加入战场之后表现得很厉害,把这些人打得节节败退。 但前期还是死了一百多个人的,这些人的尸体到现在都还没有收敛。 一群人听到杨秋这么说,他们的面色开始变得有些愧疚难受,这其中死了的人有他们的朋友,有他们的亲人,于是其中一个人大喊着开口了。 “那给他们分就是!” “对,按照人头分就是,死了的人也应该分!” 见众人赞同这件事情,杨秋点头。 “所以现在大家还抢吗?你来抢我来抢,最后你说他抢多了,又说我抢少了,这公平吗? 而且这里面到底有多少粮食,是不是应该先统计一下?更何况,如果真有二十万石粮食,我们今天最多有一千个人,所以每个人大约能分到两百石粮食。 等统计了大家的身份以及死亡的身份人数之后,到时候我们直接守在这里给大家一个一个分,每个人都能亲眼看到对方得了多少,诸位觉得这样可否?” 这方案让众人心服口服,不过还是有几个人有疑问。 “他们都是你的人,若是他们偷偷把粮食搬走了,那怎么办?” 杨秋目光坚定,声音铿锵。 “你们可以一直守在这里,监视粮食的分配过程。同时,你们也可以参与粮食总量的统计,确保一切公开透明。我杨秋言出必行,说平分就平分,绝不食言!还有谁有意见?” 这下子,众人想不出什么意见了。 有些人之前也想过多抢一点,可是在众人都想平分的情况下,大家也就都赞同了这个让他们绝大多数人都同意的方案。 于是接下来就是浩浩荡荡的统计粮食运动。 这群人几乎都不想离开,都在这里盯着。 杨秋派了自己一批人留在这里维持秩序,统计粮仓里面的粮食,以及阻止有人偷抢粮食。 而另一批人则被杨秋派到了闹事口那边收敛尸体。 此时县城里面的很多人都已经出来了,发现自己的亲人还活着,绝大部分人是庆幸的。 可是看到那遍布在地上的尸体,好多人都在大哭。 这其中包括跟着杨秋一起反抗的庶民家属,也有一部分则是那些攻击杨秋的官兵家属 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杨秋只能默然的看着这些人。 然后尽量让自己人安抚这这些死了亲人的庶民家人,接着再统计他们的身份信息,为接下来的粮食分发做名单统计。 如果有变成孤儿的情况,杨秋就让自己的人再单独统计出来,之后就把这些人安排到杨家寨收养。 粮仓统计的速度很快,毕竟杨秋这七年不是白干的,她手下这些人基本的算术写字能力都有,所以统计完毕之后。 按照事先承诺,众人排着队等候分发粮食。 至于死了那一批人,则由杨秋派人亲自把粮食送到这些人家里。 只可惜,粮仓实际上只有十五万石粮食,所以每个人分了一百五十石左右。 但这也足够让今天的人心满意足了,他们家里就几十石粮食,如今分了一百五十石,至少接下来一年不用担心饿死了。 所以最后的结果众人基本都满意,哪怕是死了家属的那些家庭,他们也很高兴自己家没有被遗漏。 于是,整个马邑县恢复了安宁。 对于庶民来说,死了的县令,逃跑的赵氏……这些人都不是很重要,他们只看重自己能否吃饱穿暖。 所以也没人在意这县城接下来谁做主,除了那些还留在马邑县的官吏,他们现在是非常忧愁自己的未来。 而这一天晚上,杨秋的父亲也终于醒了过来。 他一睁开眼睛就看到了坐在旁边的杨秋,于是他抓着女儿的手焦灼地问了起来。 “秋儿,你四叔…他还活着,他没有死!我亲眼看见了他,你知道他现在在哪儿吗?你有没有去救他? 并不只是我被他们囚禁,你四叔也遭受了同样的命运,被他们囚禁并受到了残酷的殴打。我好担心他,你知不知道他在哪里?” 那一瞬间,杨秋的目光开始有些悲伤 这一天是如此的短暂,整个马邑县都变天了。 她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造反分子。 而这一天又是如此的漫长,好多人都死了,有些画面已经成为了生命当中挥之不去的记忆。 这天地间,实在是有太多太多的伤痛了!
第30章 次日,杨家寨的核心人物都赶到了马邑县城,尤其是邓容,她将自己的三个徒弟都带来了。 当然,这主要是杨秋的要求。 由于昨天那一场突发事件,杨秋现在已经不打算救回父亲躲在山寨里等候明年黄巾起义。 既然孙县令死了,王氏和赵氏都完蛋了。 那么现在占领马邑县就是最好的时机,虽然会引起朝廷的忌惮,但只要挺过这五个多月,到时候朝廷就无暇他顾了。 到那时,黄巾起义的这把火会烧便整个天下! 而现在,杨秋的亲信组成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杨秋的宗族亲人,其他人暂时看不出能力,但是二叔杨南,三叔杨西,大兄杨石,这些都可以帮助杨秋做事儿。 第二部分是杨家寨的寨民,这些年杨秋救了不少人,寨子里的人对杨秋的忠诚毫无疑问,不过这一部分主要由邓容邓广姐弟俩管理。 第三部分是虎口寨投奔的人,虽然加入时间不长,但由于吃得饱穿得暖,所以众人暂时都愿意跟着杨秋干,不过这些人现在以秦峰为中心靠拢。 第四部分自然是张杨一行人,当初投降了二十三个人,后来又因为攻打王家坞堡救出了三百多人,所以这一部分人以张杨为中心。 对于这种现象,杨秋暂时没啥想法,因为这是人性使然,没有派系,那叫悖逆人性。 等以后实力扩大,这些势力又可以成为马邑派。 世道就是这样,一旦势力变大有新的人加入进来,这些人会马上抱团。 但现在还不是担忧派系斗争的时候,事实上这些人现在也没这种想法。 当外部危险极其大的时候,没人想内斗,他们现在更忧虑未来怎么走。 于是今天来开会的人有杨南杨北杨石三个杨家人,邓容邓广邓勇一家人,以及张杨秦峰马青。 对每一部分势力照顾到并且让其参与决策,这是目前团结众人的必要措施。 “诸位,昨日发生的事情,想必各位都已经了解清楚了。我想不到三天,雁门郡太守就会知道这个消息。 再之后,并州刺史也会知道这个消息……当然,朝廷那边也会知道,但我们现在弱小得不值一提,恐怕是太守先派兵过来镇压。 从募集兵卒粮草,再筹划进攻,最少也要数十天的时间。 所以今日召集诸位过来,那就是商讨一下我们的未来。如果坐以待毙,死守县城,到时候粮食吃完,我们就会自取灭亡! 所以这一场战争我们必须赢,但怎么赢,我想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现在诸位不妨说说自己的想法?” 其实杨秋有很多建设马邑县的想法,但是政治这个事情得让下属们都参与进来,意识到在自己也是这团体中的一员。 更何况,一人计短,二人计长。 杨秋还没有自信说自己世事皆通,集体的智慧才是社会的真理,大家一起讨论,才可以商讨出最合适的办法。 然后众人再一起查漏补缺,商讨出最终的计划方案。 果然,杨秋的征集建议让众人跃跃欲试,张杨最先忍不住开口。 “就只有十多天的时间,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练兵扩兵,太守如果联合周围乌桓人和匈奴人,时间可能长一点,但也最多一个月。 而他们一旦决定剿灭我们,募集五千人到一万人队伍是最有可能的。所以我们要准备最坏的情况,那就是如何战胜这一万人!” “目前我们自己的队伍加起来最多能凑齐五百多人,所以我们必须扩兵备战,至少要募集到两千人以上,所以武器粮食也要准备。” 话说到这里,众人的面色就开始凝重了起来。 他们的人实在是太少了,这可是和朝廷反抗,不是和几个山寨斗殴。 汉军有严密的军队组织,有完善充足的武器,和这种正式军对战,那可不是小打小闹就能赢的。 兵卒的数量,后勤的准备,这都关系到大家接下来能不能守住马邑县。 “邓容,你说说山寨现在有多少存粮?” 作为管理杨家寨后勤的一把手,邓容立即肃着脸开口了。 “寨主,寨子里各种粮食加上王氏缴获的,也就五万石多点,足够两万七千多人吃一个月,两千三百多人吃一年。 家禽之类,豕有五百多头,羊有三百头左右,鸡鸭各有一千只多点。 盐现在有一百石,足够三千三百多人吃一个月,二百七十七多人一年,布匹因为缴获了王氏坞堡的一千多匹布,再加上寨子里的三百匹布料,大约能做一万多件衣服。 至于武器,加上从王氏缴获的铠甲,大约能给一千二百多人带甲……” 身为寨子里的后勤管家,邓容此言一出,众人虽然觉得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程度。 可是以目前山寨的财富状况,那是真的负担不了一场持久战。 于是秦峰忍不住开口了,他当过兵,最了解兵卒的想法,吃饱穿暖啥都好说。 一旦开始缺粮,最先是军心丧失,最后就内部暴乱。 “寨主,我们必须立即扩兵,然后不计代价打赢汉军,不然我们一定会被耗死!” 杨秋三叔杨西也当过兵,他赞同地开口了。 “秦壮士所言不错,必须速战速决,不然大家毫无出路。” “那么钱粮呢?难道征兵不发饷?更何况,我们要做好最坏的准备,万一他们不断派人进攻,持续时间漫长,我们怎么办?做事就要做最坏的准备。”
言情书网:www.bgnovel.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53 首页 上一页 29 30 31 32 33 34 下一页 尾页
|